冲刺09周考语文试卷(十)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诤.友甄.别赈.济渐臻.佳境饮鸩.止渴 B. 劲.旅尽.量觐.见噤.若寒蝉不胫.而走C.窨.井荫.蔽应.允万马齐喑.义愤填膺.D.款识.桎.梏阴鸷.卷帙.浩繁屡试屡踬.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是一架电子分析天平,它能精确地称量微量物质,其准确性可以说是毫厘不爽....B.中国女足0比1负于挪威队,无缘本届女足世界杯四强,这是个赛前就被许多人预测到的结果。
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的中国女足面对排名世界第四的挪威队,失利应在....情理之中。
C.经过几天的调查和采访,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里的农民这么穷,还是拼命把孩子往学校送;这里的学生这么苦,还是为了学习而宵衣旰食。
....D.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思考引发了文化寻根热,他的演讲妙语连珠,许多也能让我们咀嚼好听众说:“听秋雨先生演讲简直是一种享受,哪怕他所说的吉光片羽....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有效净化音像市场秩序,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和新闻出版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打击盗版贺岁影片和“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的活动。
B.奋节期问,很多地方举办了以祭天礼、祭祖礼为内容的“过传统春节,行中华礼仪”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成为春节文化活动的新亮点。
C.2008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D.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进行京剧教学试点的通知几天来引起巨大争议,在所有的质疑中,15个学唱曲目有13个为“样板戏”成为最大焦点。
4.仿照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4分)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代言词。
“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并服,不是夸夸其谈。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那忠贞爱国的热切与无望;;。
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 5.请你根据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林秀贞的主要事迹介绍写一段话,向她表达你的敬意。
要求言简意赅,事、理、情结合,不超过80个字。
(5分)林秀贞,60岁,汉族,初中,中共党员,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村民。
林秀贞用母爱精心呵护儿女成长,力助儿女成为国家栋梁。
30多年来,使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社会困难群众,圆了求生、求学、养老、就业梦:使1名外地遗弃病婴重新找回了“母爱”;使14名贫困学子不再为无钱上学而发愁;赡养6位孤寡老人,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而悲伤;招收8名残疾农民在自办的企业上班,使他们不再为无处就业而备受煎熬。
1999年至2006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
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
家贫,牧豕海上。
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
养后母孝谨。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
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
弘让,谢国人曰:‚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
愿更推选。
‛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
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百余人,弘第.居下。
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
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
是时通西南夷道,臵郡,巴蜀民苦之,诏使弘视之。
还奏事,盛毁其郡无所用,上不听。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后母死,服丧三年。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
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二岁中,至左内史。
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
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
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
‛上问弘。
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上然弘言。
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
是时通西南夷,东臵沧海,北筑朔方之郡。
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
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臵朔方之便。
发十策,弘不得一。
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
‛上乃许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上问弘。
弘谢曰:‚有之。
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
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
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
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
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愈益厚之。
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余人,弘第.居下。
第:等次B.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倍:背弃C.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谢:道歉D.且臣闻管仲----侈拟.于君拟:超过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公孙弘“城府颇深,善用心机”的一组是(3分)①每朝会议----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②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③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④后母死,服丧三年⑤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⑥臣已尝西应命……愿更推选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朝开通西南夷的道路,皇帝派公孙弘前往视察,他了解了巴蜀人民对此感到困苦,要求皇帝废置边郡,没有得到皇帝批准。
B.公孙弘生活节俭,盖布被,少食肉;每次在朝廷上商议事情,他总是开陈其端,让皇帝自己选择决定,自己从不当廷争论。
C.公孙弘曾与大臣们有约,但到了皇帝面,却背弃先前的约定而顺从皇帝,汲黯因此责备公孙多诈而无情实。
D.元朔年间,朝廷开通西南夷,东边设置沧海郡,北边修建朔方郡,公孙弘屡次进谏,希望停止做这些事情,武帝答应了他。
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
(2)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3)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4分)(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2),终岁不闻丝竹声。
,黄芦苦竹绕宅生。
(3),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5),。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一块地的怀念刘静峰①一块地,永远不会闲着。
你种它,它就长庄稼;你不种它,它除了庄稼什么都长。
②那时这块地就是庄稼地。
一年四季,这块地都很忙。
春雨潇潇,滋润着田野。
麦子拔节,分蘖,开始变得稠密。
阳光下的麦田如碧绿的地毯。
微风吹送,丝绒般的奢华。
眼见得麦子抽穗,由绿而黄,然后金黄遍野,麦浪滚滚。
田野里都是沸腾的声响和味道。
麦子伫立成军阵,如威武雄壮的秦俑,马踏黄土,浩荡而来。
③庄稼的色彩就是大地的色彩。
麦子在轰隆的机器声里完成了生命。
这块地的庄稼也会接茬长,没有间断。
玉米的小苗躲在土窝里,只露两片叶芽,张开的手掌,如祈祷的仪式。
玉米此时应该是个女巫,念动的是大地的咒语,立的草睡的草能听见,爬的虫飞的虫也能听见。
这些田野里以及田野以外的事物都会听从这咒语的召唤。
④我在这片田野行走,遇到的是庄稼的事。
庄稼的事情让人有成就感。
比如看到麦子灌到麻袋里,玉米装进篓子里。
甚至瓜秧上开了一朵花,结了一个瓜纽,人的心都抹了蜜似的甜。
那是大地的成果,大地的孩子,也是庄稼人的孩子。
我能呼吸到来自庄稼身上的热烈蒸腾的气息,这种炙烤的热力让我迷醉。
⑤这样的美感,持续了几年。
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快乐。
四季变换的色彩,收获的场景,生长的美丽,都在我的内心珍藏。
我触摸着庄稼,融入它们的生长,繁衍;也悸动于生命的腾跃,奔跑和飞翔。
这里每时每刻都是童年的境界,无邪,天真,纯洁。
⑥这块地每年的庄稼,如果用经济的眼光去看,价值不会太高。
虽然它装点了一块地.人怎么能容许一块地长在城市里呢?⑦这块地被很多眼睛盯着。
它是这个城市内部唯一一块还长庄稼的土地。
价格也因为处在城市内部的地界而急剧飙升。
你争我夺,胜者为王。
终于,今年的春天,麦苗没有来得及返青。
这块地插上五彩的旗臶,迎来一批钢铁战士的光临。
然后,麦子惨遭蹂躏,土地的肌肤被划开,深入腹地。
土地不再柔软,不再温和,它有了钢铁的骨骼,冷硬的身躯。
许多可能存活的生命被挤压到无人知晓的去处。
⑧于是,今年的田野不是田野,今年的田野没有庄稼。
这里只有尚未建成的楼房,轰鸣的吊车,来往的运输车,飞扬的尘土。
还有翻起的土丘,土丘上覆盖的野草。
熟土被生土覆盖,乱石趁机浮上表面。
许多不知名字的野草,在土丘上长得蓬蓬勃勃。
整块土地失去‛‘原来庄具有的纯净无瑕的植物气息,到处弥漫着失序和放荡的味道。
玉米秸秆成为这块.-最后的记忆,此后这里只有丛立的高楼。
一切大地拥有的丰富韵味都逐渐消失,只有单调的尘世喧嚣盈耳。
没有建筑的地方,是野草的乐园。
庄稼依靠人力与野草争锋,庄稼没有败过。
没有了庄稼,野草开始肆意扩张。
高高低低的土丘上,野草安营扎寨,野蛮地殖民。
⑨这块地最终的归宿,就是一片巨资搭建的楼台。
它将永远失去曾经的丰富性和可以觉察的活力。
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
它的的本性就消泯了。
⑩我每天还是要走过这块地。
我经过这块地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庄稼。
想到庄稼,我才感觉到土地的生机。
我的心里,都是对这块庄稼地的怀念,怀念一块长满各种各样庄稼的地消失。
尽管我的怀念无人知晓,或者不一定有什么价值。
(选自07.11《散文》) 12.“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本性就消泯了。
”这句话有什么样的内涵 ?(4分) 答:13.从文中看,作者由城市中的一块庄稼地感受到怎样的美?(4分)答:14.文章第二、三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联系全文,这样写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6分)答:15.作者对城市发展占用耕地现象流露出否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