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

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

学校代码:****** 学号:高职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指导老师:二零一一年六月A Thesis Submitted to Jubilant and Resource VocationalCollege for DiplomaThesis Title(Corporate tax evasion methods andPrevention)Candidate:Hao Yu TingHubei Land and Resource Vocational College Jingzhou, Hubei 434000 P. R. China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我以诚信声明:本人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文中关于XXX的成果均系本人独立研究得出,不包含他人研究成果。

所引用他人之思路、方法、观点、认识均已在参考文献中明确标注,所引用他人之数据、图件、资料均已征得所有者同意,并且也有明确标注,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也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论文作者(签字):郝育廷签字日期:年月日论文题目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姓名:郝育廷指导老师:摘要我国每年税款流失近1000亿,占年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国家财政收入因此而减少五分之一。

要控制税款的大量流失,就必须对偷漏税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将偷税、漏税、所流失的税款征收上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逐步消灭财政赤字。

税收支撑着政府的正常运转,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国每年税款流失近1000亿,占年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国家财政收入因此而减少五分之一。

要控制税款的大量流失,就必须对偷漏税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将偷税、漏税、所流失的税款征收上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逐步消灭财政赤字。

本文认为为了维护国家的权力与利益,应该加大对企业偷漏税行为的防范工作。

在详细的分析了企业偷漏税的手段之后,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相关建议,认为针对企业偷漏税的种种成因,国家则应该出台一些防范政策,如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意识等。

在对企业偷漏税行为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国家与税务机关的双重防范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企业偷漏税现象泛滥的现状,维护国家的经济基础。

Thesis TitleCorporate tax evasion and prevention measuresDiploma Candidate:Hao Yu TingABSTRACTTax loss of nearly 100 billion annually, accounting for a quarter of total tax revenue, state revenue be reduced by one fifth.To control a large number of tax loss, we must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x evasion, can address the problem, the tax evasion, tax collection by the loss of up to increase the country's fiscal income, and gradually eliminate the fiscal deficit.Tax suppor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tax law is the obligation of citizens.Tax loss of nearly 100 billion annually, accounting for a quarter of total tax revenue, state revenue be reduced by one fifth.To control a large number of tax loss, we must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x evasion, can address the problem, the tax evasion, tax collection by the loss of up to increase the country's fiscal income, and gradually eliminate the fiscal deficit.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maintain national power and interests, should increase corporate tax evasion in the preventive work.I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eans of tax evasion after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of his suggestions that the various causes of tax evasion for the enterprise, the state introduced a number of prevention policies should be, such as strengthening tax advocacy, tax awareness.Corporate tax evasion on the basis of identification, the state and tax authorities to prevent double work.The only way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the proliferation of corporate tax evasion phenomenon, safeguard the country's economic base.Key Words:Reason to prevent tax evasion目录第一章企业偷税漏税的原因1、征管分离模式化2、管理环节的检察权3、重灾区事例第二章企业偷漏税的主要手段1、在生产费用核算方面造假2、在产成品成本核算方面造假3、在损益方面造假4、在利润核算方面造假5、在票上作假6、十种偷逃漏税常见手段第三章企业偷漏税的防范1、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意识2、加快税收立法进度,加重违法处罚程度3、合理运用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致谢参考文【摘要】我国每年税款流失近1000亿,占年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国家财政收入因此而减少五分之一。

要控制税款的大量流失,就必须对偷漏税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将偷税、漏税、所流失的税款征收上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逐步消灭财政赤字。

税收支撑着政府的正常运转,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国每年税款流失近1000亿,占年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国家财政收入因此而减少五分之一。

要控制税款的大量流失,就必须对偷漏税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将偷税、漏税、所流失的税款征收上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逐步消灭财政赤字。

本文认为为了维护国家的权力与利益,应该加大对企业偷漏税行为的防范工作。

在详细的分析了企业偷漏税的手段之后,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相关建议,认为针对企业偷漏税的种种成因,国家则应该出台一些防范政策,如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意识等。

在对企业偷漏税行为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国家与税务机关的双重防范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企业偷漏税现象泛滥的现状,维护国家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偷税原因防范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都是建立在赋税的基础之上。

如果离开了赋税的支持,其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企业偷漏税现象比较普遍,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企业为了达到偷漏税目的,处心积虑地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地使用各种手段。

偷逃税对国明经济诸多方面都有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都在想法设法打击偷逃税。

一、企业偷漏税的原因我国偷逃税现象之所以严重,其原因主要在当前征管模式尚待完善,税务管理缺乏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征管分离模式化当前征管查相分离的模式,有利于以查促管,提高征管质量。

同时可相互制约,内防不廉。

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征管查之间协调不足,制约不够,没有形成税收征管的整体合力。

2、管理环节由于管理环节对企业不能行使检察权,无法实用稽查通知书和调去企业帐薄资料通知书等相关文书,日常税源管理缺乏必要的刚性。

虽然纳税评估机制的引入,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纳税申报中的错误和异常申报情况,从而达到加强税源监控、强化税收征管的目的,但税收管理人员对于查阅企业帐薄等深层次的管理工作则很难达到。

再者,稽查力量毕竟有限,稽查覆盖面不高,使得部分偷税企业抱有侥幸心理。

这些都助长了企业进行虚假申报的念头,给逃脱税造成了一定的可乘之机。

3、(例)广州地税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广州有160多家房地产企业存在税收违法问题。

一个公认为造就富人最多的暴利行业,成了税收违法行为的"重灾区"。

偷逃税收的“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最近3年公布的中国富豪百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越来越多,2002年是25家,2003年增加到37家,2004年上升到45家。

不久前,福州市物价局在全国率先公布了该市商品房的社会平均成本。

经测算,该市开发商的利润率平均约为50%,最低的约20%,最高的超过90%。

与房地产行业高利润相呼应的是住房价格的直线攀升、开发商数量的不断增加。

然而,一些令人羡慕的“财富巨人”,同时也是“纳税侏儒”。

去年公布的“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中,前300名内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

在北京、广州等房地产业发达的地区,房地产行业成为税收违法行为的“重灾区”。

2005年,广州地税稽查部门对全市260多家房地产企业进行了检查,其中发现税收违法问题的有160多家,查补入库税款达1.3亿元,占了全年专项检查查补入库金额的七成多。

二、企业偷漏税的主要手段1、在生产费用核算方面造假(1)将不属于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支出,列入成本项目,这样违反了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从而少计了利润,达到了少交税的目的。

(2)将应由福利费用开支的费用列入成本项目。

这样违反了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加大了成本,减少了利润,达到少交税的目的。

(3)将费用开支标准任意提高,如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或扩大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来提高折旧率,这样加大了折旧额,增大了产品成本,少计了利润,减缓了所得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