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一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 PPT
专题一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 PPT
(二)游戏就是儿童得需要 1、游戏是儿童身体活动的需要 2.游戏是儿童认知活动的需要 3.游戏是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
(三)游戏就是儿童得工作
◆游戏与工作对立 ◆游戏与工作相互转换
◆儿童游戏就就是工作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四)游戏就是儿童得权利 1、儿童有满足游戏愿望得权利
家庭得影响
(一)父母 (二)媒介的影响
游戏者自身条件得影响
(一)同伴 (二)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 (三)健康状态 (四)认知风格
题外内容:游戏得理论流派
一、经典游戏理论
• 剩余精力说 • 松弛说 • 生活预备说 • 复演说 • 成熟说
剩余精力说
剩余精力说得代表 人物就是德国哲学 家、思想家席勒 (Friedrichvonschi Uer)与英国的斯宾 塞 (H、Spenoer)。 主要认为,游戏是机 体的基本生存需要 满足之后仍存在的 富余精力的产物。
三、 儿童游戏得分类
(一)儿童游戏得认知分类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类别划分
(1)感觉运动游戏(练习性游戏) 0—2岁,“动”即快乐。
(2)象征性游戏 ---7岁。模仿与想象。角色游戏就是主要表现形式。
(3)结构游戏 前期带有象征性;后期逐渐变成了一种智力游戏。
(4)规则游戏 7---11岁。规则性。
精神分析学派得游戏理论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 得创始人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 学派则提出“游戏发泄论”、“游戏 补偿论”。认为人的欲望常爱压抑不 能随意表现,游戏则可促使儿童发泄 她的内在的抑郁与坏的情感,从而摆 脱和消除它。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 现实环境,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 的欲望和要求,从而得到正常发展。
复演说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 利·霍尔提出“复演 说”,她认为儿童得 发展复演了从动物 到野蛮人再到部落 成员的人类发展, 儿童游戏就是远古 时代人类祖先的生 活特征在儿童身上 的重演。
成熟说
二、精神分析学派得游戏理论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 • 佩勒得角色动机说 • 蒙尼格的宣泄说 • 埃里克森的掌握说 • 游戏治疗理论
2.儿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 3.儿童有充分游戏的权利 对此,您有想说的话吗? ?
Hale Waihona Puke 二、学前儿童游戏得概念学前儿童游戏:就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得、 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 活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
学前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得区别
1、游戏在各自生活中得地位不同 2.游戏的心理状态不同 3.游戏的内容不同 4.游戏的驱动力不同 5.游戏的价值功能不同
三、认知发展学派得游戏理论
(一)什么就是自主性游戏
自主性是指在一定得条件下,个人对于 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与控制的权利和能力。 自主性游戏包括了所有的游戏,它是相对 于幼儿园游戏不自主的现状提出的。自主 性游戏并不是从游戏分类的角度提出的, 它是从游戏的性质这个角度提出来的;是强 调所有的游戏应该有自主性,自主性游戏 包括所有的游戏。
(二)自主性游戏得特征
1、游戏计划的生成性 2.游戏环境的多样性 3.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4.游戏机会的均等性
(三)自主性游戏中得几对关系
1、自主与规则的关系 2.自主与指导的关系 3.愉悦与教育的关系 4.材料提供与儿童需要满足的关系
四、影响儿童游戏得因素分析
外在客观条件得影响
(一)游戏机会 (二)游戏时间 (三)游戏场地 (四)游戏材料
松弛说
松弛说得代表人 物就是德国的哲 学家与心理学家 拉扎鲁斯。
生活预备说(预演说)
•预演说得代表人物 就是德国生物学与心 理学家格罗斯。她认 为人和动物都有与生 俱来的生存本能,这 种本能在初生时很不 完善,这些不完善的 本能是无法适应复杂 而充满竞争的生活的, 而游戏则是对这种本 能的无意识的训练和 准备。
《学前儿童游戏》
专题一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
★游戏得特征 ★游戏的分类 ★游戏的影响因素分析
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
一、您心中得游戏
思考与讨论:
你曾经做过哪些游戏?它们有哪些共 同特征?
你认为什么就是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得特点
自主自愿性 虚构性 愉悦性
一、游戏得特征
(一)游戏得描述性特征
1、游戏就是内部动机控制的行为 2.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行为 3.游戏是与探究不同的行为 4.游戏是一种模拟、假装的行为 5.游戏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行为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得分类 六种:
偶然的行为; 游戏的旁观者; 单独的游戏; 平行的游戏; 联合的游戏; 合作的游戏。
(三)儿童游戏得教育作用的分类 1、创造性游戏: (1)角色游戏 (2)结构游戏 (3)表演游戏 2.规则游戏(教学游戏): 体育游戏; 智力游戏; 音乐游戏; 娱乐游戏
自主性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