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会实务】资产减值准则解读

【税会实务】资产减值准则解读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资产减值准则解读
一、准则适用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准则的适用范围。

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工具、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以及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处理,应分别适用其各自规范的准则。

因此,新准则实际规范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适用的资产(如探明的矿区权益的减值).必须明确的是其他准则规定的各相关资产的减值,有些可以转回,但也有一些是不能转回的。

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有存货跌价准备;而对于未探明矿区权益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二、资产减值的认定
新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的认定,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第二步,若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可收回金额,即进行减值测试。

准则中对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的判断,主要区分外部信息来源和内部信息来源并以列示的方式进行了枚举。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必须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有减值的迹象。

除此之外,要求在任何有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减值的时刻,都应计量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所以,减值测试不一定只有在资产负债表日才做,而是在企业财年会计年度的任意时段都有可能进行。

但是,并不能据此以为在正常企业财年会计年度中一定会有减值测试。

若不存在任何减值迹象,则不必进行减值测试。

但是,对于因为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