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精品课件
19
冰山理论
❖ 一座雄伟的冰山,露在 水面以上的只是其十分 之一,还有90℅看不见。
20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凡是有可能发 生的事,就一定会发生。
21
事故隐患
❖ 在安全生产领域中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 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14
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
❖ 1、行人未看见行驶车辆(必要不充分) ❖ 2、车辆驾驶员看不见行人(必要不充分) ❖ 3、车辆速度够快(必要不充分)
15
❖ 三个因素都存在不必定性和偶然性。也就是 说交通违章不一定导致事故。(不必然的因 果关系)
❖ 和违章总人数相比,三种因素都具备发生事 故的人数比例很小。(偶然性)
27
3、麻痹心理
❖ 其表现特征是:由于是经常干的工作,所以 习以为常,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此工作已 干过多次,因此满不在乎;没有注意反常现 象,照常操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在 这种心理支配下,沿用习惯的方式作业,凭 “老年感经验”行事,放松对危险的警惕, 终会酿成灾祸。
28
4、贪便宜、走捷径心理
❖ (一)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 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 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 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 (二)管理。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 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 动。
7
二、困 惑
8
两个困惑
❖ 困惑一:为什么事故发生与抓安全工作力度 不对等?
海因里奇法则 美国安全专家海因里奇为保险公司研究分
析工伤事故时,发现在一件重大灾害的背后, 平均有29次轻度灾害,和300次有惊无险的 经验。
18
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 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 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很多时候,从个例的事故来看,事故的发生是 偶然的,但这种偶然是基于一个或多个不安全因素 长期存在,多种因素在某个时间同时作用,导致事 故发生,所以,长期来看,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 偶然的只是发生在某个特定时间。
13
事 例:交通违章事故
❖ 行人闯红灯 ❖ 闯红灯会造成自身伤害,为什么闯红灯的人
还屡禁不绝?
事故隐患可分为三类: 1、物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上的缺陷
22
不安全行为分析
提出一个问题: 员工希望自己安全吗??
23
答案
❖ 员工肯定希望自己安全。 ❖ 谁不想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 又一个问题:为什么违章现象还是大量存在?
24
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 1、不具备对危险的辨识能力。 ❖ 2、心理因素。
企业安全管理
市安监局
1
2
什么是安全?
A.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事故 B.不可接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C.基本达到法律法规要求
3
课程目的
❖ 一、增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
❖ 二、培养一种思维方式。
4
课程内容
❖解决两个问题
❖“为什么?”
❖“怎么办?”
5
一种认识 两个困惑 三种关系 四项内容
6
一、一种认识 ——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果?
11
答案
❖ 一、有果必有因。在事故中,事故就是结果, 必然有导致其发生的一个或多个不安全原因。 不安全因素是事故的必要条件。
❖ 二、有因必有果吗?不是,不安全原因,但 不一定会造成事故的后果。不安全因素不是 事故的充分条件。
12
(二)事故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说,“偶然”事件其实是问题长期积累 的“必然”结果。发生事故总是可以找到人的不安 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的,总能反映出管理方面 的缺陷。
❖ 交通违章事件,必然会导致事故。(必然性)
16
(二)事故和隐患之间的关系
❖ 解释一个概念 什么是隐患? 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 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 益的因素,它是一种潜藏着的因素,“隐” 字体现了潜藏、隐蔽,而“患”字则体现了 祸患,不好的状况。
17
(三)事故和隐患之间的关系
25
1、侥幸心理
❖ 其表现特征是:碰运气,认为操作违章不一 定会发生事故;往往认为“动机是好的”, 不会受到责备;自信心很强,相信自己有能 力避免事故发生;别人不一定能发现。
26
2、冒险心理
❖ 其表现特征是:争强好胜,喜欢逞能,私下 爱与人打赌;有违章行为而没造成事故的经 历;为争取时间,不按规程作业;企图挽回 某种影响等。有冒险行为的人,一般只顾眼 前一时得失,自以为能一举成名,而不顾客 观效果,盲目行动,蛮干且不听劝阻,把冒 险当作英雄行为。这种心理尤以青年职工为 盛,应引起特别注意。
❖ 其表现特征是:把必要的安全规定、安全措 施、安全设备认为是其实现目标的障碍。这 种贪便宜、走捷径的心理是人类长期生活中 养成的一种心理习惯。例如为了图凉快不戴 安全帽;为了省时间而擅闯危险区;为了多 生产而拆掉安全装置;为了尽快动火不开动 火证等。这种心理造成的事故举不胜举。
29
5、逆反心理
❖ 其表现特征是:不接受正确的、善意的规劝和批评, 坚持其错误行为。逆反心理是指,在某种特定的情 况下,某些人的言行在好胜心、好奇心、求知欲、 思想偏见、对抗情绪之类的意识作用下,产生一种 与常态行为相反的对抗心理反映。例如,要求工人 按操作规程操作,他自恃技术颇佳,偏不按规程办; 要他在不了解机器性能及注意事项的情况下不要动 手,而在好奇心驱使下偏要去动去摸等。
30
6、凑兴心理
❖ 。凑兴心理是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产生的一种人际 关系的反映,从凑兴中获得满足和温暖,从凑兴中 给予同伴友爱和力量,通过凑兴行为发泄剩余精力, 他有增进人们团结的积极作用,但也常导致一些无 节制的不理智行为。诸如上班凑热闹、乱动设备信 号、工作时间嬉笑等,都是发生事故的隐患。由凑 兴而违章的情况多发生在青年工人身上,他们精力 旺盛、生性好动,加之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常有 些意想不到的违章行为。
❖ 困惑二:员工违章的问题?
9
三、三种关系
❖ (一)事故的原因和后果之间的关系 ❖ (二)事故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 (三)事故和隐患之间的关系
10
(一)事故的原因和后果之间关系
❖ 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 ❖ 任何一起事故,也必然有其特定的原因。 ❖ 在生产安全中,是不是有前因,就一定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