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20131010
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Material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24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建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必修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工程中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了解各种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并以此为手段进行材料的选购、管理、使用。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建筑材料,什么是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沥青制品用途、钢材力学性质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课程讲授掌握建筑材料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掌握水泥性质、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包括砂、石、水泥、水、掺和料及外加剂),了解沥青材料的基本组成,工程性质及其测定方法,了解钢材的微观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课堂讨论的形式了解砖、木材、天然石材、高分子材料等性能。
3.基本技能:具备根据设计和施工选用材料初步能力;具有利用本课程基本知识进行工程应用初步能力。
能够独立进行水泥基本性能检测、混凝土配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应用及结果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
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和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本课程不独立设置习题课,某些章节习题随理论教学课堂讲授.
2.每个学生要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实验,通过实验环节,学生应掌握基本实验方法,获得实验结果分析的基本训练。
实验成绩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课题表现等)占10%,实验成绩占20%,课后大作业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1.《土木工程材料》刘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建筑材料》(第二版)吴科如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建筑材料》毕万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土木工程材料》郑德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课程通过不同建筑材料基本性能的讲授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不同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土木工程中水泥和混凝土施工方法。
课程主要的内容包括材料、石膏、石灰、水泥、混凝土、钢材、沥青的基本知识和生产工艺。
本课程为毕业论文工作以及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01部分绪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建筑材料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本课程的目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3)建筑材料技术标准简介;
(4)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
第02部分材料的基本性质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2)材料的物理性质;
(3)材料的力学性质;
(4)材料的耐久性。
重点: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难点: 材料的耐久性
第03部分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石膏;
(2)石灰;
(3)菱苦土;
(4)水玻璃。
重点: 石膏、石灰
第04部分水泥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4 实验:4 上机:0
具体内容:
(1)了解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硅酸盐水泥;
(2)了解熟料矿物组成;
(3)了解水泥硬化机理;
(4)掌握水泥性质、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
(5)了解其它水泥品种及其性质和使用特点。
重点: 水泥性质、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
难点:水泥硬化机理
实验:
实验名称:水泥基本性能检测
实验内容: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确定;
(2)水泥初凝时间的检测。
第05部分混凝土
总学时(单位:学时):10 讲课:6 实验:4 上机:0 具体内容:
(1)普通混凝土;
1)概述;
2)组成材料;
3)拌合物的工作性;
4)砼强度;
5)变形性能;
6)耐久性;
7)配合比设计;
8)砼外加剂;
(2)轻混凝土;
(3)其他混凝土。
重点: 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
难点: 配合比设计
实验:
实验名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实验内容:
(1)C30混凝土的制备
(2)混凝土和易性检测
第07部分砂浆和建筑钢材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建筑砂浆的组成材料;
(2)新拌砂浆的和易性。
(3)建筑钢材的生产分类;
(4)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质;
(5)钢材的冷加工强化;
(6)建筑钢结构用钢;
(7)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重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难点: 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质
第07部分沥青及沥青混合物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沥青基防水材料;
(2)其它防水材料。
重点: 沥青基防水材料种类
难点: 防水材料的命名
第08部分其他材料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木材
(2)高分子材料
(3)建功能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