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学科中评价改革及评价作用

信息技术学科中评价改革及评价作用

形成性评价的课堂运用(二)——改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为评价而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为教学所提供的反馈信息。

因此,帮助教师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从而改善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本环节想解决的问题。

本环节的主要内容有:一、形成性评价在教师教学中的有效运用1.注重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全面考察形成性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面考察: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又要评价学生执行表现情况;既要评价课程对学生普遍要求,又要评价不同个性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行为规范、团结协作、知识增长、技能提供等多方面的学习历程。

评价结果,是对学生学业目标是否达到的考察。

评价学习过程,是对取得结果情况的准确判断,同时,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以取得更理想的结果。

知识是基础,在强调对能力培养的同时,基础知识学习的评价是重要一环。

评价还应重视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对行为表现的有效评价,促进有效学习行为的发展,另外,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在评价中要给学有所长的学生以机会,鼓励学生在学科学习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2.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关注结果,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学生问题的解答上,忽视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问题的态度等一系列潜在的问题;传统评价关注知识与技能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学习过程。

其结果是:引导学生过于注重学习结果而不关心学习的过程,只关心是否达到目标而不去考虑用最好的方法正确、便捷地达到目的,只考虑知识传授而忽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形成性评价,强调了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中重视“在过程中评价”和“评价学习过程”原则。

在以往评价中,对于学习结果的分析往往局限在目标达成情况,而很难分析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因为,它缺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的种种证据,因而,分析是不全面的,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大。

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就是要让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学习开始前要明确学习目标、明确评价标准,在学习中,要在评价的引导下,不断调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学习后,要利用评价来反思学习过程,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因此,评价必须与学习同步,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对于学习的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运用评价量表的教学反思案例:初中:《数据的图表化》下列是一份包含有教师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在内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一、要评估的能力·要评估的目标:excel图表的应用·包含的能力类型:规则二、要观察的表现·确定与被评估目标相关的任务领域①通过比较发现图表的优点,图表能更快获取信息,能直观、形象的表示信息②知道图表制作的步骤③能通过学习“学习包”完成饼图的制作④能够读图,能从不同的图表中获取信息⑤知道图表的适用性⑥能根据图表内容选择合适的图表·描述应完成的任务: (a)能根据境外火炬手人数分配情况的表格制作饼图(b)学会读图,归纳出饼图、折线图、柱形图的特点·确定关注过程还是作品?过程·核实必备的基本技能为了能够归纳出图表的特点,必须具备读图表的能力·需要的材料计算机、excel软件·实施表现性评估的指导学生在制作饼图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图表由那几部分组成,给出图表的制作步骤一旦打开excel软件进行图表的制作,就不要再为学生提供关于以下二方面的任何使用信息:使用计算机或使用计算机软件解释“学习包”所提供的信息(图表的制作步骤)教师可以向学生重复或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教学①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习包”能完成饼图的制作教师运用这份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评分计划,确定了需要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内容,以期通过有效的观察,及时接收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计划。

课后根据这份评价表进行学生的课堂轶事记录,特别是要依据评价量表中的“要观察的表现”内容进行课堂观察的详细描述,积累教学过程档案,便于教学总结,促进教学。

三、轶事记录法日常观察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

不过,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印象很容易是不完整的或带有偏见,除非我们能够准确记录我们的观察。

要想做到这些,一个简单而又方便的方法是运用轶事记录法。

这种记录可以减少选择性记忆所引起的问题,而且非常有用,不仅有助于做出更有效的计划并加强与某个学生的沟通,而且可以为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作准备。

与其他方法相比,轶事记录法所记录的具体事件,可以提供一个与家长交流的更有效的基础。

轶事记录法是对教师所观察的有意义的事件和片段进行事实性的描述。

每个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用书面的形式简短记录。

一个好的轶事记录应该保持对事实的客观描述,而不是对行为含义的解释。

从某种意义上说,轶事记录有助于向学生提供关于改进学习和适应的建议。

不过,这些建议要在积累了几个轶事记录后再提出。

1.轶事记录法的运用轶事记录可以用来获得相关信息,用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和个性一社会性发展。

但是,不管这种方法如何有用,我们也不应该观察和报告学生所有的行为。

因此,我们在运用时必须有所选择。

2.观察和记录什么行为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和所期望的结果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最值得观察。

我们必须留心那些不寻常和独特的事件,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个学生的行为模式。

为了制定一个现实系统的观察记录,我们需要采用几个步骤来控制我们的观察。

它们是:(1)将观察的对象界定在那些用其他方法不能够评价的行为上。

(2)把观察的范围缩小到对几种行为类型的观察。

(3)把观察限定到对少数几个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

3.有效使用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最大的优势是它能够描述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行为。

俗话说得好“行动胜于言语”。

轶事记录由一些简短的叙述性描述组成,它描述了行为和行为发生时包含的内容。

这种记录也可以包括对行为的解释和可能的建议。

它是一种记录重要观察的有用方式。

(如下列)课程:时间:学生:这种行为是典型的非典型的观察:解释:建议:在书写课堂轶事记录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事先确定要观察的行为,并留心不常见的行为。

首先,在确定哪些行为要通过直接观察来评价时,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和记录有意义的事件,也就是说,那些不能被其他方法有效评价的行为。

我们可以对某一时间内的几种行为进行集中观察。

尽管直接观察可以有效地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但是很可能会忽略那些对于理解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行为。

因此,我们还应当注意和报告那些比较重要的不常见的行为。

(2)分析观察记录中可能的偏见来源。

我们应当仔细回顾对每个学生的最初印象。

我们必须考虑这些印象会受到性别、成绩等刻板印象影响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各种可能造成偏见的因素,尽量减少这种偏见。

对实际的观察和对观察结果的解释进行区分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我们应当考虑,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为什么同样的观察记录会产生不同的解释。

当然,如果这种解释是依据对两个学生不同行为模式的理解做出的,那么对同样观察记录有不同的解释是合理的。

但是,解释的不同不应当是来自性别、成绩或社会背景方面的偏见的结果。

(3)充分观察并记录有意义行为发生的情境。

如果在对行为做出解释时,脱离了其发生的情境,那么就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例如,一个攻击性的行为——推另外一个孩子,可能是善意的玩笑、想引起别人注意的尝试、对他人直接挑衅的回应,或是一种极其敌意的信号。

行为意义线索经常可以通过直接注意其他参与学生的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特定背景来获得。

因此,观察记录应当包括那些对理解学生的行为有重要意义的条件的描述。

(4)观察之后尽快做记录。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对其进行书面的记录,但如果观察记录拖延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遗忘一些重要的细节。

尽量在事件发生后的合适时间做简短的笔记,并及时补充完善。

(5)将每件轶事的记录限定为对单一事件的简短描述。

简明扼要的描述使得书写以及阅读所花费的时间会比较少,而且很容易进行总结,但是应当有充分的细节使描述更有意义和更加准确。

将每个描述都限定于单一事件,同样可以使记录和解释得以简化。

(6)将对事件的实际描述和对事件的解释区分开来。

事件的描述应当尽可能客观、准确,这就意味着要用具体的、非评判性的语言准确叙述所发生的事件。

要避免使用类似这样的语言:伤心、害羞、敌对、悲哀、野心勃勃、固执等。

如果需要使用,就应当把这些评判性的语言单独列出,作为你对事件的尝试性解释。

(7)同时记录积极和消极的行为事件。

通常,教师更倾向于注意那些扰乱他们个人以及干扰课堂进程的行为。

这样做的结果就造成轶事记录中所包含的事件大部分是学生表现消极的方面。

对评价的目的来说,记录那些不够生动但是能够提供学生成长线索的事件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记录明显的消极行为的同时,也应当有明确的意识来观察和记录那些不易发现的积极行为。

(8)在对学生典型行为做出结论之前,应当充分收集该生的有关轶事记录。

孤立的行为事件对于理解学生的行为来说一般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有表现最好和表现极差、兴高采烈和悲观失望、非常自信和自我怀疑的时候。

只有在不同的背景下多次观察某个学生,才能发现该学生的基本的行为模式。

因此,一般来说,我们应当延期做出有关学习和发展的任何判断,直到我们拥有充足的行为样本,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典型行为模式的描述。

(9)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最初,绝大多数教师在选择重要事件、进行准确的观察以及客观的描述上都有相当多的困难。

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开始时每天只做简短的记录,而不要记录过多。

你也许从观察学生在休息时或者学习期间的学习习惯开始,这样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观察和记录重要的行为。

回顾一个月来或者两个月来的有用的记录,将有助于磨练你的技能,区分出事件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没用的。

回顾记录同样也可以帮助你提高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教学录像:请教师观看初中《数据的图表化》的录像。

根据提供的教案和课堂评价量表,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填写“轶事记录”并做交流。

附录:1、录像2、教案.doc3、课堂评价量表.doc4、轶事记录模板.doc课堂评价量表一、要评估的能力·要评估的目标:excel图表的应用·包含的能力类型:规则二、要观察的表现·确定与被评估目标相关的任务领域①通过比较发现图表的优点,图表能更快获取信息,能直观、形象的表示信息②知道图表制作的步骤③能通过学习“学习包”完成饼图的制作④能够读图,能从不同的图表中获取信息⑤知道图表的适用性⑥能根据图表内容选择合适的图表·描述应完成的任务: (a)能根据境外火炬手人数分配情况的表格制作饼图(b)学会读图,归纳出饼图、折线图、柱形图的特点·确定关注过程还是作品?过程·核实必备的基本技能为了能够归纳出图表的特点,必须具备读图表的能力·需要的材料计算机、excel软件·实施表现性评估的指导软件进行图表的制作,就不要再为学生提供关于以下二方面的任何使用信息:使用计算机或使用计算机软件解释“学习包”所提供的信息(图表的制作步骤)教师可以向学生重复或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教学①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习包”能完成饼图的制作②然后要求学生了解图表的适用性三、评分计划看录像讨论看录像,根据提供的课堂评价量表,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讨论:你将如何利用这些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