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与分镜头脚本 完成
观的生活真实。
二、剧作的结构必须服从于主题的需要:结构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塑造形象和突出主题,作品的主题必然地
对结构起着主导的作用。
结构与主题的关系如何? 答:只有确定了明确的主题,才可能确定表现这一主
题的完整结构;只有确立了最适于表现某一主题的结 构形态,才可能充分地、准确地揭示出那一主题的全 部含义。 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结构的中心问题。
1、激励事件
是故事讲述的第一重大事件,是一切后续情节的首要导因,
它使其它四个要素运转起来。
激励事件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将
主人公生活现实中的价值钟摆或推向负面或推向正面。
激励事件需要两个事件来构成:一个伏笔、一个分晓。
A、情节主线——主人公欲望的能量形成了故事设计
硬拖到影片故事中去。
然后再找出第一幕结尾处与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看看
它们是如何导致结局的。
情节的组织
情节的组织要考虑到真实性原则。 在情节的编织中也有一些基本的方法、技巧。 一是注意线与点的结合。 二是在情节的编织中还应注意细节的力量。
情节中的几个要素: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 机、高潮、结局
情节点Ⅱ
(注:情节点——它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
把它转向另外一个方向。它把故事推向前进。)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786页,或长两个
小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 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
间一分钟。
第一幕 开端、建置
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们的事情,所有 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一个开端,中段和结尾, 尽管有时不按照这样的顺序,而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就 是电影剧本的形式。
电影剧本结构示例: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 中段 结尾 A────×─┼────×─┼─────Z 建置 对抗 结局
情节点Ⅰ
情绪感应也会弹性疲乏;这时便需要利用喜感的人物 来穿插其中,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恢复情感感受的活 力,就是剧情再进行的时候,观众也能很容易地重新 入戏。
五、结局的处理
一出戏结局的处理,通常是拟大纲时就计划好的,
在真正写戏时只要实现原本的规划就可以了。可是在
某些时候,它也可以是临时即兴创作的成果,有时能 产生令人意料之外的效果,而它的限制是只要不至于 和前面已有的布局相矛盾,都是被允许的。
情节点Ⅰ 第81—83页 情节点Ⅱ 第41—90页
练习
如果你发现一部你真正欣赏的影片,不妨再看一遍。看一
看这部影片是否真正符合这个示例。再看一看你自己能否 分解出各个部分,找出它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记下:故事是如何开始建立的,你需要多少时间能知道这
个影片讲的是什么,你是否被这部影片所吸引,或者是被
下图可以算得上是动画故事板的标准格式,当然,也有其他的模式,其实只要 表达清楚导演意图,故事交待完整就可以。并没有固定的框架。
这个表格的最左边是场景号和镜头号。许多初学者会误以为一格就是一个镜头 号,其实并不是这样,有的连续画面镜头会占用好几个格子,是为了详细的表 现镜头的运动方式,或镜头中角色的行为等。
整。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着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戏剧
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
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如何安排这些 结构组成部分,决定了你的电影的形式。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 中段 结尾 A────×─┼────×─┼─────Z 建置 对抗 结局 第7~96页 第96~56页 第56~786页
中的情节主线。它是主人公为恢复生活的平衡所表现 出的深层欲望和所进行的不懈努力。每个场景、形象 和话语最终都是它的一个方面。图示如下:
激励事件——自觉欲望、不自觉欲望对象
情节主线
当主人公有不自觉欲望时,那么不自觉的欲望才会成
为情节的主线。 自觉欲望的变化(a,b,c,d……)
激励事件
完整和统一,主要表现在通过蒙太奇思维和一系列结
构手段,将剧作的内容安排得匀称、齐整而在次序,
使各个部分之间紧密关联并能够相互依赖、彼此照应。 使整个剧作成为剪裁得当、布局合理、线索分明、层 次清晰的艺术整体。
六、剧作的结构必须借助于蒙太奇构思:所谓蒙太奇
构思,就是对时空关系的特殊构思方式和对画面、声
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 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第三幕 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56页至第786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
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
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
而国内也有十分重视故事板的导演,徐克就是其一。例如前段时间网上流 传的徐克的手绘故事板就是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手绘图。 这么多年 来,他始终保留手绘镜头的习惯,灵感来了就会画上几笔,《通天帝国》、《 七剑下天山》、《蜀山传》等电影的手绘镜头都是无一例外地华丽漂亮。
分镜的作用
第一,它让影片创作者得以预先将他的意念显现出来, 并且可以像作家一样,通过连续的修稿来发展意念;
不自觉的欲望对象
不自觉的欲望/情节主线
自觉欲望
激励事件 情节主线 欲望对象
A、 情节主线
激 励 事 件
B、激励事件设计
自觉欲望的变化 激励事件 不自觉的欲望对象
情节主线
巧合
决定
自觉欲望
自觉的欲 望对象
激 励 事 件
故事情节
——内心冲突、个人冲突、个人/外界冲突
不自觉欲望
不自觉的 欲望对象
jj
作业:分析《甜蜜蜜》中李翘和黎小军自觉的欲望和不 自觉的欲望。
2、从结尾说起。《魂断蓝桥》
3、从高潮说起。《663》
4、从发展部分说起。《疯狂的石头》
此外,在开端部分,出场顺序也各有差异。
1、配角先出场。
2、主角先出场。
结构的一般原则
一、 剧作的结构必须从生活出发:从生活出发并以它
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为依据,使剧作的整体安排符合客
结构的一般原则
结构
结构是对创作素材的布局和裁剪,也就是对情节的安
排。犹如日常生活中的裁剪衣服,布料即为创作素材,
裁剪即为结构。情节或素材是内容,结构是形式、手 段。
影视剧作的结构是千姿百态的,根本原因是影视剧本内
容的丰富多采。
仅以开端为例,就有许多不同变化:
1、从头说起。《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好莱坞,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专门的故事板制作团队。从早期的默片到现在 的大片,故事板的制作是电影筹备前期的必要一环。分镜师根据剧本和导演的
意见画出来的故事板,将画面的基本构图和运镜时间等都详细地准备好后,电 影开拍,导演几乎能按照每个画面进行调度拍摄。但是在国内,因为资金不够 ,这些年才开始慢慢有了分镜师这个行业。一般也就是大导演的片子才会花钱 请分镜师,一些投资小的片子,导演会画就导演画,导演不会画就让摄影画, 也有干脆不画的。
C、纠葛型与复杂型:
简单的故事纠葛是将所有冲突置于三个层面的一个。
内心冲突
个人冲突
个人—外界冲突
情节处理的技巧
一、交代前情
交代前情最高明的方法是一边戏剧行动仍然在进行,一边
同时借由人物的互动与对话,让观众自然储备了相关的信 息,能够一路顺畅地看下去而浑然不觉。而这方面的技巧 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谈。
分镜头剧本的内容一般包括镜号、景别、摄法、长度
、内容(指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台词、场面调度、环 境造型)、音响、音乐等,按统一表格列出。
可以说它是影片的拍摄计划和蓝图。
分镜头脚本标准格式
分镜头草图(故事板)的使用可能开始于华特•迪斯尼的第
一部卡通片,韦布•史密斯是迪斯尼86世纪96年代早期发明 故事板的动画师。不过即使没有迪斯尼的影响,故事板最 近的血亲——漫画书,已经扎根于96年代大多数美国人之 中。而电影可以用单一的画板加以影像化的观念,成了不 可避免的发展结果。
教学内容
剧本元素 情节和结构
7 电影剧本是什么 8电影剧本结构 9情节的组织 0情节处理的技巧 1结构的一般原则
电影分镜
7什么是分镜头 8分镜头标准格式 9故事版 0分镜头的作用 1分镜头绘制要求 2景别 3镜头角度 4镜头运动
电影剧本是什么
电影剧本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是关于一个人或
决不能退缩到性质或力度更弱的行动中去,而必须循 序渐进地朝着观众无从想象另一个行动向前推进。
B、冲突法则:当主人公走出了激励事件之后,他便
进入了一个由冲突法则统领的世界——若无冲突,故
事中的一切都不可能向前进展。在时间艺术中,最难
处理的就是钩住观众的兴趣。冲突要做到的就是怎样 带着观众在时间中穿行而不使他们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三、剧作的结构必须服从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必
须在矛盾冲突中紧紧围绕着对典型形象的塑造,即紧
紧围绕着人物性格本身及其相互间的冲突去安排剧作
的总体结构。
四、剧作结构要剧情引人入胜:电影剧作引人入胜的
力量主要来自它的内部和深层,即它所反映的生活内
容逼真性和它塑造的形象的具体性和典型性。
五、结构应该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剧作结构的
第二,它可作为与整体制作组成员沟通意念的最佳语 言。
分镜的沟通价值会因为制作的复杂程度而增加,但它并不
局限于动作场面和高成本的制作,即使是小规模的、戏剧 性的影片也能受益于分镜头剧本。
然而故事板最明显的限制就是它不能表现运动,不只 是画面之内的运动,更重要的是摄影机的运动。另外还有 叠化、淡入淡出等光学效果,也超出故事板的表现范畴, 景深和焦点的操纵也是如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文字注 明和概要图,去形容画不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