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病变_1
(二)软组织积气
临床与病理 软组织积气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外源性气体进入组织内,常见于外伤或手术 后; ②含气器官穿孔或破裂,如气管、肺或食管破 裂与穿孔,致腔内气体进入纵隔或皮下组织中; ③产气菌感染,常见于创伤后产气菌感染; ④血液中释放的过饱和气体,如潜水员病或升 空减压过速时,气体由血液进入软组织。
后期(伤后10周至6个月),肿块逐渐缩小、 变硬,症状减轻或消失,只遗留硬实性肿 块。
影像学表现
X线: 本病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诊断必须于软组织肿 块内见到有骨结构。 初期,肿块内呈斑片状钙化及毛糙不整的网状致 密影。随骨化进展,呈条纹状或层状致密结构, 与肌束方向平行。 成熟的骨化灶可清楚显示骨小梁结构。有时病灶 边缘致密,中央部较淡,呈蛋壳样改变。邻近骨 骼有时可见骨膜增生。 骨化肿块与邻近骨皮质或骨膜之间有透亮间隙。
影像学表现
X线:边缘规整、清楚的低密度区,多呈圆或卵圆形,随肌 肉收缩其形态可发生改变。大小不等,肿瘤越大,透光度相 对越强(图5—19-5)。呈浸润性生长者,其边缘多显示不清。 肿瘤内可发生不规则钙化。 CT:肿瘤呈一个或多个边缘光整的极低密度区,多呈分叶状。 周围组织受压。CT值-120~-80HU,密度均匀,有包膜, 内部可有分隔。增强扫描无强化。 MRI:脂肪瘤MRI信号具有特征性,呈短T1中长T2信号,在 所有序列中均与皮下脂肪组织信号相同,边缘清楚,信号强 度均匀,部分有低信号分隔。 USG:肿瘤呈椭圆形或扁平形,长径大于横径,长轴与皮肤 平行,与正常脂肪回声相等。皮下脂肪瘤的边界不清。发生 于深部者回声强于周围肌肉,有明显边界。 诊断与鉴别诊断 脂肪瘤影像学表现有其特殊性,一般无须与其他病变鉴别。
临床与病理
1.病理 病因不明,可能与外伤有关。
基本病变为未分化间叶细胞增生及基质变性。初期为局部 组织变性、坏死,肌纤维断裂及原始间叶细胞增生,呈界 限不清之肿块,质地柔软,无骨质形成。随病变进展,界 限变清楚,肿块呈圆或卵圆形,最大径可达lOcm,多数 为3-7cm,质地硬韧,切面灰白,有砂砾感。病灶中央部 柔软,偶有囊变及陈旧性出血。
影像学表现
X线: 平片对软组织肿块边界显示不清,一般只能显示 弥漫性或局限性软组织肿胀及高密度的钙化影, 细小钙化显示不清。
CT: 局限性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或不清。其内大 小、形态不一的钙化呈高密度影,边界清楚。
MRI: 软组织肿块一般呈长T1长T2或等T1等T2信号, 其内的钙化呈长T1短T2信号,有时与肿块内的血 管流空信号不易区别,需与平片或CT对照观察。
2.骨外软骨肉瘤 多有较大软组织肿块,与正常 软组织间界限模糊。钙化多集中于肿瘤中心区, 多呈斑点、片状高密度影,外围钙化淡而分散。
3.皮质旁骨肉瘤 好发于胭窝处,与附着骨间可 有透亮间隙,但不完全分开。肿瘤有环绕骨干生 长的倾向,瘤骨呈分层状或发髻样高密度影,无 正常骨结构。
(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影像学表现
X线: 病变多见于大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可多部位 或广泛发病。
钙化多呈结节状,常融合成巨大菜花状,其 间以透明带分隔,密度不均匀,边缘锐利。
邻近骨多无改变,不侵犯关节。
CT:呈分叶状、大小不等的高密度影,其间有 低密度间隔,边缘清楚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慢性肾病、尿毒症及继发性甲旁亢引起的软组 织钙化 发病年龄较大,多伴有内脏,如肾、肺、 心及胃等的多发钙化灶,同时常伴有肾性骨营养 不良表现,如佝偻病、骨软化、纤维囊性骨炎等 2.维生素D中毒 有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历史, 关节周围钙化,常合并肾、四肢动脉壁的广泛性 钙化。停用维生素D后,关节周围钙盐沉着可部 分或完全吸收
第十八节 软组织病变
软组织来源于中胚层,组织结构多样,病变复杂。 软组织结构间密度差异较小,普通X线检查难以完整显示 病变,而CT、MRI对软组织病变的显示有明确优势。 一、软组织钙化与骨化 (一)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是指发生于肌肉或其他 软组织内的异位骨化性疾病 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localized myositis ossificans)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progressive myositis ossificans)。 前者根据有无外伤史,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骨化性肌 炎,其中以外伤性者较常见,约占60%—75%。
MRI:
目前本病MRI应用不多,但可用于确定软组织异常的范围, 除外邻近骨皮质和骨髓的异常。MRI表现与病变时期及组 织学变化有关,软组织异常以T2WI显示清楚,呈弥漫性 长T2信号,钙化或骨化部分则呈长Tl短T2信号。邻近骨 皮质及骨髓无异常改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1.骨外骨肉瘤 斑片状瘤骨多位于肿瘤中央区, 外周较淡或无瘤骨,局部伴软组织肿块并逐渐增 大。
影像学表现
X线:积气可位于皮下或肌束间,呈不规则泡 形或条、带状透亮影,有时可衬托出肌束的轮 廓,局部组织可肿胀增厚。
CT:显示软组织内积气较X线平片敏感,表现 为软组织内的极低密度影,CT值小于-150HU, 边界清楚。
MRI:积气在TiWI及T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区, 但有时与钙化不易区别,需与X线平片或CT对 照观察。
镜下具特征性分带现象:中央带为不成熟、富血管、增生 活跃的纤维组织;中间带为类骨组织,形成不规则相互吻 合的小梁,其间杂有成纤维细胞和骨母细胞;外围带为成 熟的骨组织。
2.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年男性,多位于易受外伤处,如 股四头肌、股内收肌及上臂肌肉内,但不 限于肌肉。
外伤后早期局部明显肿胀、疼痛,可扪及 软性包块,邻近关节活动受限。
二、软组织炎症
(一)软组织水肿 引起软组织水肿的原因较多,可因炎
症、外伤、血液外溢及淋巴液淤滞等造成。 临床与病理
1.病理 主要为炎症、外伤或淋巴液淤滞 造成的软组织充血、水肿。 2.临床表现 弥漫性或局限性软组织肿胀, 伴有皮温升高、压痛等。
影像学表现
X线:软组织弥漫性肿胀,肌肉及肌间隙脂肪线 模糊或消失,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界限模糊不清, 皮下脂肪增厚、密度增高。 CT:显示上述改变较X线平片更清楚、直观。 皮下脂肪层密度增高,肌肉厚度增加,密度减 低,肌间脂肪变薄、移位。 MRI:水肿区软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多,MRI多表 现为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肌肉间、皮下 脂肪与肌肉间界限模糊或消失,软组织体积增 大。 USG:软组织弥漫性增厚,层次结构不清晰, 回声减低,但无明显边界。
(三)肿瘤样钙盐沉着症
肿瘤样钙盐沉着症(tumoralcal cinosis)病因不明, 由于多发生于大关节周围,曾认为其来源于滑囊,但缺乏 组织学证据。 临床与病理 1.病理 病变呈硬实肿块,无包膜,大小多为5~15cm。 其内见纤维组织分隔的多个囊肿,内含白垩状或黄白色糊 状钙化物质(碳酸钙及磷酸钙混合物)。活动期病灶中央为 无定形或颗粒状钙化物质,周围为巨噬细胞及慢性炎症细 胞;非活动期,钙化物质周围为致密结缔组织所包绕。 2.临床表现 多发于20岁以下,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 现为髋、肩、肘等大关节附近的大块硬实性肿块,约2/3 呈多发或对称性,疼痛不明显,生长较快。少数有溃疡及 瘘管,并有白垩状内容物排出。
CT:钙化或骨化沿肌束、肌腱或韧带方向走行,断面上钙化 由中央部开始逐渐向外扩展。最终,全部肌肉或肌群呈板 层样骨结构,与局限性骨化性肌炎钙化方式不同。
MRI:目前应用不多,钙化和骨化部均呈长Tl短T2信号。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常有外伤史 局灶性发病posarcoma)少见,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 最常见于大腿及腹膜后。
临床与病理
1.病理 肿瘤多为原发,很少从脂肪瘤恶变而来。肿瘤呈 结节或分叶状,有假包膜,切面呈鱼肉状,可见出血及坏 死灶。瘤细胞多样,包括粘液样细胞、异形性脂肪母细胞、 梭形细胞、圆形细胞、多核瘤巨细胞及分化成熟的脂肪细 胞。按肿瘤所含主要细胞成分不同,可分为粘液型(最常 见)、圆细胞型(恶性程度最高)、分化良好型、多形性型及 混合型。
本病又称进行性骨化性纤维结构不良(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e),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致死 性疾病,属先天性遗传病。病因不明,可能为中胚层发生 或发育异常。 临床与病理 1.病理 主要特点为自幼儿期即出现横纹肌纤维间、肌腱、 腱鞘和筋膜等的进行性骨化。早期为肌肉及皮下组织的结 节状肿胀(水肿及成纤维细胞增生),后期有胶原纤维增生, 形成纤维性结节,随后发生钙盐沉着及骨化。镜下可见排 列紊乱的骨小梁,其间为致密的胶原纤维。无炎症。 2.临床表现 10岁以下儿童多见,约10%有家族史,病变 为进行性。病程中缓解与进展交替出现。病变多始于上背 部肌肉,逐渐蔓延到上肢、脊柱旁及下肢等,致受累部位 关节活动受限。常伴有先天性指(趾)畸形(短小、缺如等)。 本病预后不良,多在发病后10-15年内死于呼吸肌麻痹或继 发感染。
USG:气体表现为强回声,后方伴彗星尾状多 重反射,其后方结构被掩盖而显示不清。
(三)软组织脓肿
临床与病理 软组织脓肿感染途径包括细菌经创 口直接侵入、血行性播散及邻近感 染灶的扩散等 常合并骨髓炎 临床有局限性红、肿、热、痛,疼 痛呈搏动性。
影像学诊断
X线:可表现正常或无特异性,常见有软组织肿胀,脂肪 层模糊,关节间隙增宽及肿胀的软组织内出现气泡或气液 平。 CT:比平片敏感而清晰,局部肿胀的软组织内有圆形或类 圆形肿块,可呈分叶状,边界较清,中央坏死、液化区呈 水样密度,有时可见气体影或气液平面。增强扫描坏死灶 周围可出现环状强化,代表肉芽组织形成的脓肿壁。 MRI:脓肿呈圆或类圆形,可有分叶。中央液化、坏死区 多呈长T1长T2信号,但有时也可呈低信号,与含有丰富的 坏死组织及细胞碎屑有关。周边常可见一低信号环,边界 光整,厚薄均匀,为脓肿壁纤维化。周围常伴有局限性水 肿区,呈长T1长T2信号。脓肿内气泡呈低信号区,有时与 钙化不易区别,需平片或CT对照观察。 USG:脓肿呈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边界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