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一、种公猪舍(含后备公猪)饲养管理1.种公猪饲养定时定量,每天喂量:体重150kg以内的,日喂饲料2.3~2.5kg;150kg以上的,喂给2.5~3kg的全价料。
在饲喂及清扫的同时,注意观察公猪的行为及神态,有问题应及时汇报主管兽医,并停止采精。
2.种公猪管理①每天定时检查供水设备是否正常,要求饮水器的出水量为1kg/min,保证供给充足。
②每天上下午在喂饲前清扫栏舍,保证公猪舍的清洁卫生。
尽可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以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③定期对公猪舍进行消毒。
消毒的方法有:药液消毒、火焰消毒等。
④加强运动。
每日定时将公猪放出,要求每天运动两次,每次约1~2小时,行程为1~2公里。
夏天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运动,冬天在中午进行,应避开严寒和酷暑。
⑤适时估重。
公猪一定要保持中等的膘情,以保证公猪有旺盛的配种能力,要求经常对公猪进行估重。
⑥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饲喂、采精、配种、运动、刷洗等各项作业,都应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利用条件反射养成规律性的生活制度,便于管理操作。
⑦夏天配种时间应选择在早上9点钟前和下午5点钟后进行。
每周至少刷洗一次公猪体表,检查、护理公猪肢蹄和睾丸。
定期给公猪喷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夏季每天给公猪洗澡降温。
公猪降温的方式有:喷雾式降温、水池式降温、水帘式降温。
⑧后备公猪从7月龄、体重120公斤开始训练爬假台畜,具体办法按猪人工授精操作规程。
刚开始15天的精液废弃不用。
8月龄开始正式使用,使用频率:本交:8—12月龄每周1次;12—15月龄每周2次;15月龄每周2-3次。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1.后备母猪进入配种舍前要驱杀体内外寄生虫。
发现病猪及时治疗,有影响种用性能疾患的母猪要及时淘汰处理。
2.后备母猪根据体重大小、强弱分群、合群,每栏不超10头,每头占1-1.5平方米。
3.后备母猪配种时间7.5月龄以上,体重110kg以上,在第2—3个情期配种。
配种当天及时转到单栏饲养。
4.后备母猪转入配种舍第一周和第三周连续二天拌料饲喂健康母猪新鲜切碎胎盘,与经产母猪混群进行接触感染。
5.按照免疫程序要求接种各种疫苗并登记“免疫注射登记表”。
6.每天用公猪逐栏对180日龄以上的后备母猪进行催情并记录“后备母猪发情记录表”。
7.后备母猪平均每天饲喂饲料2.4公斤,根据母猪膘情控制喂量在2—2.8公斤的范围,保持母猪在3—4分膘情之间,并做好“投料记录”。
三、断奶、空怀母猪饲养管理1.定位栏的准备。
在空怀母猪转入配种舍前,必须按生产周转计划及全进全出的原则准备有足够的栏位,并进行清洗后风干消毒,保证有空栏7天时间。
2.饲喂技术。
断奶当天转入的母猪不喂料。
断奶后第二天至发情配种前实行自由采食(断奶一周内),喂妊娠料。
空怀母猪平均每天饲喂饲料2.5公斤,根据母猪膘情控制喂量在2—2.8公斤的范围,保持母猪在3—4分膘情。
3.配种前对母猪进行体内外驱虫。
4.从断奶第三天开始,每天赶试情公猪进母猪栏试情、催情。
5.发情鉴定。
每天上下午进行两次发情鉴定或利用公猪试情,并作好记录配种。
6.掌握配种的最佳时机鉴定发情母猪是否进行入最佳配种状态,配合配种员进行配种工作。
7.防暑降温。
保育舍内挂设温度计,根据天气变化运用设备管理好空怀配种母猪。
夏季要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每次开雾化喷淋使母猪达到呼吸正常即可。
8.保持母猪健康。
认真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病猪要及时报告兽医防疫员,及时隔离。
对因流产而赶回的母猪配合防疫员做好打针消炎、冲洗产道工作。
四、妊娠母猪饲养管理1.妊娠栏的准备。
已配上种的母猪转入妊娠舍前,必须按生产周转计划及全进全出的原则准备有足够的栏位,并进行清洗后风干消毒,保证有空栏7天时间。
2.转群。
将已配上种的母猪转入妊娠舍和临产母猪转出的工作,转群避开严寒酷热,夏季应在清早或傍晚进行。
驱赶母时必须耐心,严禁鞭打。
3.饲喂技术。
饲喂妊娠料,每头母猪日喂量:妊娠30天前1.8公斤,怀孕30-90天, 2.2-2.5公斤,90-产前3-3.5公斤,视母猪体况定。
每天喂一餐或两餐。
寒冷季节,每头母猪喂量增加10%。
4.防止流产。
为了保证胎儿的成活,不饲喂发霉、变质、腐败、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
妊娠后期适当运动,严防鞭打、打架。
防暑降温。
5.返情观察。
每天赶公猪到妊娠舍对母猪群巡察,发现母猪返情或流产时及作好记录汇报给配种员。
6.保持母猪健康。
认真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病猪要及时报告兽医防疫员,及时隔离。
7.卫生清洁。
每天清扫猪栏两次,先清除猪粪再冲洗,每天还要打扫隔墙、行人道。
8.防暑降温。
妊娠舍内挂设温度计,根据天气变化运用设备管理好妊娠母猪。
夏季要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每次开雾化喷淋使母猪达到呼吸正常即可。
五、分娩母猪饲养管理1.分娩栏的准备。
在临产母猪转入妊娠舍前,必须按生产周转计划及全进全出的原则准备有足够的分娩栏位,并进行清洗后风干消毒,保证有空栏7天时间。
2.转群。
将产前7天的母猪转入分娩舍和断奶母猪转出的工作,转群避开严寒酷热,夏季应在清早或傍晚进行。
驱赶母猪时必须耐心,严禁鞭打。
对转到配种舍的母猪要提前驱虫。
3.饲喂技术。
投喂哺乳母猪料,临产母猪要适当减料,日喂2.2公斤,生产当天不喂料,产后要逐步加料至自由采食。
4.接产工具的准备。
产前要准备已消毒过的垫板、麻包和保温灯、消毒药液、毛巾提桶及剪牙尾剪钳等物品。
5.预产判断。
从配种时算起114±2天为预产期。
6.接产工作。
母猪产仔时一定要在场看护,仔猪出生后,及时擦干口鼻中的粘液和猪身上的粘液,然后断脐并用5%碘酊消毒。
吃初乳前要用0.1%高锰酸钾洗净母猪乳房。
协助兽医、统计员进行猪瘟超前接种、断牙、断尾、剪耳编号、称初生重及注铁针等工作。
7.防寒保温。
适宜温度:第1周30℃--5℃,第2周28℃-30℃,第3周25℃--28℃。
分娩舍内挂设温度计,保温间要加放电热板或垫板、保温灯及盖板,垫板、麻包要经常更换,保持保温间内清洁、干燥。
8.教料补料。
出生5-7日龄的仔猪使用乳猪料教料诱食,加料时要少喂勤添,保持饲料的新鲜。
9.仔猪转群。
仔猪断奶后转群时,必须协助进行清点、过称及调猪工作。
六、保育猪饲养管理1.保育栏的准备。
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前,必须按生产周转计划及全进全出的原则准备有足够的保育栏,并进行清洗后风干消毒,保证有空栏7天时间。
2.转群。
配合分娩舍的饲养员将断奶后的仔猪转入保育舍和配合育肥舍的饲养员做好生长猪转出的工作,保育猪实行63日龄(体重23公斤)转群。
转群避开严寒酷热,夏季应在清早或傍晚进行,冬季在中午进行。
3.饲喂技术。
自由采食饲喂,不得限料。
仔猪断奶至10公斤体重喂乳猪料,10-20公斤体重喂仔猪料,20公斤体重至出栏喂生长料。
4.分群管理。
刚从分娩舍转入的断奶仔猪,依其大小、公母、品种及去势情况进行合理分群。
发现猪群生长不一致时,要及时进行再分群。
5.三角定位。
训练的方法是,排泄区的洒些水,诱导仔猪来排泄,其它区域保持清洁干燥。
当仔猪睡卧时可定时哄赶到固定区排泄,经过一段时的训练,使仔猪建立定点睡卧和排泄的条件反射。
6.保持仔猪健康。
认真观察猪群健康状况。
每天上班后立即对猪群作全面的巡查,注意观察每个栏猪只的行为及状态,发现病猪、死猪及时向兽医防疫员报告,以及早治疗和处理。
要及时将病猪只隔离到隔离舍去,仔猪腹泻应采取注射和口服药品相结合,严重脱水的要及时输液或口服电解质盐。
7.卫生清洁。
每天要打扫行人道、栏位1-2次以上,一般夏季,每天要对猪只冲洗1-2次(除刚转入保育栏2-3周龄的仔猪外)。
定时打扫猪舍的天面窗台等处的蜘蛛网及尘埃。
8.防寒保暖。
保育舍内挂设温度计,根据天气变化运用设备管理好保育猪。
一般夏季要做好断奶三周后保育猪的防暑降温工作,每次开雾化喷淋或水帘降温使仔猪达到呼吸正常即可。
9.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注意卷帘、水管、龙头、饮水器、保温设备和照明灯等有问题地要及时向领导汇报,以便安排人员检修。
10.保持仔猪健康。
猪只的进栏时间要记录清楚,以便兽医防疫员进行疫苗注射。
对进栏三周后的仔猪群进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般连续进行两次,时间间隔为一周。
七、育肥猪饲养管理1.育肥栏的准备。
在小猪转入育肥舍前,必须按生产周转计划及全进全出的原则准备有足够的育肥栏,并进行清洗后风干消毒,保证有空栏7天时间。
2.安全转群。
配合保育舍的饲养员将小猪转入育肥舍。
转群避开严寒酷热,夏季应在清早或傍晚进行,冬季在中午进行。
3.饲喂技术。
严格按照下列方式投料:小猪料:用于体重小于30kg的小猪,自由采食;中猪料:用于30-50kg的中猪,自由采食;中大猪料:用于50-80kg的中大猪,自由采食;大猪料:用于体重大于80kg的育肥猪,此阶段要限料饲喂,喂料量为自由采食的85-90%。
4.分群管理。
刚转群的小猪要按体重大小、公母、品种进行分群,在进栏30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分群。
5.三角定位。
转群进栏时必须有人在场调教小猪在指定点排泄粪便。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使小猪建立定点睡卧和排泄的条件反射。
6.保持仔猪健康。
认真观察猪群健康。
每天上班后立即对猪群作全面的巡查,注意观察每个栏猪只的行为及状态,发现病猪、死猪及时向兽医防疫员报告,以及早治疗和处理,并将病猪只隔离到隔离舍去。
7.卫生清洁。
对栏内的猪粪先清除再冲洗,每天亦要打扫隔墙、行人道1-2次。
及时清除猪粪并运至粪房进行发酵处理,达到日日清的目的。
8.防暑降温。
夏季要做好猪群防暑降温工作,每次开雾化喷淋使猪只达到呼吸正常即可。
9.保持仔猪健康。
小猪传入时间要记录清楚,以便兽医防疫员进行疫苗注射。
对小猪进栏后要进行驱除体外寄生虫,驱虫要连续进行两次,时间间隔为一周。
10.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注意水管、龙头、饮水器和照明灯等有问题地要及时向领导汇报,以便安排人员检修。
XXXXX有限公司2013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