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第四章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本章主要内容: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服务物流质量物流标准化第一节物流成本管理上述表格是一些国家和地区1997年的物流成本估算,从中可以发现,中国大陆的物流总成本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9%,同全球的平均值12%相比,高4.9个百分点,增加的费用将专嫁为商品价格的提高,企业利润的下降,以及国家税收的减少。
因此,中国大陆地区的物流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的物流业才刚刚起步,2001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成本高达17880亿元,占GDP 的20%,而美国物流成本仅占GDP的9.9%。
我国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而美国物流费用平均只占货价的10%至20%,最高为32%,英国平均为14. 8%,最高为25%。
从发达国家发展物流的过程来看,物流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很明显,所以第三方物流应该是现代物流的主体,而且3PL占到整个物流业的50%以上时,物流产业才真正形成,物流业才能对宏观经济的增长提供良好的支持。
目前,我国3PL业在整个物流市场中的比重仅为18%,与日本的80%,美国的58%相差甚远。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广义:是指生产、物流、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换而发生的全部成本。
⏹狭义:指由于物品实体的场所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等成本。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还环节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也就是说物流成本是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为止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
一、物流成本的有关理论1、物流成本的冰山理论我们知道,冰山露出茫茫海面的只不过是它庞大躯体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隐藏在海面之下,而物流成本也具有相似的特征。
这一理论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的。
他指出,传统会计中所计算的外付运费和外付保管费,只不过是冰山之一角。
在企业内部压倒多数的物流成本则混入其他费用中,如不把这些费用核算清楚,很难看出物流费用的全貌。
并且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各企业均不相同,因此无法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也很难计算行业的平均物流成本。
2、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理论是指物流成本下降后会引起销售额成倍的增长。
假定销售额为100亿元,物流成本为10亿元,如物流成本下降1亿元,则就可得到1亿元的收益。
现在假定物流成本占销售金额的10%,如物流成本下降1亿元,销售金额将增加10亿元。
这样,物流成本的下将会产生极大的效益。
这个理论类似于物理中的杠杆原理,物流成本的下降通过一定的支点,可以使销售额获得成倍的增长。
3、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理论所谓效益背反,是指改变系统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的改变。
具体地说,要是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增益,必将对系统中其他要素产生减损的作用。
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即提高物流服务,物流成本即上升,它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
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物流的各项活动处于一个相互矛盾的系统中,想要较多的达到某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会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一定的损失。
二、物流成本的计算条件物流成本的计算条件是指物流范围、物流功能范围和会计科目范围。
1、物流范围是指物流的起点和终点的长短。
2、物流功能范围是指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信息管理等众多的物流功能中,把哪种功能作为计算对象。
3、会计科目范围是指在会计科目中,把其中哪些科目列入计算对象的问题。
三、物流成本的分类物流成本从其所处的领域看,可分为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
(一)流通企业物流成本1、按照成本的经济性质划分,可为:(1)生产性流通成本。
又称追加成本,是生产性成本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是为了使物品最终完成生产过程,便于消费而发生的成本。
(2)纯粹性流通成本。
也称销售成本,是流通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组织产品交换而发生的成本。
2、按成本与商品流转额的不同划分,可分为:(1)可变成本。
或称直接成本,是指物流成本中随商品流转额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
(2) 不变成本。
或称间接成本。
3、按成本发生的流转环节划分,可分为:(1)进货成本。
实质上供货单位到流通企业仓库所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以及损耗费、包装费、入库验收费和中转单位收取的成本。
(2)商品储存成本。
是指物流企业在商品保管过程中所开支的转库搬运、检验、挑选整理、维护保养、管理包装等方面的成本及商品的损耗费。
(3)销售成本。
是指流通企业从商品出库到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包装费、手续费、管理费等。
(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分类1、按物流成本支出的形式不同,可分为:(1)本企业支付的物流费。
是指企业在供应、销售、退货等阶段,因运输、包装、搬运、整理等发生的由企业自己支付的物流成本。
(2)他企业支付的物流成本。
是指由于企业采购材料、销售产品等业务发生的由有关供应者和购买者支付的各种包装、发运、运输、验收等物流成本。
2、按物流活动构成划分,可分为:(1)物流环节费。
是指产品实体在空间位置转移所流经环节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包装费、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及流通加工费等。
(2)信息流通费。
是指为实现产品价值变换,处理各种物流信息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与库存管理、订货处理、为客户服务等有关的成本。
(3)物流管理费。
是指为了组织、计划控制、调配物资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
3、按物流过程划分,可分为:(1)供应物流费。
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购买各种原材料、燃料、外购件等所发生的运输、装卸、搬运等成本。
(2)生产物流费。
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时,由于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位置转移而发生的搬运、配送、发料、收料等方面的成本。
(3)销售物流费。
是指企业为实现商品价值,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储存运输、包装及服务成本。
(4)退货物流费。
是指产品销售后因退货、换货所引起的物流成本。
(5)废品物流费。
是指因废品、不合格产品的物流所形成的物流成本。
四、物流成本管理1、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物流术语》中对物流成本管理的定义:对物流相关费用的计划、协调和控制。
物流成本管理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物流成本认识阶段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发表了《经济的黑暗大陆》,他将物流比作“未开垦的处女地”,提倡高度重视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物流的价值和利润是企业的潜力所在。
(2)物流成本计算建立阶段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企业压缩成本、制定合理的成本目标、控制内部成本成为企业生存攸关的问题。
企业转向一直被忽视的物流成本,但在这个阶段由于物流管理未形成系统管理体系,物流活动分散在企业运营的不同过程、不同部门,所以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或认识也是分散、不全面。
(3)物流预算管理制度建立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企业物流管理组织的建立和物流统一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统一、系统把握,物流预算管理制度开始建立。
通过对物流预算的编制,实际活动的测定与预算目标的比较对物流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实现对物流成本的有效调控。
(4)物流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阶段物流成本预算只是确定企业在未来预算期内为实现物流管理的目标所需资源和活动的数量计划,要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发生作用,还要通过物流过程的费用测定,将测定结果与预算计划进行比较,对两者差异进行分析和调整。
2、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1)正确解释物流成本的大小(2)通过经济核算发现物流管理活动的薄弱环节(3)利用成本指标控制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3、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1)改进企业的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流耗费的大小,企业要降低物流成本水平,就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物流管理的方法及技能。
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一个激励因素。
(2)降低产品价格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成本最后都要分解到产品成本中去,所以物流成本是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它的大小对产品价格的高低具有重大影响。
通过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使得物流成本降至最低,企业便可能降低其产品价格,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3)为社会节约财富作为流通环节的物流活动,一般不具备增值作用,从宏观角度来看,它是社会财富的消耗。
实行物流成本管理可以减少社会财富的浪费,将节省的费用投入到其他增值过程,如生产领域,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五、当前中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1、对物流成本没有单独记帐。
2、对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不能把握企业实际的物流成本。
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所支付的运输货向合同公用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的传统的物流费用,相反,企业内部的物流费用与其他经营费用统一归集核算。
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5倍以上。
3、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进行各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值。
六、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1、从流通全过程的角度来降低物流成本物流合理化2、从加快物流速度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存储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
海尔公司提出的“零运营资本”,就是靠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达到零运营资本。
据统计,美国生产企业的物流周转次数为平均每年16~18次,而中国还不到2次,也就是说生产同样的东西,我们需要的运营资金是美国的8~9倍。
可见,在中国通过提高物流效率,加快物流速度来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非常巨大。
3、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网络,可以快速地将企业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传输到网络的各个企业或部门,这些生产、流通的企业或部门根据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安排各自的生产经营计划,而且他们还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快速地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
4、通过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来降低物流成本5、通过效率化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6、通过削减退货成本来降低物流成本7、利用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七、物流成本计算的新方法—物流ABC物流ABC 是一种新型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是活动基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适合于物流领域的计算方法.A零售店和B零售店一个月内订货的总量一样,但订货频率不同,每次订货批量不同,导致物流作业的繁杂程度不同,为此支出的费用不同,即不同水准下的物流服务成本是存在差异的.采用ABC 方法计算物流作业成本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第二节物流服务一、物流服务的重要性1、物流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企业高效经营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