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5章之一、抢劫罪

第25章之一、抢劫罪


2.胁迫方法的认定 胁迫方法,通常叫做精神强制, 即以对被害人实施某种侵害行为相威 胁,使其产生恐惧而被迫服从行为人 的意志。胁迫的对象是财物的所有人、 保管人、持有人,也可能是与上述人 员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
认定行为人以胁迫方法实施抢劫, 认定行为人以胁迫方法实施抢劫,应当 把握两点:其一, 把握两点:其一,行为人以一定的方式向被 害人显示或发出恐吓, 害人显示或发出恐吓,如不满足其要求其将 要对被害人实施一定的侵害行为。其二, 要对被害人实施一定的侵害行为。其二,实 施上述行为的目的,是引起被害人的恐惧, 施上述行为的目的,是引起被害人的恐惧, 以便迫使其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夺走其财物。 以便迫使其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夺走其财物。
认定抢劫罪应当掌握以下特征: 认定抢劫罪应当掌握以下特征:
(一)客体特征
抢劫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抢劫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公 私财产权利和他人人身权利。 私财产权利和他人人身权利。
抢劫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什么, 抢劫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什么,要 根据立法者惩治抢劫罪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加以 根据立法者惩治抢劫罪的价值取向加以 判断。 判断。
(三)主体特征 (四)主观特征
二、抢劫罪的司法认定
(一)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二)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关于转化型抢劫罪(准抢劫罪) (三)关于转化型抢劫罪(准抢劫罪)的认定
1.行为人必须是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这是向 行为人必须是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 抢劫转化的前提条件。 抢劫转化的前提条件。 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2.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是向抢劫罪转化 的客观条件。 的客观条件。 当场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目的是窝藏赃物、 3.当场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目的是窝藏赃物、抗拒抓 捕或毁灭罪证,这是向抢劫罪转化的主观条件。 捕或毁灭罪证,这是向抢劫罪转化的主观条件。 (四)抢劫罪情节加重犯和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人户抢劫” 1.“人户抢劫”的认定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认定 4.“多次抢劫和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 多次抢劫和抢劫数额巨大”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的认定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 持枪抢劫” 7.“持枪抢劫”的认定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认定
(二)客观特征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在客 条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 条的规定 观方面表现为采用暴力、 观方面表现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 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的方法决定了本罪客体的双重性。 抢劫的方法决定了本罪客体的双重性。
1.暴力方法的认定 暴力,通常是指具有公然性、攻 击性、强制性的行动,包括对人的暴 力和对物的暴力。
但是,如果说, 但是,如果说,认定抢劫罪根本无须考虑 暴力的程度,也是值得商榷的。例如, 暴力的程度,也是值得商榷的。例如,甲用右 手提着一个皮制手包走在路上, 手提着一个皮制手包走在路上,乙乘其不备朝 其右手背打了一巴掌,手包掉在地上, 其右手背打了一巴掌,手包掉在地上,乙捡起 手包就跑,在不远处被群众抓住。 手包就跑,在不远处被群众抓住。
例如,某地据说三更半夜常有鬼魂出没, 例如,某地据说三更半夜常有鬼魂出没, 当地赌徒王某(农民) 当地赌徒王某(农民)趁机经常深夜守候在路 路人由此经过时, 旁,路人由此经过时,王某便装鬼跳出来将路 人吓跑,丢下的财物被甲捡走。 人吓跑,丢下的财物被甲捡走。
例如,某人在商场里突然大叫: 例如,某人在商场里突然大叫:“有炸 吓得许多人丢下财物四散奔逃, 弹!”吓得许多人丢下财物四散奔逃,该人乘 机掠走财物。 机掠走财物。 再如,巫婆某甲利用某乙的迷信思想, 再如,巫婆某甲利用某乙的迷信思想,胡 说乙家中了邪气, 说乙家中了邪气,不除邪气用不了多久乙家就 得死人。并说如果乙愿出1000元钱, 1000元钱 得死人。并说如果乙愿出1000元钱,她可以帮 助请仙为其除邪气,乙很害怕, 助请仙为其除邪气,乙很害怕,遂答应甲的要 求。
(3)抢劫罪的暴力有无强度的限制? (3)抢劫罪的暴力有无强度的限制? 抢劫罪的暴力有无强度的限制 我国刑法对抢劫罪的暴力行为只要足以 抑制对方的反抗即可, 抑制对方的反抗即可,不要求事实上抑制了 对方的反抗。 对方的反抗。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司法实践,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司法实践,只要事 实证明行为人对他人实施暴力( 实证明行为人对他人实施暴力(包括使用拳 的目的,是使被害人不能或者不敢反抗, 脚)的目的,是使被害人不能或者不敢反抗, 以便夺取其财物,一般就构成抢劫罪。 以便夺取其财物,一般就构成抢劫罪。
(1)抢劫罪暴力的对象。 (1)抢劫罪暴力的对象。 抢劫罪暴力的对象 抢劫罪的暴力, 抢劫罪的暴力,一般是指对被害人身体 实施的强烈打击或强制(如捆绑) 实施的强烈打击或强制(如捆绑)。实施暴力 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或者压制被害人的反抗, 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或者压制被害人的反抗, 迫使其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夺走其财物。 迫使其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夺走其财物。
三、抢劫罪的处罚
一、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抢劫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 抢劫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 以对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当场 当场实施 以对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当场实施 暴力或者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 暴力或者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 者以使被害人不能抗拒的方法, 者以使被害人不能抗拒的方法,迫使 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夺走其财物的行 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夺走其财物的行 为。
那么, 那么,假如行为人采用暴力手段破门而 人,当着被害人的面气势汹汹的对室内的财 物进行肆意毁坏, 物进行肆意毁坏,然后公然夺取部分财物逃 能否构成抢劫罪? 走,能否构成抢劫罪?
(2)为其他目的的对被害人实施暴力, (2)为其他目的的对被害人实施暴力,之后 为其他目的的对被害人实施暴力 利用被害人不能反抗的条件, 利用被害人不能反抗的条件,非法占有其财 是否构成抢劫罪? 物,是否构成抢劫罪?
如果改变一下案情, 如果改变一下案情,比如万某用暴力殴打 丁某,将丁某强奸,待丁某穿好衣服, 丁某,将丁某强奸,待丁某穿好衣服,惊魂未 定之际,强行对丁某搜身,丁某不敢反抗, 定之际,强行对丁某搜身,丁某不敢反抗,万 某从丁某口袋里搜出一钱包,内有1000 1000余元现 某从丁某口袋里搜出一钱包,内有1000余元现 金及信用卡,非法占为已有, 金及信用卡,非法占为已有,对万某是否应定 强奸罪和抢劫罪? 强奸罪和抢劫罪?
3.抢劫罪的“其他方法”的认定 抢劫罪的“其他方法”
这些方法的特点是:(1)必须是直接对他人 这些方法的特点是:(1)必须是直接对他人 的身体施加的影响力,使他人失去反抗的能力。 的身体施加的影响力,使他人失去反抗的能力。 (2)只能是用于直接控制着财物的所有人 只能是用于直接控制着财物的所有人、 (2)只能是用于直接控制着财物的所有人、保管 而不是其他人。(3)它们必须是行为人为了 人,而不是其他人。(3)它们必须是行为人为了 排除被害人的反抗, 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以便当场占有其财物而采 取的。 取的。
第二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一、古老(自然犯) 古老(自然犯) 二、常见、多发(重要) 常见、多发(重要)
第二节 侵犯财产罪分述
一、 抢劫罪
一、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一)客体特征 (二)客观特征
1.暴力方法的认定 (1)抢劫罪暴力的对象 抢劫罪暴力的对象。 (1)抢劫罪暴力的对象。 (2)为其他目的的对被害人实施暴力 为其他目的的对被害人实施暴力, (2)为其他目的的对被害人实施暴力,之后利用被害人不能 反抗的条件,非法占有其财物,是否构成抢劫罪? 反抗的条件,非法占有其财物,是否构成抢劫罪? (3)抢劫罪的暴力有无强度的限制? (3)抢劫罪的暴力有无强度的限制? 抢劫罪的暴力有无强度的限制 2.胁迫方法的认定 抢劫罪的“其他方法” 3.抢劫罪的“其他方法”的认定
从对抢劫罪的规定看, 从对抢劫罪的规定看,其侵犯的主 要客体不是人身权利,而是财产权利。 要客体不是人身权利,而是财产权利。
犯罪对象:公私财物。无体物能否成为 抢劫的对象,我国刑法无明文规定。
就我国刑法而言,无论是有体物或是无 体物,只要其具有经济价值,能够为人所控 制,就应当纳入财产所有权保护的范围。
例如,万某(农民) 例如,万某(农民)在某市一郊区旅游点附 近闲逛,在一较僻静之处, 近闲逛,在一较僻静之处,见一女青年丁某走 遂上前抓住丁某用力往旁边一树林里拖, 来,遂上前抓住丁某用力往旁边一树林里拖, 欲行强奸。因丁某奋力反抗, 欲行强奸。因丁某奋力反抗,万某猛击丁某的 头部,将其击昏后就地进行强奸。 头部,将其击昏后就地进行强奸。奸后看到丁 某的手提包甩在不远处, 某的手提包甩在不远处,捡起拿回家后发现内 有手机及千余元现金等财物,据为已有。 有手机及千余元现金等财物,据为已有。对这 类案件如何处理? 类案件如何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司法实践中, 在司法实践中,抢劫的胁迫主要是以暴力 相胁迫。因为,抢劫的胁迫方法必须是当场 当场能 相胁迫。因为,抢劫的胁迫方法必须是当场能 够实现的。 够实现的。 积极的恐吓行为, 胁迫必须表现为积极的恐吓行为 胁迫必须表现为积极的恐吓行为,如果只 是被害人胆小而不敢抗拒, 是被害人胆小而不敢抗拒,对后者不能以抢劫 罪论处。 罪论处。 认定抢劫的胁迫方法关键在于行为人是以 认定抢劫的胁迫方法关键在于行为人是以 自己将要实施的侵害行为恐吓他人。 自己将要实施的侵害行为恐吓他人。
那么, 那么,抢劫罪的暴力的上限是否包括故 意杀人?这涉及对刑法第263条中抢劫“ 263条中抢劫 意杀人?这涉及对刑法第263条中抢劫“致人 死亡”的理解问题。 死亡”的理解问题。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 年最高人民法院《 年最高人民法院 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 中指出, 复》中指出,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 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 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 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 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 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实施抢劫后, 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实施抢劫后, 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 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 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