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车系血缘关系

大众车系血缘关系

大众车系血缘关系选车不能只停留于肤浅的马甲层面,首先要看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技术层面,再看制造工艺及安全舒适性。

厂家投那么大成本于研发是不无道理。

从这里出发有实力买B级车的奥迪A4L绝对首选;A级车选奥迪A3是有点傻,他与高尔夫6只是马甲不同。

不可否认大众的柴油TDI及汽油TSI是很牛逼。

这是我读完后文的一点感想随记,仅供大家参考。

大众B级车1973年,大众在奥迪80的基础上开发出帕萨特B1车型,P41直到1981年帕萨特B2上市后,B1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P421988年,帕萨特B2正式退市,德国大众同时推出了新车型——帕萨特B3,P431995年,全新一代帕萨特B4上市,P44帕萨特B5的最新版本——PASSAT新领驭,P45迈腾是德国大众当前最新PQ46中型车平台下的产物,它的原型车是帕萨特B6,P46大众A级车1979年,德国大众第一代捷达MK1正式上市,与当时正红的高尔夫A1使用同一平台,P31 四年之后的1983年,第一代捷达与高尔夫迎来了首次换代,采用统一平台,A2,P32第三代捷达与1992年上市,P331998年,德国大众推出了采用PQ34平台,P34(朗逸/新宝来)2005年,第五代捷达首次亮相于洛杉矶车展,P35(高尔夫5、6代,途安、途欢、奥迪TT、A3,速腾、斯柯达明锐)由历史说起新老代并存销售车型2010年04月07日01:00 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孙涛[汽车之家初步海选] 正常来讲,新车型上市后,上代车型往往会淘汰并停止生产,不过在国内的合资车市场中,并非所有厂商都是按照这样的进度来走的。

对于一些销量不错的车型,厂商虽然也跟随着国外同步换代,不过老车型仍然能够带来丰厚的收益,新车型往往会以一个新名称或作为新产品发布,因此造成了两代甚至多代车型同时生产的状况,对于这样的车型您是否都能分清辈分呢?新老车型同台销售其实没有对与不对,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市场,国人有需求就是合理的,毕竟有的人喜欢新产品,而追求车辆的可靠稳定和高性价比的消费者也大有人在,这也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市场战略,下面就来看看市场上哪些车型既有新车型在售,又有老款车型还在发挥余热,再顺便回顾一下这些车型的历史。

● 桑塔纳桑塔纳不仅是在国内组装时间最长的车型,即使着眼于世界车坛,能有如此强大生命力并持续旺销的车型也屈指可数,今天我们就以这辆传奇车型开始说起。

1973年,大众在奥迪80的基础上开发出帕萨特B1车型,在美国市场叫Dasher,搭载了排量为1.5升最大功率86马力的四缸发动机,采用前轮驱动方式,共有三门、五门和旅行版车型,直到1981年帕萨特B2上市后,B1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桑塔纳的原型车正是德国大众的帕萨特B2,在北美市场的名字叫做Quantum,1985年9月,上海大众把巴西版车型引入中国并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进,在当时来说是非常“与时俱进”的一款车,并一度卖出高达20余万元的天价,在车型匮乏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桑塔纳在当时可谓出尽风头,提速快是很多老司机对桑塔纳的最直观的印象,其实不光在中国,巴西、尼日利亚、西班牙、南非、墨西哥市场也都引进过这款车型。

『20余年后的今天上海大众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依然畅销』“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当年桑塔纳的广告词,它的可靠性和值得信赖的品质依然保留到今天,在每年销量排行榜上始终稳居前茅。

经过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桑塔纳的外观和内饰的变化很小,不过在技术上在不断升级,发动机由化油器到电喷,变速器有4挡升为5挡等,都在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而且在座椅的舒适性和人性化体验上都有了很大改观。

新款桑塔纳的发动机已经抛弃了传统的拉线式节气门,使用了与领驭相同的E-GAS电子节气门,能够更精确地对发动机节气门进行控制,对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改善排放性能都有积极的作用,排放也达到了国III标准。

为了符合当前的安全标准,ABS和EBD也装配在当前车型上,当然,手摇玻璃、没有转向助力的时代也早已过去。

『桑塔纳2000的“最新版”——志俊』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的桑塔纳2000就是在巴西版帕萨特B2改进版的基础上加长而来,当然上海大众在引进后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后来又衍生出桑塔纳3000、志俊等车型,由于皮实耐用、维修方便,至今它的销量依然不错。

1988年,帕萨特B2正式退市,德国大众同时推出了新车型——帕萨特B3,没有前进气格栅是它外观上的显著特点,不过这代车型并没有进入中国,我们只能在照片上一睹它的芳容。

1995年,全新一代帕萨特B4上市,外形浑厚稳重,恢复了前脸的进气格栅,基本车型配备了2.0L 8气门四缸发动机,排量为2.8L的VR6发动机也在该车型上得以运用,国内捷达车型的新前脸和内饰就是借鉴了帕萨特B4的设计,该车曾以纯进口的方式在国内销售,今天在马路上也时常会看到B4的身影,很多车迷和老司机对B4车型还记忆犹新。

● 新领驭『中国组装的帕萨特B5』2000年,上海大众组装的帕萨特B5正式下线,它在原车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的外观修改,为了更好地迎合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国内组装的B5在原车型基础上加长了100mm,因此造就了十分宽敞的后排纵向空间,这点绝对是十分讨好国内消费者的,因此它获得了非常不错的销量。

『帕萨特B5的最新版本——PASSAT新领驭』上世纪末设计的B5在看久了之后难免有些腻味,于是上海大众先后推出了它的改进车型领驭和新领驭,在保留了帕萨特整体饱满风格的同时,加入了新的流行设计元素,比如改进的前大灯和LED尾灯等,让车辆看起来更加富有时代的年轻感,很多用户反应新领驭的改型很成功,理由是既保留了大众特色,又不像领驭的前脸有些张扬,十分讨巧喜欢低调的消费者。

新领驭延续了德系车做工精良的特点,外观和内饰上虽不惊艳,但处处体现了优秀的装配技术和工艺水平,仪表处巧妙地运用了线条的改变,更加符合大众的“T字”风格,不过,毕竟是大众上一代PQ45平台的产品,内饰的风格上还是显得有些老气。

新领驭主打2.0L和1.8T车型,最大功率分别为116马力和163马力,1.8T及以上车型都配备了ESP车身稳定系统,2.0L车型的自动变速箱为4速,而1.8T车型则可搭载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后排的大空间依然是新领驭的卖点,只是车身较同级对手来说有些偏窄,另外,PQ45平台的非独立后悬挂在同级车中缺乏竞争力,对后排乘客的舒适性来说自然没有独立悬挂表现优秀。

● 迈腾迈腾是德国大众当前最新PQ46中型车平台下的产物,它的原型车是帕萨特B6,也是当前最新一代的帕萨特车型,它在2007年下半年在国内下线,随即也被起了一个新名字——迈腾,当然这也是避开与销量不错的兄弟车型B5的正面竞争。

迈腾的外形流畅动感,在低调中不免带有些运动的气质,该车几乎是原版引进,并没有像上代车型那样专为中国市场推出加长版,尤其是对于重视后排空间的国内中型车市场,偏小的后排空间并不能很好的取悦中国消费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迈腾的市场表现,但在一些看中性能的用户当中积累了很好的口碑。

然而,迈腾是一款以技术取胜的车型,德国大众的最新技术在该车上得以体现,比如大名鼎鼎的带涡轮增压的TSI直喷发动机、7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电子手刹以及出色的底盘调教等,迈腾在技术和操控性上都领先于同级对手。

除了后排空间较小之外,做工不算出色的内饰也是被诸多消费者所诟病的地方。

--------------------------------------------------------------------------------倒不是我刻意地去说大众车系,作为在中国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捷达,的确也是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何况它已是三世同堂,其实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问过身边的一些朋友是否知道这三款车之间的关系,它们基本不能准确地回答上来,那就那么捷达、宝来和速腾之间到底有着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还是先由捷达的历史说起吧……1979年,德国大众第一代捷达MK1正式上市,与当时正红的高尔夫A1使用同一平台,作为三厢版的高尔夫A1,第一代捷达的销量远远没有它的兄弟车型畅销,只有在偏爱三厢车的北美市场销量才略超越了风靡全球的高尔夫A1,其实从第一代捷达的车身的侧面已经能看出些与国内捷达略有些相似的影子。

● 捷达四年之后的1983年,第一代捷达与高尔夫迎来了首次换代,尽管采用统一平台,不过两车在外型上并没有过分雷同,尤其是前脸部分有着较大的区别,第二代捷达轿车也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国内捷达的原型车。

1991年,长春一汽与德国大众合作,开始生产第二代捷达轿车,从此销量持续走高并一发而不可收。

『1998年-新捷达王面市』捷达进入中国后,一汽大众也是不断地对它进行技术和外观上的升级,1996年,捷达的四挡变速器增加到五个前进挡,1997年,装备每缸五气门发动机的“捷达王”正式下线,出色的动力性受到了广泛好评,曾经也是辉煌一时。

1998年,捷达的外形迎来了首次的升级,前脸借鉴了帕萨特B4的风格,以崭新的面貌早就了“新捷达王”,2001年4月,捷达老旧的内饰也升级为帕萨特B4的样式,变得更加时尚。

捷达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小的修饰和改进,最近“新捷达”又闪亮登场,外观等方面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和升级,不过侧面的基本面貌仍然维持了20年前的老样子,尽管被很多人指责“换汤不换药”和只做“拉皮工程”,但持续领先的销量足以让竞争对手汗颜,车型成熟、皮实耐用是人们选择捷达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代捷达造型更加圆润并没有引入中国』第三代捷达与1992年上市,大众也为其起了一个新的名字“Vento”,不过鉴于北美市场对捷达的钟爱,在北美依然叫“Jetta”捷达,相比上一代车型外观变化并不是很大,但整体的造型更加圆润,风阻系数降为0.32,车架结构经过重新设计,悬挂系统也进行了较大升级,在美国国家高速事故中心的56km/h时速正面碰撞中,这款车获得了三星(最高五星),在同类型车中表现出众,在64km/h时速前侧面碰撞中,这款车也获得了“合格”(Marginal)的评价。

第三代捷达并没有引入中国,因为它上市的时候恰逢第二代捷达在中国的热卖,因此在国内也看不到这款第三代的捷达轿车。

『第四代捷达就是我们熟知的宝来2001年底在中国组装生产』1998年,德国大众推出了采用PQ34平台、名为Bora的全新紧凑型车,在美国依然叫做Jetta,一汽大众于2001年底引进了该车型,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宝来,也是大众的第四代捷达车型,它一改老款棱角分明的外观,整体的线条圆润饱满,活力十足,就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小伙儿,尽管为十年前的设计,但时尚前卫的它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不显过时。

『对于改款的宝来很多人认为是被“丑化”了』『宝来R 突出了该车的运动特性』宝来的刚上市时,一汽大众就打出了“驾驶者之车”的口号,评价大众过硬的底盘调教功底,宝来确实在性能上有着不俗的实力,尤其是搭载1.8T发动机的车型,更是令很多在乎动力的消费者为之向往,后来推出的原厂改装版的“宝来R”进一步发挥了它的运动特质,但过高的售价有些令人望而却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