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土地变更调查的流程与内容

第2章土地变更调查的流程与内容


国内外常用土地调查遥感数据源
航天遥感(星载遥感)
常见的高分辨率卫星
传感器 IKONOS 发射时间 1999 国家 美国 波段 红、绿、蓝、近 红外 空间分辨率 全色:1m 多光谱:4m 重返周期 1.5-2.9
成图比例尺 1:500 1:1000 航摄比例尺 1:2000 – 1:3000 1:4000 – 1:6000 影像地面分辨率(m) <0.04 0.08
1:2000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8000 – 1:12000
1:10000 – 1:20000 1:20000 – 1:40000 1:25000 – 1:60000 1:35000 – 1:80000
3亩(2000m² ) 10亩(6666.67m² )
400-107
320-80 267-67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地物类型 最小监测图斑面积(mm² )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耕地、园地及其他农用地 林地、草地
2-4
4-6 10-15
具有宽度的线状地物,如河流、道路等,一般成图规则是: 图上宽度大于2mm的线状地物提取图斑 水库、湖泊、坑塘一般全部成图。坑塘要求面积大于图上 1mm² 。 图件汇编及解译过程中,要注意小图斑的合并问题。
3.1 土地调查的数据形式与用途
3.1 土地调查的数据形式与用途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1、制定方案 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一般采用分层管理方式,地类图斑为主要数据, 栅格数据:
土地利用存储在一层,且栅格数据一般仅表示矢量面数
据(即图斑),栅格值表示土地利用类型。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1、制定方案 数据组织方式——属性数据的组织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通过唯一的标识符联系,土地类 型以代码和名称两种形式分别存储,其中代码按照建 立的分类体系结构进行编码,此外还需记录权属(按 省、市、县、乡、村的顺序记录,往往以代码形式记 录)、面积、周长、图斑编号等信息。进行土地变更 调查时,需要记录变更前土地利用类型(包含代码和 名称)、变更后土地利用类型(包含代码和名称)、 变更前后的行政单元、变更日期、变更记录号等。如 果土地调查或变更调查以地形图为单位开展,还需在 属性表中记录采用的地形图图幅号。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成图比例尺 空间分辨率最低要求 2、准备资料 常用影像 WorldView-1/2(0.5m) IKONOS(1m)、QuickBird(0.61m)、 1:5000 空间分辨率与土地调查比例尺 1m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1:250000 1:500000 2m 5m 10m 20m 50m 100m IKONOS(1m)、QuickBird(0.61m)、 WorldView-1/2(0.5m)、SPOT-6(1.5m) IKONOS(1m)、QuickBird(0.61m)、 WorldView-1/2(0.5m)、SPOT-5(2.5m)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属性编码方式
土地利用图斑的编码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即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对于不同的应用,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也不同。 三种分类体系:
(1) 土地利用分类(功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土地形式分类——土地资源/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3)两者的综合,常简称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土地分类时,要注意编码方式。
0.16
0.4-0.8 0.8-1.6 1.0-2.4 1.4-3.2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2、准备资料 空间分辨率与土地调查比例尺
航天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的关系 假设,资源卫星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D(单位为米),可制 作的合理成图比例尺分母为s,图件误差为e(单位为mm),则 e×s×10-3=C×D C—— 影像的几何校正系数,即经几何校正后最差的像元位置均 方根差,以像元为单位,达到多少个像元; e——人眼分辨率,一般在0.2-0.3mm之间,通常采用0.2mm
比例尺:1:50000
比例尺:1:10000
比例尺:1:5000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最小上图图斑 一般根据土地调查与监测要求确定
原始影像分辨率 小于或等于1米 最小监测图斑面积 0.6亩(400m² ) 像元数(个) >400
1-2.5米(含)
2.5-5米(含) 5-10米(含)
1亩(666.67m² )
一级类 要素代码 X 例: 3 二级类 要素代码 XX 31 三级类 要素代码 XXX 312 四级类 要素代码 XXXX 3125 …… …… ……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1、制定方案 外业调查 调查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设计外业调查表格。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2、准备资料 遥感影像——根据空间、时间、光谱、辐射分辨率选择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1、制定方案
数据形式
栅格数据模型——以像元为单位存储
栅格数据格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有Esri_grid、img、tif、jpg、 png、hdr、hdf等等。 img和tif格式是通用栅格数据格式 以栅格数据模型表达时,必然要涉及到分辨率的问题,分辨率一般 保证数据正常顺利运算为原则确定,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误 差和精确度的损失,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误差和精度说明。
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
第 2 章 土地变更调查的流程与内容
主讲人:史展
•土地变更调查的流程 •资料收集与准备 •土地调查与验证 •成果整理与输出
2.1 土地变更调查的流程
土地调查的内容与流程 土地利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各类用地的自然坏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及其发展演变; 各类用地的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构成特点; 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经验教训,指出开 发利用的方向、途径和潜力;
航天遥感(星载遥感)
航天遥感数据
航空遥感数据:
优点:机动性强、自主性强、 分辨率高 缺点:成本高、效率相对低
航天遥感数据:
优点:效率高、成本低、覆盖 范围广 缺点:分辨率差异大、机动性 较弱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2、准备资料 空间分辨率与土地调查比例尺 航空遥感影像:航摄规范中“航摄比例尺的选择”的规定 (航摄比例尺=f / H): 航摄比例尺与影像地面分辨率关系
时间分辨率较高的遥感信息,更容易的挑选出满足要求 的理想时相,不会因为诸如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而得不到所要 求的时相信息。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2、准备资料 时间分辨率与土地监测频率 时相选择 时相选择时要注意选取能够反映某种土地类型特征的时 相,尤其是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地物类型,例如监测冰川 应选择夏季,河流应选择3、4月等。 其次,土地变更监测时应选择相同时相的遥感数据,避 免提取“伪变化”信息。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1、制定方案
• 明确任务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方案 • 熟悉区域背景(如范围、地形、地貌等特征),建立合 理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并对分类体系进行合理编码 • 根据分类体系,设计合理的数据形式、数据结构和组织
方式
• 设计外业调查路线与实施方案,如参与人数、人员安排 、外业调查时间、调查内容、调查所需材料与工具、调查 路线与交通方式等。
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利用图编制;
调查区域土地总面积及各类用地面积量算等。
2.1 土地变更调查的流程
土 地 变 更 调 查 的 流 程
资料收集 与准备
制定方案 准备资料 技术培训 底图绘制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调查与验证
土地利用地类变更调查 权属变化调查外业数据汇总与整理
成果整理与输出
图斑清绘与转绘 建立更新数据库 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
土地利用数据库部分要素代码与名称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属性内容
土地调查中,图斑的属性字段包括: 要素代码、要素名称 图斑几何属性——周长、面积、图斑编号 图斑性质——土地利用类型代码、名称 图斑权属——权属性质和单位、坐落单位代码和名称 图幅号 其他信息:如批准文号、变更记录号、日期等。 对于变化图斑图层,属性表中需记录变化信息
SPOT-4(10m)、SPOT-5(10m、5m、2.5m)、
SPOT-6(6m) Landsat-7/8(15m)、SPOT-4/5(10m) Landsat系列(15m、30m) Landsat系列(15m、30m)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2、准备资料 时间分辨率与土地监测频率 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频率。 土地监测过程中,选择遥感影像时间分辨率应注意两 个方面: 时间分辨率是否能满足监测要求 重访周期必须要小于监测天数 如按月监测,时间分辨率必须高于30天。
Shapefile文件
MapGIS软件中矢量数据
文件夹中矢量数据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1、制定方案
数据形式
矢量数据模型——点、线、面
点——记录定位点,如行政区位置、属性等。 线、面——记录地块图斑 注意:地物类型一般采用线形式记录,再转换为面的形式(原因: 线状地物方便修改)。 属性表——记录权属信息和其他信息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属性编码 主码:实体元素的类别 子码:实体元素的标识(标识码)、实体元素 的描述(描述码),有时还需参数码 属性编码设计一般需要包括三个内容: 码段:表明整个编码由几部分组成及先后顺序 码位:编码采用的位数 代码:码段表示信息的编码
土地利用数据库要素分类与编码方案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2、准备资料 光谱分辨率与监测对象 光谱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 波段数目,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以及波段的波长和宽 度所决定。 遥感数据既包括全色波段遥感影像(黑白影像)、 多光谱遥感影像和高光谱遥感影像。通常,遥感数据的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是对立的,空间分辨率高的遥 感数据往往波谱分辨率低,反之波谱分辨率高的遥感数 据的空间分辨率高。 在土地遥感调查中,根据土地调查比例尺的要求, 首先需要满足空间分辨率要求;在多种遥感数据均满足 空间分辨率要求基础上,再根据波谱分辨率进行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