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1927-1949)

第五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1927-1949)


(2)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颁布新币。该法令把由四大家族官僚 资本掌握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等银行发行 的纸币,定为法币。规定所有完粮、纳税以及一 切公私款项支付和市面货币流通,均采用法币。 第二,禁用白银。该法令宣布实行白银国有、 禁止白银在市场上流通。以前使用的银元,均须 向中央银行等兑换法币。 第三,制定汇价。该令规定:其中法币一元 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法币一元等于美元零 点二九五元。
(3)“四行二局”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金融垄断的中心支柱。它是中央银行、中国 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 局、邮政储金汇业 局六大金融机构的总称。
此外,四大家族还通过加股改组等办法,陆续 控制了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商办银行,其中,中国 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贷银行和四明银 行,称为“小四行”,相对于中、中、交、农四大 行而言;还有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四家号称 “北四行”有华北金融集团;上海商业储蓄、浙江 实业、浙江兴业这三家号称“南三行”的江浙金融 集团,再加上广东银行,等等,都先后被四大家族 的金融势力控制。
一、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侵略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对 我国东北地区进行14年的殖民占领。这一时期,日本对我 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侵略,主要表现在: 1、控制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 2、控制中国东北地区的工矿业。(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 3、控制中国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4、独占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市场。 5、控制中国东北地区的财政金融。
四、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崩溃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发动全国内 战,造成国统区经济陷于全面危机,随着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逐渐走向崩溃。其主要表现: 1、工业的破产或半破产 2、农村经济的衰败 3、财政金融混乱
1、工业的破产或半破产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工业处于破产或半破产状态。 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这个期间,新开办的工厂数目逐年减少,工厂 规模不断缩小,老厂改组、歇业关闭的数目大大增加。按 照国民党政府的资料,1928年起历年注册工厂数和资本 额,总的说来都在逐年下降,而资本额下降的程度尤为严 重。同时,老厂改组和歇业关闭的数目增加,如上海 1934年新设厂28家,改组291家,歇业关闭70家;1936 年新设厂42家、改组429家,歇业关闭123家。这表明民 族工业很不稳定,在迅速衰落之中。 第二,这个期间,一些勉强维持生产的民族工业,经 常停工停产,开工率不断下降。以纺纱业为例,包括外商 纱厂在内的纱锭平均开工率,1933年为88.1%,1936年 80.75%,除去外商纱厂的情况,华商纱厂的开工率还要 低。其它行业的情况也大都如此。
二、日本对我国关内地区的经济掠夺
在1937-1945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在占据我国东北地区的同时,还对我国关 内地区(即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进行了残暴地经济掠夺,企图达到 “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其经济掠夺主要表现在: 1、摧残与掠夺我国沦陷区的农业; 2、控制和掠夺我国沦陷区的工矿业; 3、控制和掠夺我国沦陷区的交通运输业; 4、垄断和掠夺我国沦陷区的对外贸易; 5、搜刮我国沦陷区的财政金融; 随着8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独占中国关内地区的侵略 政策遭到了彻底失败!
4、掠夺农村经济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在形成过程中,对农村经 济也进行了残酷地掠夺,主要手段如下: (1)利用政权对农民加重赋税和差役负担。 四大家族上台后,各种赋税比以前大加重。田赋 比军阀统治时期增加,而且实行预征制,一般都 预征几年的田赋。除田赋外,农民还负担其他苛 捐杂税和兵差、修公路等徭役。
(2)对农民进行高利贷盘剥。中国农民银行是四大 家族经营农村信贷的专业银行。它给农村的贷款主 要是信用合作贷款,即先把贷款借给农村信用合作 社,再由该社转借给农民。而这些信用合作社大都 操纵在地主、富农和高利贷者手中。这些农村信贷 在经济上是高利贷剥削,在政治上则是四大家族在 农村统治的社会基础。通过农村的信用合作社,四 大家族官僚资本组成了一个高利贷网。 (3)垄断农产品出口。从30年代起,国民党政府 逐渐对许多农产品,如棉花、蚕丝、蔗糖、茶叶、 烟草、粮食等实行统制,垄断了对这些农产品的外 销。
3、官僚资本的作用
当政者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和权力, 强行将社会公共资源转化为私人占有的官 僚资本,对当时国民经济起着极大的破坏 作用,严重阻碍官僚资本的产生
1927~1936年,是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也是蒋介石、 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四大家族的形成时期。这 一时期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产生的手段有: 1、搜括和掠夺国民经济
(1)实行通货膨胀政策。 (2)统制金融业。 (3)实行外汇管制政策。 (4)统制国内商业。 (5)统制对外贸易。
3、统制工矿业
抗战开始后,四大家族利用手中的政治军事 权力和金融垄断势力,趁机对民族工矿业进行大 规模的吞并和掠夺,迅速发展官僚资本工业,完 成对工矿业的垄断。它通过两个机构来掠夺和吞 并民族资本工矿业: 一是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藉重在矿业方面; 二是经济部工矿调整处,藉重在工业方面。
中国近代经济史
第五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 (1927-1949)
主讲:邓绍辉
目录
第一节 20世纪20-40年代日美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 第二节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发展及 崩溃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走向胜利
第一节 20世纪20-40年代日美两国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控制掠夺农业
抗战时期,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加紧对农业进 行控制与掠夺。 一方面通过商业机构直接控制农村的经济作 物,对棉花、蚕丝、茶叶、桐油、猪鬃等进行统 购统销。另一方面通过田赋征实、征购、征借, 对粮食进行掠夺控制。 总之,在四大家族的横征暴敛之下,广大农 民陷于贫困破产的深渊,不得不出卖仅有的土地, 或承受高利贷剥削。
抗战时期,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得到进一步 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1、财政搜刮 (1)实行田赋征实、征购、征借。田赋名 义上归有田的人负担,实际上地主以田赋增 加为理由,增加地租,转嫁在农民身上。 (2)增加税收。 (3)发行公债。公债发现越多,钞票也印 得越多,通货膨胀越厉害。
2、实行战时经济统制政策
(3)实施结果 第一,这一政策使四大家族完全垄断 了全国金融业。 第二,这一政策使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公 开合法地搜括民间大量存银。 第三,这一政策为滥发没有实物作基础 的钞票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四,这一政策把当时中国币值汇率固 定在英镑、美元上,使其带有浓厚殖民地 性质的外汇制度。
三、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发展
5、实行币制改革
什么是法币?法币是“法定货币”的简称,是指由 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强制通用的货币。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实施了废除银两,改用纸币 的一次币制改革活动。这次法币改革政策实施背景: 一是清朝实行银两与铜钱同时并用政策,并长期采用 银本位制。 二是民国初期中国市场上银元与纸币混用。此外,还 有大量外币流通于中国市场。 三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币制仍不统一。中央和地方 银行均有货币发行权。
什么是“满业”?
该组织是近代日本控制我国东北重工业的经 济侵华机构。1937年12月20日,伪满洲国政府 颁布《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管理法》,成立 了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一般简称“满业”, 专门经营钢铁、煤炭、贵重金属、其他重工业和 军工生产。 这一机构名义上归伪满洲国政府监管,实则 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指挥。该机构基本上垄断了 我国东北地区重工业和军工生产,为日本帝国主 义掠夺我国东北地区重工业资源及全面发动、扩 大侵华战争提供了大批军需物资。
什么是“满铁”?
该组织是近代日本控制我国东北地区交通运 输的经济侵华机构。1906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地 区设置“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一般简称“满 铁”。 该机构表面上是一个修建经营铁路的公司, 但实际上拥有极大的权势。它除负责投资经营中 国东北南满铁道(即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 铁路)的投资、经营、管理之外,还公然涉足于 我国东北地区政治、军事、情报等领域。据历史 资料显示,在近40年的时间里,“满铁”始终活 跃于日本经济侵略中国的最前沿,它是日本经济 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大本营。
第二节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发展及走向崩溃
一、什么是官僚资本 1、概念 官僚资本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的一个 专用名词,是指当政者凭借国家政权力量, 强行占有公共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私人资 本,从而在经济领域中形成一个被个人或 集团强占、控制的官僚资本。
2、官僚资本的产生和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九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采取官办、 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 工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早期形式; 第二阶段: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 官僚资本继续发展; 第三阶段:1927-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官僚 资本发展到高峰,形成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三、美国独霸中国及其失败
20世纪20~40年代,美国在华势力迅速扩大。如支持(直 系)北洋军阀打内战、干涉和镇压中国革命、支持蒋介石打 红军、抗战时期曾一度帮助中国抗日。 抗战胜利后,美国妄图独占中国,在政治上支持蒋介石 政府大打内战,经济上控制和掠夺中国财富。其主要表现在: 1、美蒋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1946年中美航空、航海协 定等; 2、美帝独占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对外贸易; 3、美帝独占中国的投资场所 ; 4、美帝对中国农业的掠夺; 5、美帝对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控制; 1946-1949年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美帝 国主义企图独占中国的侵略政策遭到失败。
到1936年,“四行”的实收资本占 全国银行的实收资本42%,资产总额占5 9%,如果把他们直接支配的其他银行计算 在内,那么,四大家族的金融势力在全国银 行业中所占比重将更大。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了以“四行二局” 为中心的垄断全国金融业的统治网。
3、垄断工商业
四大家族利用政治权力和金融势力,对工矿业和商业进行 垄断。 在工业方面采取没收、侵夺以及与外国合作等手段,建立 “官办”和“商办”两种类型的企业。“官办”的厂矿主要是 资源委员会所属的十几个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吞并或没收 的。“商办”企业是四大家族自建的一批垄断性工业企业。如 宋子文家族控制的扬子电气公司、淮南路矿公司等。他们还依 仗政治经济势力,吞并或控制了一些民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他们的垄断活动主要是替外国包销进口商品 和掠夺物资出口。例如宋氏家族建立的“中国棉业公司”、 “华南米业公司”、“国贷联营公司”等,都是以“商办”形 式的大商业垄断机构。资源委员会垄断锑、钨的运销和出口, 这是“官办”的商业垄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