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毒理学ppt

毒理学ppt

推的不确定性
描述毒理学试验的基本原则
1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 于人。基本假设 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 种;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与体重 (或体表面积)相关。
2 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现对 人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方法。
3 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 人可能的暴露途径基本一致。
按照染毒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 性毒性实验 1、急性毒性实验:指一次染毒或者 24h内重 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急性毒性实验:或称为亚慢性毒性实验, 一般认为1-3个月为宜,但具体实验期限随实 验要求而异 3、慢性毒性实验:一般指6个月以上到终生 染毒的毒性实验 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
毒理学发展简史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些动植物的有毒作用就已有认 识。
1550 BC已有文献记载。 在16世纪,瑞士著名医生Paraபைடு நூலகம்elsus提出有毒物的剂量反
应。 “Everything is a poison…it is only the dose that makes it not a
环境生态毒理学
核心为非人 类生物,扩 展到人类
环境毒理学
核心为环境 污染物对人 的影响,扩 展到动植物
生态毒理学
4、环境化学污染物(环境化学物):是由于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人为地进入环境 的化学物质。 5、内源化学物:机体内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 物和中间产物。 6、环境生态毒理学:应用毒理学的观点和方 法,从环境生态学角度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 态系统及其组成种群的影响规律的一门科学。 7、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 8、种群:同种个体的组合
一般的实验动物有: 狗
小鼠
大鼠
家兔
豚鼠
仓鼠
实验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资料外推到 人群接触的安全性时的不确定性
1 实验动物和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 性不同,有时甚至存在着质的差别
2 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的不确定性 3 小数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的不确
定性 4 成年健康动物向年老体弱及患病个体外
神经功能、行为表现、免疫机能的影响 5、环境污染物化学结构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6、由细胞水平研究提高到分子水平
3 生物类:细菌、病毒等。
(二)环境污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 1、接触剂量小 2、长时间内反复接触甚至终生接触 3、多种污染物同时作用于机体 4、接触人群的易感性差异较大
二、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 容
研究对象:各种生物体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 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 及生物性污染物,其中以环境化学物为主要 研究对象。
(一)整体动物实验
试验在整体动物中进行,试动物多为哺乳动 物,eg大鼠、小鼠、家鼠、豚鼠、仓鼠、狗、 猴等,在特殊情况下亦采用鱼类、鸟类、昆 虫等。
体内实验法多在整体动物进行,也称整体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
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1、毒理学: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特别是化学 因素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环境毒理学:P1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 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 科学。 3、外源化学物(外来化学物):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 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 物质。但它们可通过一定的途径与人体接触并从环境中 进入人体,从而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环境毒理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 环境化学
生理学 病理学 生物化学 免疫学 遗传学 其它
职业毒理学 职业医学
环境污染物 (一)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1.化学类:
环境类激素(内分秘干扰物)可分3类:外 源性雌激素、外源性雄激素、拟甲状腺激素。
2.物理类:医源电离辐射x、υ射线,CT等 等;环境电离辐射;环境中紫外线的强化;激 光与电磁辐射场等。
poison” 18世纪西班牙化学家和生理学家Bonaventura Orfila:现代
毒理学的奠基人。 ---组织和体液中的毒物的化学分析鉴别 ---试验动物的系统应用 毒理学在19世纪得到快速发展。
毒理学的分类
按工作任务范围分:
工作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 临床毒理学。
(三)人群调查验验
人群调查,根据动物试验结果→对接触该环 境污染物的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环境污染与 人群健康损害的关系,结果:获得污染物对 人体毒性作用的直接观察资料。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方向
1、多种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联合作用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及
其引起的生物学变化 3、进一步研究致畸作用的机理 4、早期观察的敏感指标:环境污染物对动物
主要任务:P2 主要内容:P2
环境毒理学的作用和意义:
环境有毒物的毒理学评价:毒性鉴定、危险度 评估。
在环境监测和人群健康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在制定环境卫生基准中的应用 污染物处理
保护地球生物圈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 和持续发展
三、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随研究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异 研究方法:实验对象:微、植、动物:非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
繁殖实验、蓄积实验、代谢实验及“三致实 验”
(二)体外试验
一般采用哺乳动物体外试验,哺乳动物体外试验研究可
分为四种不同水平 1、器官水平:化学物→特定器官,对其产生毒性作用 2、细胞水平:细胞来源:器官取出、进行细胞培养,研
究污染物对其毒性作用 3、亚细胞水平:细胞破碎→离心→收集细胞器eg线粒体、 内质网等,研究污染物对其毒性作用 4、分子水平:生物大分子eg pr、酶、核酸等 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按外源性化合物的类型 分:
食品毒理学; 金属毒理学; 药物毒理学; 放射毒理学。
按研究手段分:
分子毒理学; 细胞毒理学; 组织毒理学; 遗传毒理学;
免疫毒理学。
毒理学、环境毒理学与其它基础科学的联系 毒理学是典型的综合科学:
临床毒理学
营养毒理学
医药学 诊断化学 病理学
毒理学
营养学 食品学 分析化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