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新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
1.规划立意与构思
(1)从整个城市的角度出发,完善用地内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已有的生态格局形成“三纵两横”的生态网络。
(2)以行政中心为原点,两条城市轴:城市中心文化轴与城市中心商业轴形成新城市中心区的骨架,这样的布局打破了行政中心与商业中心布局互相孤立的传统
方式,从而将城市商业轴的人气引入到行政中心,使行政中心充满生机,形成
资源良性互动,充分发掘了用地价值,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居住区
以嵌入的方式位于城市公共区域周边,方便城市居民到达公共区域。
将环境景
观设计与城市空间设计融为一体,突出闽南山水城市特色。
(3)新中心区以行政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形成以行政中心区为原点,向外扩散的开发建设轴。
通过滚动式的开发建设使建设沿着十字轴线方向向外推进,使建成
区总是处在一种相对完善的空间格局中。
2.规划布局
2.1 总体布局
新的城市中心区以行政中心区为核心,形成一个十字花瓣的空间轴线,新城区的主要公共功能——城市文化和城市商业位于这个十字轴线上,构筑清晰简洁的城市空间格局。
在原有水系的基础上局部疏通水体,完善水网结构,形成环状的自然水系与十字型的人工水系相结合的水网结构。
公共区域采用“建筑群+外环绿带”的组织方式,体现公共区域的外向与开放;住宅区
采用“建筑群+中央庭院”的模式,创造居住区内敛与宁静的空间环境。
2.2 空间构成与功能布局
(1)开放的空间体系
(2)行政中心区
(3)城市中心文化轴
文教卫生区
会展区
滨江生态公园
(4)城市中心商业轴
(5)居住区
3.道路交通组织
规划范围内形成以水仙大街\新蒲东路\五号路\东二号路为主要骨架的道路系统,结合周边的迎宾路、东环城路,构成区域内的交通要道。
规划设计方案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城市公共区域中的十字步行系统。
4.3 城市尺度与高度控制
以多层和低层建筑为主的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生态环境的建设,核心区的公共建筑一般不超过10层,住宅不超过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