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评价资产评估11 2011310106 吕雪莹一、引言2008年,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国际的金融危机。
自从2007年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开始,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动荡从而导致了美国30家金融企业倒闭,4000多家金融企业陷入危机。
这引起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且这一危机也以极快的速度影响到了实体经济。
世界经济体之间高度的关联性使得这次金融危机并没有仅仅止步于美国这一个国家,而是以极快的速度波及了欧盟、日本、英国等国家和经济体,最终演变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而我国作为当时的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我国对外贸的依存度已经达到了70%以上这样高的水平,所以虽然没有在危机刚发生时就对我国产生影响,但是这样一场经济危机在我国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宏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急转直下,其中进出口总额在9月份到10月份的一个月间就由原来的136.432亿美元下降到128.372亿美元,到2009年更是由179921.47亿元人民币下降到150684.06亿元人民币,同时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持续回落,这就导致投资量的减少,同时造成失业人数迅速增加,股市财富也紧跟着大幅缩水,CPI 和PPI 双双进入负值,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物价水平骤升骤降;进出口形势复杂,贸易顺差出现波动,贸易增长进入不稳定期;工业生产增速缓慢,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工业增加值大幅度降低;但投资增长保持稳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国际收支状态稳定,货币供应量增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市场调节机制得到强化;财政收入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低速增长。
这些指标都表明全球的经济危机在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的经济造成损害。
这个时候由于面对如此负责的国美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向极强的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但是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国际上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失灵,市场已经不能自己将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消化直至让其消失,所以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也就是经济的最终买单者必须要承担起对经济危机的兜底责任。
我国政府面对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于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果断启动作为反周期逆风操作手段的积极财政政策,这对于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2008年到2013年已经过去了5年,200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上也显现了一定的效果,在5年以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个政策进行一个评价,来提高我国政府以及民众对财政政策的关注程度。
二、描述性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在于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拉动总需求。
在经济增长乏力、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增发国债,国家拨出资金,以财政投资拉动总需求,具有其他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1)变动政府购买支出;(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3)变动税收;(4)发行公债。
显然,变动税收的政策不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效果,所以在为期较短的积极财政政策中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因此,主要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增支,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明显效果的积极财政政策。
这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从表1 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12年,财政支出一直比财政收入的数额大,在2006年到2008年的时间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比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但是在2008年开始财政支出的增长速达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在2008年从32.4%骤降到19.5%,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到达了25.7%,这几年内最高的水平,尤其后来的2009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力,导致财政收入的增长率达到了几年内最低的水平11.7%,虽然后来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有一定的下降,但是在以后的几年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加快了,这也就是证明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了效果。
表1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我们再来看,在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以后的在GDP、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以及外贸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1、拉动作用明显,经济增长率逐渐回升受金融危机影响所导致的经济增长率放缓势头曾于2009 年初达到了顶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
在最差的时期的真实GDP 增长率仅为6.1%。
但是,由于国家的拨款以及一提高政府支出为主要目的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09年第2季度开始显现,并连续实现了4个季度的上升。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长了10.4%,这一水平比2009年高出了1.2个百分点,2011年增长9.2%。
表2 2008年到2012年GDP增长率2、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之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付诸实施,使得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5%,2009年则达到了30.1%,为1993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2010 年、2011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到了24%左右,但这一水平仍然还是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表3 2008年到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3、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逐渐扩张态势。
由于本轮的积极财政政策比以往更加着重于民生的建设,在对待城乡之间的差距上也有一定的政策在积极实施,收入的分配政策也在逐渐的进行改革,在这次的积极财政政策中,惠农政策、对农民的经济支持也比以往要多一些,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在一度受到经济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仍基本保持了对经济增长很重要的地位。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的情况看,2009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速度,虽然在2009年增长率有些许的下滑,但是并不低挡整体的增长率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2010年增速达到了23.3%。
表4 2008年到2012年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4、对外贸易形势逐步恢复,出口与利用外资逐步增长。
2008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仍然维持了比较高速的增长趋势;而2009年度,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负增长,其中出口比上年下降了16%之多。
原因主要是世界经济形势比较低迷,但是经过两年多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同时也在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2010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逐步恢复到了危机之前的水平,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1.3%,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刷新年度历史纪录,其中出口增长20.3%。
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2009年度同样经历了2.6%的下降,不过2010年也实现了复苏,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7.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三、计量分析(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表6是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其中由于2008年的地震导致每年的财政支出中都有一部分是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的资金,我们也能看到在2008年以后灾后重建的资金在逐渐的减少,我们也能看出来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政府投入在科教文卫的资金也在逐步的增长,从2007年的11436亿增加到2012年的28179亿,增加量比一倍还要多,这也是我们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这方面的比重增加,为了培养未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统一,这也说明财政增大了消费性支出。
从政府支出角度看,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方面的内容,政府购买直接形成有效需求和购买力,因而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有效需求的增减和国民收入的大小有决定性影响。
因此,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
政府转移支付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但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收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政府购买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来进一步了解财政政策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
利用Eiews中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政府购买为变量X,GDP为变量Y,建立一元线性回归函数:设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为:Yi=C+βXi,对样本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回归函数是:Yi=91652.83+3.45Xi(5.651304)(17.06948)R2=0.989809t0.025(3)=3.18,t0=5.65>3.18,t1=17.069>3.18,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回归模型中包含常数项,X 对Y有显著影响。
并且R2=0.989,这也证明拟合的程度非常高。
我们能够看出,每一元人民币的政府购买可以拉动3.45元的GDP,有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政府支出每l美元可创造5美元的需求,英国可达到8美元。
相比较之下,我国的政府购买对GDP的影响就小了很多,这也证明我国的投资效率比较低。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2008年以后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我国的政府购买大幅增加,从2008的增长速度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点就能够看出来,由于政府购买的大幅增加,使得我国的GDP也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并没有因为经济危机而滑落,这也是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比较成功的一个方面。
(二)积极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促进200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居民的生活水平给与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这使得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8年达到15780.8元,200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到14.47%,虽然在2009年有所下降达到了8.83%,但是这不影响2010年的增长率到达11.26%,可见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没有蔓延开,但是后来的2009年有所表现,不过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在2010年开始回升,这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对居民生活的关注是主要的原因。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的上升,从2007年的7310元,一直上升到2012年的12570元,但是在2008年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后来的几年增长速度有所增加,这就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对居民的消费和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
我们估计出我国居民的长期消费倾向。
凯恩斯消费函数:C=C0+b*Yd,C是消费,C0是常数,称作“自生消费”,Yd是可支配收入,b是边际消费倾向,其值在0与1之间。
边际消费倾向即人们每多获得一元收入,会用于消费的比例或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