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会计的对象

【第二章】会计的对象


如何建立发展战略
如何获取资金
如何进行投资
如何进行经营
本章内容
2.1会计对象 2.1.1会计对象的含义 2.1.2会计对象概念的理解
2.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2.1会计要素 2.2.2会计等式
2.3会计科目 2.3.1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相互关系 2.3.2会计科目的意义和设置原则
第1节 会计对象
(2)利润的确认条件 主要依赖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利润的计算:(日常经营) 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的计算:(利润总额) 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3)利润的分类 按利润的计算归属层次划分: ① 营业利润 ② 利润总额 ③ 净利润
2.2.2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方程式) 1、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等式是会计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式。 思考:几个会计要素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资产与负债之间是什么关系?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是什么关系? 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是什么关系? 收入与费用什么关系? 收入、费用与利润什么关系?
经费 收入
货币资金
经费 支出
行政事业费用
3)对工业企业资金运动的深入理解 (1)资金运动基本状况
◆三个阶段; ◆三个过程; ◆若干 种资金形态的变化
(2)工业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资金形态变化) ➢ 时间上的循环与周转性 ➢ 空间序列上的同时并存性(资金链) ➢ 价值上的补偿性和增值性
第2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4)费用的分类 1)经营支出(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 2)期间费用 3)资产减值损失
直接费用 生产(成本)费用
间接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6、利润
利润的定义 利润的特征 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分类
(1)利润的定义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两部分: 1、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收入减去费用 后的净额。 2、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的产权关系,即企业归谁 所有。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1)不需要偿还 2)不需要支付使用费 3)能参与利润分配和相 4)关经济决策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资产、负债两个会
计要素的确认,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 产的要求权。 (4)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请回答下列各项是否属于公司资产?
• 公司存在银行里的资金? • 顾客所欠款项? • 不能收回的欠款? • 公司购进的机器设备? • 公司向汽车租赁公司租进一辆奔驰,租期十天? • 租赁一座仓库,租期20年? • 仓库中由于毁损或废弃而不能用于销售的商品?
我们一起来看看舒玛的美术培训部的资产 吧,你认为舒玛培训部开办时的资产有哪 些?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
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1)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3)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注意:与利得的区别
定义:利得指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 利益的总流入。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特征: 1)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实义务 2)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必须以债权人能够接受的经济资源加以清偿
(3)负债的确认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法律形式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 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
经济实质
(2)资产的特征:
①资产是一项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②资产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③资产由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已发生)
(3)资产的确认条件: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章】会计的对象
本章的学习将会使你:
从三个层次逐级认识会计的对象 第一层次———会计对象的含义与内容(从整体 上认识会计对象) 第二层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对象 的具体内容,六大会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层次———会计科目(每一会计要素的具体 项目内容)
会计对象的层次内容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的概念层次 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 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 资金。
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需要偿还
不需要偿还
2.需要支付使用费(利息) 不需要支付使用费
3.有优先清偿权
受偿权在债权人之后
4.不能参与利润分配
能参与利润分配和相
和经济决策
关经济决策
4、收入
收入的定义 收入的特征 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分类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各种 负 债务 债
收到 所有者 投资 权 益
资产
拥有
资源
资资金金 运动
利 经营
润 成果
收入 收回
资产
费用
资产 消耗
•该六项内容也称会计要素或财务报告要素——应用于会计 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
1、资产
资产的定义 资产的特征 资产的确认条件 资产的分类
判断:
下列项目是否是舒玛培训部的资产? ①向朋友借来的4000元钱; ②租用的房屋 ③购买的讲课用书籍和静物 ④招收的学员
(4)资产的分类(见教材)
资产 分类
流动资产(概念、内容)
投资 (三项P28)
固定资产
非流动资产
(概念、内容)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2、负债
负债的定义 负债的特征 负债的确认条件 负债的分类
利润的实质是企业实现的收入减去相关费 用以后的差额——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收 入小于费用时为亏损。
③动态会计等式的变化
在假定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利润会随着收入的 增减而增减。
1 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收入
- 费用
=利 润
2 利润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在假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利润会随着费用的 增加而减少,或反之。
1)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
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
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它是企
所 有 者
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 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所有者投入

资本公积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
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
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
2.2.1 会计要素(也称会计对象要素) 1、会计要素的概念 对会计对象基本内容——资金运动所做的基本分
类,是资金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具体化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2、会计要素的内容(六大要素) 反映两大方面: 其一,资金的存在形态和取得来源(财务状况); 其二,资金的使用及其结果(经营成果)。
会计要素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静态)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动态)
2、会计等式的表达 (1)会计基本等式
①会计基本等式的表达
反映资金运动的相对 静止状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也称第一会计等式,或存量会计等式。
资产
注意:“权益” 的双重含义
=负 债
+ 所有者 权益
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
权益
②对基本会计等式的理解
基本会计等式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 资金的存在形态与资金的来源渠道。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2)费用的特征
1)是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 2)是与本期收入相匹配的; 3)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4)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费用的确认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合计 4800元
合计 4800元
资产 (4800)= 负债(4000)+所有者权益(800)
③基本会计等式的变化
资产会随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而增减。 1 资产会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增加
如,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元。思考一下, 基本会计等式有什么变化?
2 资产会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减少
如:企业接收捐赠属于利得,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账户
(3)收入的确认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 或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4)收入的分类 1用
费用的定义 费用的特征 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分类
2.1.1 会计对象的含义
➢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 会计工作的客体。
会计核算、监督什么呢? 凡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
用货币计 量的经济
活动?
都是会计核算、监督的内容,称
为资金运动。
会计
核算
资资金金 运动
监督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 资金运动;在企业是指企业经营中的 资金及其运动过程。
2.1.2 对会计对象概念的理解
1)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财产物资的 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是经济组织进行生产经 营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前提。 想一想:舒玛创业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