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课--南亚和印度

备课--南亚和印度


三、农业生产
1、三大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大 土壤较为肥沃 水热充足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2、主要作物 经济作物:棉花、茶、黄麻
绿色革命
粮食产量
3、农业革命 蓝色革命
水产业
白色革命
乳畜业
印度三大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
四、工业生产
1、工业分布
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
分布
德干高原 东北部
棉纺工业 孟买
麻纺工业 加尔各答 电子工业 班加罗尔
缓 补5(给. 胡平类锦均型涛海(访拔 降问6水越0、0南-8高等0山0国m冰期);间雪巴(融B西水)高)原。—以世降界水面补
积 给AC最为.. 恒地大主河球的的出公高河现转原 流汛速,,期度地雨逐势季渐低河变缓口慢。处盐度DB..低长印。江度河半口岛处盛的行盐东度北为风一年
中的较小值
备考实战演练P70-7-10 比较下列五个亚洲国家,完成下面7~10题:
南亚年降水量分布图
思考探究: 4.为什么南亚西北部降水 稀少(或塔尔沙漠的成因 )? 成因:①自然原因:受副 高控制,干燥少雨;夏季 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 少;②人为原因:古代的 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 缺乏植物保护 。
南亚年降水量分布图
四、人口和宗教
1、人口数量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三个国家 人口超过一亿,以 白色 人种为主。
C.沙漠广布,缺乏植被
D.地处热带,蒸发量大
备考实战演练P70-11-13
读右侧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1~13题。
11.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 D)
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
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
发展
规1A2.律.锰乙总结海结核域:、(影C石响油)盐等场矿的产因资素源丰富
2006年11月15日至26日,胡锦涛访问了越南、老挝、印度、 巴基斯坦四国。读图回答3—6题。
3. 下列地形区中,与印度德干高原地质地貌特征相似的是
( D)
A.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巴西高原
方 总 方4述A法结法..关,越指经指于正南导验导越确和::南的老地 从 影等是挝响质 方四(都河地 面国B是口貌来地)内特描处理陆征述盐特国征。度的青的叙藏因素高原—世界最
种 类
分布
主要分布原因
水 东北部,半岛沿海 水稻需要较多的水,上述地区
稻 地区
是平原,降水充足
小 德干高原西北部,
麦 恒河上游地区
小麦和棉花的耐旱力较强,这
些地区地面起伏和缓、土壤肥
棉 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沃、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茶 东北部低山坡上 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
黄 麻
恒河三角洲
低平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热带草原 D. 热带荒漠
3. A地所在国有( B )
方A.法金指字导塔:地势B.的泰判姬断陵方法 总C.大结金经塔验:根据D.等吴高哥线窟(数值、凸向)、河流 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水系形状 (放射状—山地;向心状—盆地)等判断。
备考实战演练P70-3-5
【思考】
(1)评价印度发展经济的 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地势平坦,耕地广大;
•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土壤肥沃;
•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劳动力丰富;
•教育、科技水平高;
•矿产丰富;海运便利
不利条件:
气候
•人口压力大;民族宗教关系复杂;
与邻国关系紧张;水旱灾害频繁
(2008年四川卷)(36分)图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 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思考】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南亚季风的成因?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南亚季风对印度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1.有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不利:季风的强弱会造成旱涝灾害
思考: 1.冬季,南亚比同纬度地 区气温偏高,分析其原因。
南亚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冬季风影响较小,所以冬 季气温偏高。
位置 南亚,为孟加拉湾所围绕,在印度和缅甸之间。
气候 热带气候,温和的风,炎热湿润的夏季,暖和潮湿的冬季。
地形
孟加拉国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
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有一些丘陵。孟加拉国被人称为“水泽
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每年雨
季到来,随着上游邻国的水位上涨,再加上连降暴雨,孟加拉国往
南亚旱季景观图
南亚雨季景观图
【思考】
南亚大部分属于 热带、亚热带气 候,但实际上南 亚地区比同纬度 其它地区温度偏 高,热带气候占 了大部分面积, 为什么?
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
了北方冷空气,所以气
温要比其它地区偏高。
高山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思考】
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西南季风从孟加拉湾吹向青藏高原时, 受喜马拉雅山阻挡,湿润空气被迫发生 上升运动,形成大量的地形雨使它成为 世界雨“极”。
1、三大地形区 北部山地——主要为喜马拉雅山 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南部高原——德干高原、东西高止山脉
(西部略高)
二、自然条件
1、三大地形区
2、三大河流 狮泉河(上游)—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冈 底斯山主峰 ,注入阿拉伯海,流经热带沙漠 气候区(塔尔沙漠)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下游与布 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流入孟加拉湾
2、三大宗教 佛教为主:斯里兰卡
印度教为主: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印度
一、印度概况
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 度斯坦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二、历史文化 泰姬陵
二、历史文化 印度的牛
奉“牛”为神
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 多的国家,有三亿多头, 约占世界的1/5。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中、印、 孟,注入孟加拉湾
二、自然条件
1、三大地形区
2、三大河流
3、三种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雨季 (6月——9月)和旱季(10月——次年5月) 热带沙漠气候:南亚西北部,全年炎热干燥。 成因为:西北部降水稀少,人类破坏地表植被
高山气候:南亚北部(斯里兰卡岛南部和马 尔代夫群岛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1)简述该国 地形、地势特点。 (4分)
(2)推测该国降 水特点及成因。 (10分)
(3)分析该国水 资源的开发条件。 (12分)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10分)
参考答案
(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 季,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量丰富 (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C到.达9。~11月
D.12~次年2月
备考实战演练P71-14-15
读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五国某农作物 的栽培面积和产量表,回答14-15题:
国家
中国
栽培面积 (km2)
1340
产量(吨/年)591
印度 408
斯里兰 卡
222
印度尼西 亚
90
686
207
135
日本 世界合计 59 2673 90 2475
往会洪水泛滥。
自然资源 :
天然气,耕地,木材,煤矿
陆地使用情况 :
耕地:62.11%
孟加拉国多受热带风暴、飓风袭击
分析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⑴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⑵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且夏秋多飓风 活动; ⑶水文:水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雨季,孟加拉湾潮水 上涨,多风暴潮; ⑷植被: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弱。
区位因素 煤、铁、锰丰富, 矿区邻近
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 和对外贸易港口
地处黄麻产地和港口
“南亚硅谷”
四、工业生产
1、工业分布 三大工业区
2、工业特征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目前,形成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 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 蓬勃发展。 五、主要城市
首都、铁路交通中心:新德里 恒河口附近,麻纺中心,重要海港:加尔各答 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中心: 孟买 南部,新兴工业中心:班加罗尔
高 总B的结. 印高经度原验是;:亚黄 河洲土 口耕高 即地原 河面—流积千入最沟海大万口的壑国,家、河支口离处破的碎盐度 ( 主C水要. 巴土考基流虑斯失河坦严 流和重 径印) 流度; 量的云,居贵径民高流大原量多—大信奉喀(伊斯即斯特汛兰地期教貌或,丰 地 水D形期. 印崎)度岖,的(盐主地 度要低无经。三济而里作平径物)流有;量棉德大花干小、茶要高、考原咖—虑啡地河等势流低的
鼻环、鼻钉,已成为印度妇女 婚否的标志
二、历史文化 纱 丽 ︱ 印 度 妇 女 传 统 服 装
二、历史文化 印度人用餐
三、农业生产 1、三大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大(国土一半,耕地面积亚洲第一) 土壤较为肥沃(农耕历史悠久) 水热充足
2、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经济作物:棉花、茶、黄麻
三、农业生产
80 °
90 °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
纬度位置:热带和北温带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
南亚纬度的范围 :大部分10°N~30°N之间
2、三类国家 内陆国: 尼泊尔、不丹(均与我国相邻)
临海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源自二、自然条件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 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 响,降水较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