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的标准
顾明远教授认为世上有四种老师:深入浅出(轻负高效)型、深入深出(重负高效)型、浅入浅出(轻负低效)型、浅入深出(重负低效)型,深入浅出型的课是好课。
崔允灏教授认为好课的标准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工作座右铭
德国体育教学专家海克尔教授:评价体育课的两条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
叶澜教授:一堂好课的标准⑴有好处的课——扎实的课;⑵有效率的课——充实的课;
⑶有生成性的课——丰实的课;⑷常态下的课——平实的课;⑸有待完善的课——真实的课。
杨佐胡老师认为: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一、是学生的参与状态;二、是学生的交流状态;三、是学生的达成状态。
评价一堂好课就应是"取得了对单位时刻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思考的结果"。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聂海清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就粗不宜细。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好课的标准,即教师的教“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主动用心”。
课堂体现出“善于启发”、“主动用心”,就是好课。
伤感的文章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毓珣写道:
师本是一堂好课研究的错误基点,生本才是一堂好课研究的正确基点。
一堂好课务必注意从掌握、学习、应用与创造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思考。
基于新课改背景,一堂好课应从学生发展度这一总标准与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需要、兴趣、应用、氛围与满意等分标准方面加以决定。
师本抑或生本:一堂好课研究的两个基点。
师本,即以教师为本,是一种以评价教师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
生本: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阐释,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是一种以评价学生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
以生本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强调的学生发展,是指每位学生在一堂课中身心各方面发生的正向变化的过程。
在那里正向变化是指直接指向教育终极目的的变化。
具体分析,学生发展包括:一是独立发展,二是主动发展,三是差异发展,四是全面发展,五是创造发展,六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