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RS 复合解堵剂技术简介

HRS 复合解堵剂技术简介


采用“HRS+酸”复合解堵可解决一般油、水井的综合性堵塞
输油管线及设备的清洗
(2)陕北延长油矿及中原油田使用效果总结
陕北延长油矿2002年7月~12月,共对24口井进行了解堵试验
运行67天增产原油2569吨,按运行周期6个月计算,共增产原油6890吨
陕北延长油矿2005年施工作业110口井,每口井日增产原油1~4吨 1997年,中原油田解堵三口井,平均日注水量增加3.5~4倍,与一般酸 化解堵相比,注水井增效10万元/井次,油井增效8万元/井次
堵塞,并解除钻井时泥浆中聚丙烯酰胺对油层的污染,提高产油量 因冻胶类堵调剂在堵水或调剖后对中、低渗透层堵塞造成的死井复活 聚合物在注聚井近井底地带的堵塞(约2-4m)是三次采油的瓶颈, 且注聚井中聚合物对地层的堵塞半径远远大于油水井、堵水调剖井。 HRS复合解堵剂因具有浓度可调、反应速度可控等优点,可使解堵 半径大大提高,完全可以解决当前三次采油注聚井的阶段性堵塞问题, 确保聚合物驱三次采油的正常进行。
提高了低渗、特低渗油田的采收率
解决了我国聚合物驱三次采油的解堵难题
6、HRS复合解堵剂产品系列及规格
根据堵塞物和井深(或井温)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三个系列 纯粹由各种聚合物或细菌造成的堵塞井,直接采用HRS复 合解堵剂
堵塞物由无机盐、聚合物、微生物等造成的综合性堵塞井,
则需采用“HRS+酸”复合解堵工艺解决 在两大类产品中,又根据井底温度不同分为90℃、60℃、 45℃三个系列
塞,同时可防止Fe3+二次沉淀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生成
HRS复合解堵剂除了可以单独用于聚合物、细菌、硫化物解堵 外,还可与酸液一起使用,使油井增产、增注,降低采油成本, 提高油田收率
6、HRS复合解堵技术应用范围
因压裂液破胶不及时或不彻底而导致投产效果较差的压裂井的解堵
压裂井填砂裂缝闭合后随即用HRS复合解堵剂冲洗,将防止压裂液
综合性堵塞,而压裂井压裂液的堵塞、堵水调剖井交联注剂的堵 塞及注聚井堵塞大都属各种高分子聚合物堵塞 常规酸化解堵工艺中使用的各种酸液对地层矿物和各种无机堵塞 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溶蚀能力,能够解除绝大部分无机盐对地层造 成的渗透性损害
常规酸化解堵工艺对聚合物堵塞、生物堵塞解堵效果很差,甚至
根本不起作用。所以常规酸化对普通油、水井解堵是不彻底的,
备注
(4)榆树林油田解堵试验总结
榆树林油田储层泥沙含量高、孔喉半径小,生产和修井过程极易受到
外来流体、固相颗料的伤害,产生水锁和机械杂质堵塞,产量大幅下降
油井压裂施工后,如不及时返排或压裂液破胶不彻底,将产生以下危害 压裂液在储集层中滞留产生液堵 压裂液残渣(基液和成胶物质中的不溶物)对储集层的堵塞 压裂液本身老化,形成胶状物质对储层的堵塞
(3)1999年顺利油田“HRS+酸”复合解堵现场试验结 果
井 别
井号
纯16 -2 纯19 -斜6
施工段 (m) 2290.8~ 2363.9 2428.6~ 2472.0
厚度 (m) 17.5 12.3
施工 日期 99.6.6 99.7.3
施工前 注水压 日注水 力/MPa 量m3/d 28 28 0 0
解堵后单井日产量增加1.6~4.4t
HRS复合解堵经济效益是其它措施的3~5倍 施工工艺先进,无二次伤害
2001年榆树林油田HRS解堵效果总结
井号
酸化厚度 (m) 沙岩 有效
措施前
目前 有效期 (月)
产液 产油 含水 产液 产油 含水 (t/d) (t/d) (%) (t/d) (t/d) (%) 1.1 1.0 10.0 3.1 3.0 3.0
我国的科研院所也投入了很大力量对该技术进行研究,但终因施
工中有二氧化氯气体爆炸的危险,气体逸出对人体呼吸道系统易
造成伤害,它的强氧化性对油田设备和管道腐蚀极大等原因,一
直未能进入实际应用
太原和瑞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 水平的HRS复合解堵剂。当注入油、水井近井底地带时,它能按 设定的浓度产生足够的二氧化氯,不仅完全消除了原有的三种致 命缺陷,且在油田解堵上的性能更加优良,其二氧化氯的浓度具 有可调性,质量稳定,便于运输、储存,对设备管道的腐蚀速率 在45℃时小于5g/m2· h-1,60℃时小于8g/m2· h-1,90℃时小于
累计 增油 (t)
树2910.4 50 树34 16.6
8.2
10
600
12
1.2
1.1
8.3
1.8
1.7
5.2
9
231
平均 13.5 10.1
1.2
1.1
8.3
2.5
2.4
4.0
9.5
416
(5)国内试验总结
已在大庆、胜利、辽河、华北、中原、河南、克拉玛依、延长、吉林
等十大油田进行了试验
共计解堵达1500多井次 试验的成功率100%,有效率90% 试验表明,该项技术极大地降低了采油成本 解决了压裂液堵塞的世界性难题
(3)从现在到未来相当长的一个发展时期,充分发掘国内油田生产潜
力,提高石油的回采率和国内石油保障能力,都将是国家能源安全
的重要战略,也是石油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十五”石油工业发
展பைடு நூலகம்
规划提出,“今后的重点工作是深化老区勘探和提高原油采收率, 提高未动用储量动用率。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认真做好已开发 油田的综合调整和采收率提高工作,以改善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为 手段,努力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力争‘十五’期间在2000年动用
9、HRS复合解堵技术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途径
由于油藏条件、开采阶段、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各国的石油采收率 并不相同。我国的石油采收率普遍不高,损失率也较高 通过打井利用油藏的天然能量采油是一次采油,采收率只有5%左右。在
此基础上,通过向油层注水增加能量,以驱替地层中的原油并保持较高的
7、HRS复合解堵技术施工工艺
HRS复合解堵剂解堵施工工艺与常规酸化解堵工艺基本相同,且 不需再增加施工设备 一般油水井的堵塞往往是由无机盐、聚合物和微生物等组成的综
合性堵塞问题,需采用“HRS+酸”复合解堵工艺
对由于压裂液、堵调剂及聚合物驱等纯粹由各种高分子聚合物或 微生物堵塞的井,则单纯使用HRS复合解堵剂就能产生良好效果 HRS复合解堵剂使用量应根据油层厚度、渗透率、孔隙度以及解 堵半径等因素计算确定
(2)石油供需缺口加大。200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已经超过2亿吨,为
平衡供求,进口石油7000万吨,占国内石油总消费的三成以上。
20l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约3~4亿吨,在国内石油供给保持稳定或略 有增长的情况下,石油缺口约1.5~2亿吨。由于国际石油市场波动 非常大,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将明显加大我国能源供给的风险。因 此,通过多种方式,努力使国内石油供应保持稳定,以避免出现能 源极其短缺、大量依赖进口的严峻局面,并减少由此带来的风险, 已经成为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采油速度,这是二次采油,采收率达到30%以上,但地下仍有60%以上的 原油,要注入各种驱替剂将剩余的原油尽可能多的开采出来,这是三次采 油。通过三次采油,提高石油采收率,是我国油田增产的主要途径
10g/m2· h-1,大大低于我国部颁标准小于15g/m2· h-1的要求
4、较之国外同类技术的优势
采用井下可控释放二氧化氯技术,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的特点:
解堵剂由多种化学组分组成,注入井下经激活后方生成二氧化氯,
便于运输和储存过程的安全性问题 产生的二氧化氯浓度具有可控性,最大可达3000mg/L HRS复合解堵剂没有爆炸危险,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HRS复合解堵剂对管道、设备的腐蚀性较低:
8、HRS复合解堵技术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运输过程中,主剂与添加剂应严格分离 储藏在阴凉、干燥处,且主剂与各种酸和汽油、柴油等有机物严格分离 装运主剂溶液的罐车,配料前必须冲洗干净,不应有其它残留液
配液时,主剂应在均匀溶解情况下,加入罐车内。添加剂应在施工的压
裂车或水泥车入口处随主剂溶液一同按比例注入井下 HRS复合解堵剂施工时,主剂与添加剂要按比例均匀加入,即每立方主 剂溶液投加约l7升添加剂(通过专用投加装置计量) 在使用“HRS+酸”复合解堵剂时,HRS复合解堵剂和酸液应分段注入, 并加清水0.3~0.5立方米作为隔离液
(1)由于探明石油储量有限,新发现油田规模总体呈变小趋势,品质 亦变差,新增储量和剩余储量的可开采性变差,石油储量和产能接 替困难的矛盾尚未缓解,国内石油供给能力增长的空间不大。近十
年来,国内石油产量一直维持在1.5亿吨左右,未来大致也只在这
个水平。从可以预见的前景看,出现大规模的能源特别是能够替代 石油的新型能源的可能性不大,能源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仍将以油 气为主。
石油过度依赖进口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性
保持国内石油供给与进口石油的动态平衡,是我国石油发展 的重要战略目标 在目前条件下,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技术 创新,挖掘国内石油生产潜力,提高现有油田的采收率 本文介绍一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新技术:HRS复合解堵剂技术
2、我国能源和石油安全战略
探明
储量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5%~2.0%,增加可采储量2.25亿吨以
3、HRS复合解堵技术原理
采油工业是一门多学科、多门类复杂的系统工程。注水采油即二 次采油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但油、水井却常常被堵塞; 因此,保持注水井和油井的畅通,是采油工程的中心环节
一般油水井的堵塞往往是由各种无机盐、聚合物和微生物组成的
45℃时腐蚀速率小于5g/m2· h-1
60℃时腐蚀速率小于8g/m2· h-1 90℃时腐蚀速率小于10g/m2· h-1 均低于我国部颁标准15g/m2· h-1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