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蓝莓发展历史前景效益

我国蓝莓发展历史前景效益

我国蓝莓发展历史.前景.效益
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橘,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植物。

蓝莓果实为小浆果,呈蓝色,果肉细腻,甜酸适口,具有清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水果佳品,也可用于制作果汁、果酱或提取色素。

蓝莓果实营养丰富,除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多数水果,尤其富含鞣化酸、鞣化单宁、叶酸、花色素苷、类黄酮等抗氧化及抑菌物质。

蓝莓对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防止脑神经老化、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等具有特殊功效。

其营养价值远高于苹果、葡萄、橘子等,堪称“世界水果之王”。

近年来,蓝莓不仅作为新型水果,更作为保健和功能食品被人们迅速地认识和接受,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保健食品之一。

美国农业部预测,蓝莓将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果树树种。

由于蓝莓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急剧飚升,且一直保持很高的交易价格,但现有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

蓝莓食用说明
蓝莓具有十分独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是近几年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水果。

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蓝莓主要作为功能保健食品为人们广泛认识和接受,且价格昂贵,日本市场的零售价为4000-6000日元/公斤。

近年来国外对蓝莓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经十分确切的保健功能主要有:
1、具有明目、消除眼睛疲劳、增强视力的功能,可预防重度近视、白内障和视网膜脱落等眼部疾病。

我个人的感觉,对老花眼有一定的
减轻和预防作用。

2、对恶性肿瘤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且对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3、具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延缓神经细胞退化的功能,因此对青少年可增智,对中老年可防治老年痴呆症。

4、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推迟甚至扭转一些衰老症状,有延缓衰老的功能。

5、可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调节血糖浓度,有防治心血管病和Ⅱ型糖尿病。

蓝莓栽植历史
蓝莓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

1908年美国就开始了良种选育,到20世纪30年代,已进入商业性的大面积栽培,栽培种类已由最初的高丛蓝莓发展到兔眼蓝莓、矮丛蓝莓等几大类,并选育出100多个优良品种。

栽培区域由温带向南推进到亚热带,向北发展到北纬50°的严寒地带。

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波兰、俄罗斯、荷兰、巴西、智利、日本、南非以及朝鲜等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引育种工作及栽培生产。

目前,栽培面积已逾2万公顷,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

近年来,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发展蓝莓种植产业,先后有20多个国家开展了引种、育种及商业性栽培工作,掀起了世界性的蓝莓栽培热潮。

我国蓝莓产业发展较晚,而且与国外同期开展研究的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到目前为止,全国栽培推广面积不足50公顷,年产量极少。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吉林农业大学、南京植物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北华大学等单位先后开展了蓝莓引种及驯化工作,现已从美国、加拿大、波兰、芬兰、德国等国家引进包括高丛、矮丛、半高丛、兔眼蓝莓等4大类100余个品种,并筛选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南方、北方气候条件栽培的品种。

但我国的蓝莓引种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落后性,缺乏周密的计划,造成大量重复引种。

引进品种或者不能适应本地气候、无法进行商业化栽培,或者已面临淘汰、无法与世界蓝莓市场接轨。

另外,我国一直未能培育出适合本土栽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目前我国栽植蓝莓面积不超过5000亩,每年蓝莓苗的繁育量不超过500万株,按每亩500株的平均量算,每年的蓝莓苗只能满足1万亩。

黑龙江一行让我认识了我国东北土地资源的丰富,一个城市大概有5-10万公顷土地……)
蓝莓繁育方法
蓝莓苗木繁殖方法主要有3种,即硬枝扦插、绿枝扦插和组织培养方法。

组织培养育苗方法繁殖速度快,适宜于优良品种的工厂化大规模繁殖。

此外,组培苗可实现蓝莓苗木脱毒化生产,从根本上杜绝病毒病危害和病害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蓝莓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现在,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一些较大的苗木生产企业,已经应用组培繁殖技术进行苗木商业生产。

但由于劳动力缺乏及繁殖系数低等多方原因,组培苗成本较高,未能普遍推广,生产的种苗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在国外扦插繁殖方法仍然是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我国虽然也对蓝莓育苗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而且国内一些单位也在从事蓝莓种苗繁育及销售工作。

但整体上缺乏系统、规范研究,相关技术尚不成熟,也存在成本高、质量差、不能大规模周年生产的弊端,无法与蓝莓产业化生产相配套。

蓝莓经济价值
蓝莓果实在国际市场上售价很高。

鲜果大量收购价格为3美元/kg,零售价为10美元/kg。

蓝莓果的浓缩果汁价格为30000-40000美元/吨,是浓缩苹果汁的30-40倍。

蓝莓种植2-3年即可结果,4-5年即可达到丰产期,一般亩产1000kg以上,如按国际市场收购价3.0美元/kg,亩产值可达3000美元,即使按国内野生蓝莓收购价人民币8-10元/kg计算,亩产值仍可达8000-10000元。

由于我国劳动力和土地等方面的优势,生产的蓝莓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从原料收购价格看,国内价格仅是国外的25%(国内价格参考野生蓝莓果实)。

而目前国内市场尚属空白。

因此,蓝莓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效益分析报告
1.种苗生产收益
如表1所示,生产1株组培苗需成本0.35元,培育一年需要费用元,按每株组培苗每年生产20支插穗计,获得一支插穗需成本 0.025元((0.35+0.15 )/20),加上1株扦插苗生产成本及培育1年的成本,则1年生蓝莓种苗成本为0.43元。

以推广1000公顷面积计算,需种苗1300万株(0.5×1.5m),预计1年生苗售价5元(美国价格为3-5美元),销售收入为6500万,预算成本为每株0.43元,则纯利润为5941万元。

以上预算,组培苗的生产现阶段只能购买组培苗进行阔繁,现有技术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试验改良才能用于大规模生产。

所以组培苗一块的实际费用为0.90元。

另外此预算只是单单的基地成本预算,整个公司的运作费用包括销售,宣传,管理人员费用,伙食差旅,公司日常办公等等消耗没计算在内。

如算所有的成本,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和年底结算,每株成本在1.2-1.3元。

2.果园生产效益
以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计算,果实单价按6元/kg计算(野生笃斯为5-6元/kg),种植1000公顷每年产量为9000吨,产值达5400万元。

生产20年,预测成本每公顷46.5万元(其中,管理费和生产资料费为40万元,加上苗木投入费6.5万元),平均每年成本为2.325万元。

则每年1000公顷的成本为2325万元。

扣除成本,每年纯利润达3075万元,上缴税金1906.5万元。

3.社会效益
蓝莓果实在国际市场上售价很高。

鲜果大量收购价格为3美元/kg,零售价为10美元/kg。

蓝莓果的浓缩果汁价格为30000-40000美元/吨,是浓缩苹果汁的30-40倍。

蓝莓2-3年即可结果,4-5年即可达到丰产期,一般亩产1000kg以上,如按国际市场收购价3.0美元/kg,亩产值可达3000美元,即使按国内野生蓝莓收购价人民币8-10元/kg计算,亩产值仍可达8000-10000元。

发展蓝莓产业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拉动内需。

蓝莓生产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鲜果生产时,必须人工采收。

随着中国加入WTO,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我省和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产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大量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蓝莓产业的发展必将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良好途径。

我省地处沿海,交通方便,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发展迅速,通过发展集蓝莓栽培、果实收购、贮藏、加工及市场销售于一体的蓝莓产业,对推动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区域优势产业,树立新的城市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城市新的利润增长点。

蓝莓产业属绿色可持续性发展产业,无污染无公害,有利于环境保护,避免了土地的过渡耕种造成的耕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典范。

另外,蓝莓果实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其产品投放市场后,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