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完美版教学提纲

最新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完美版教学提纲


3.了
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世界历史进程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
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对内、 对外血腥掠夺基础上的, 是“恶
之花”。 2.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进,需要不断
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结论:
① 飞梭是零件,珍妮机是机器
② 珍妮机使纺纱效率提高 8 倍 ③ 珍妮机对于各领域的机器发明起到了原动力的作用
2.珍妮机后,纺织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关发明?哪些领域也出现发明使用机器的热潮? ① 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② 冶金采煤等领域
续齐备后,英国终于率先迈上了近代工业化之路。
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社会稳定
2. 资本原始积累
3. 海: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是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和人
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每个公民每年创造商
品和服务数量的标准 ,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
的创新。 3.树立公平、正义原则,尊重生命,坚持以人为本
导入:
过程:
一、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这种用词经常受到质疑 .因为它描述的不是一个迅速的 18 世纪之前就早已开始并由于各种实际的目的而一直持续到现在的 含义是指一个突然开始和结束的惊人变化 .那这并不是一场革命
.一夜之间的变化 .而是一个 “革命.显然如果革命的
的建立起来了,以及由此引发的酿酒、磨粉、造纸、制革等部门。使新的行业不断的涌现 出来。转至 1821 年,英国已经有将近 1500 台左右的蒸汽机投入到了使用之中,工厂也由
于没有水力的限制,所以不再受修建地点的限制了。
4. 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
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 这样, 大工业才能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 才得以自立。 ”
3.瓦特如何改良蒸汽机,对于工业革命有什 么意义?
① 纽科门蒸汽机:当蒸汽凝结,在汽
缸里形成真空时, 则由大气压强将活塞推下。
纽科门的机器多年用于矿井排水,也用来提
水以推动水车。瓦特在潜热、外冷凝器、精 密加工、油润滑、设置绝热层几项的改革,使得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效率提高到了
3% 以上;
1784 年,瓦特有获得了一项专利,即双向动作的蒸汽机。此活塞的往复运动均由蒸汽来推 动,瓦特还采用了连杆、飞轮等,后来又发明了离心调速器。从此,动力机、传动机、工
作机组成的机器生产系统,这是技
术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
② 机器摆脱对人力,自然力的限制;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785 年,第一批新设计的蒸汽机交付到纺纱厂使用,从此由原来的
300-400 只纱锭,转到
了当时的 10000 只纱锭。到了 1800 年,瓦特的专利失效了,无数生产制造的蒸汽机厂纷纷
1. 为什么以珍妮纺纱机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而不是飞梭?
飞梭实际上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 滑槽两端装上弹簧, 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这个飞梭是干什么用的呢?织布布 面可以大大加宽。以前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现在使 用飞梭,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1764 年里的一天说起。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 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 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 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 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
随着一系列工具机的发明应用,各种形状的金属加工不仅日益精确和标准化,而且能进行
配套生产。于是,到 19 世纪 40 年代,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开始
发展起来。工业革命最终得以完成
三、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展开的背景
为什么是英国,不是荷兰,不是中国?
当资本、技术、法律、人口、资源、组织、管理、生产、贸易、市场等工业化十大要素陆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材料 3:
材料 4: 1775 年,伦敦有个叫亚历山大·卡明的钟表匠,改进了哈林顿的设计,发明了一 种阀门装置, 研制出冲水型抽水马桶, 并首次获得了专利权。 1848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公 共卫生法令” ,规定:凡新建房屋、住宅,必须辟有厕所、安装抽水马桶和存放垃圾的地方。 这就为抽水马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自此,抽水马桶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
.-
- ———— 斯塔夫里阿诺夫 定义:工业革命是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的,在生产领域以机器生产取代人力手工 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的经济现象。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 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 “机器时代”( the
Age of Machines)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1771 年,他在诺丁汉郊区建了一家棉纱工厂,雇佣了
5000 多名工人,利用德文特河的水流
作动力进行纺织作业。 : 连小孩都能进厂成为工人。 1785 年,工厂的规模已达 3 万人。他还
把工作时间从原来的 14 小时缩短为 12 小时,每天两班制轮换,每天上、下午响铃提醒工
人休息。每天下午六点,工厂准时关门停产。严格的规范化的管理让让工人觉得合理,也
在将其他重要因素排出在外,也是衡量各国居民生活状况的重 要标准
——数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认识。
态势:经济总量领先于西欧,但人均 GDP落后于西欧。 认识: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日益兴起,明清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材料 2:精明的阿克莱特除了发明,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如何让发明为产能服务上的。所以,
第 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工业革命
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探讨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训练学生运用经济常识理解工业革命的原
因,增强多学科知识运用的能力。 2.阅读、归纳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史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