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梳理PPT参考

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梳理PPT参考


印(证2)。为什么说,我国早期的国家形态是一种松散
的“多元”架构?商朝的的内外服制(方国联盟)。
2021/3/10
方国的向背是商朝兴衰的晴雨表。
授课:XXX
6
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
(3)公元前11世纪以后,国王成为“天下共主”的 国家形态是如何逐渐成熟的?
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并通过与宗法制、 礼乐制度结合使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得 到确认,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2021/3/10
授课:XXX
10
从“诸侯割据”到“专制帝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500年间, 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实现着社会转型。就国家形 态而言,也是一个“除旧立新”的蜕变期。
(1)概述这500年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简 要加以说明。
社会大变革。……
(2)指出国家形态“除旧立新”的演绎路径。
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梳理
2021/3/10
授课:XXX
1
中国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是以农耕经济为生产方式,以中央集权为制度特征,以 儒家文化为主流价值观。
①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分布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②天然的广阔内
陆有利于政治上的整合,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③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内陆资源,为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
①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
2021/3/10
授课:XXX
5
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
学界认为:远古时期国家是一种松散的联合 体和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架构。国王成 为“天下共主”至少是到公元前11世纪以后才 逐渐成熟的。
(1)我国大致何时出现了早期国家?提出这种判 断有何历史根据?
夏朝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传世文献与考古相互
思想根战源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
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
的中央集权理论。(由于这一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
。) 2021/3/10
授课:XXX
14
二、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特点:
授课:XXX
12
二、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两大基本矛盾及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中伴 随着两大基本矛盾,即①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
矛盾。②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发展总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 别是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加强皇帝对中央 的控制;
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 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 “天下共
主”的封建国家形态被肢解;诸侯国以富国强兵为目
标进行变法;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的国家形态发展,
20最21/3终/10 秦朝建立起皇帝与中授课央:X集XX权的专制帝国。
11
二、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1、中央集权体制的概念: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特点是地方政 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 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③不断加强思想。 2021/3/10
授课:XXX
13
二、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产生的根源:
经济根是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 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 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 产。
政治根源: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 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021/3/10
授课:XXX
8
隐患: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 地方的隶属关系,由于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 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独立性, 因此,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 效果必然会减弱。
2021/3/10
的农本经济提供了天然根基。④在世界文明史上,古代
中国具有罕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上的连续性与稳
定性,这与它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⑤自然
地理环境因素不是历史发展与区域文明形成的唯一决定
性因素,但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
2021/3/10
授课:XXX
2
• 专题1 古代政治制度
• 专题2 古代经济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
念。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
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
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
2021/3/10
• 专题3 古代民族关系
• 专题4 古代对外关系
• 专题5 古代思想文化
• 专题6 古代的治乱兴衰
• 专题7 中国传统史学
2021/3/10
授课:XXX
3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问题
一、国家形态的演变 二、集权体制的发展 三、选官制度的沿革
2021/3/10
授课:XXX
4
一、国家形态的演变:
什么是国家形态?
也叫“主权形态”,它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相 对“国家属性”或“主权特征”的组织单位。人类从形成氏族 公社到实现世界政府,依次出现以下六个类型的“国家形态”, 即:氏族→部落→城邦国家→民族国家→联盟国家→世界政府 等六种形态。
• 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
• 从“诸侯割据”到“专制帝国”
2021/3/10
授课:XXX
7
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
(4)在你看来,这种国家形态有何突出特点?存在 哪些隐患?
特点:①分封对象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也有异姓功 臣贵族、先代帝王后裔和边远部落氏族首领等。
②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 系的纽带。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 种义务。
授课:XXX
9
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
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夏朝时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公共权力, 商朝时形成附属国联盟的行政结构,西周时 封邦建国体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天下共主的 局面。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 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最终形成 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 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