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2019.5.5课堂限时练习1、与玉米植株颜色有关的一对基因Pl(紫)和pl(绿)在第6染色体长臂的外段,纯合紫株玉米与纯合绿株玉米杂交,F1植株均表现为紫色。
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纯合紫株玉米的花粉,然后给绿株授粉,734株F1幼苗中出现2株绿苗。
经细胞学鉴定表明,这是由于第6 染色体上载有Pl基因的长臂缺失导致的。
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2、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B.硝化细菌因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
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n 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B.在20min~30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min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4、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5、下列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B.乙图中A—C段表示含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污水流人某一水体后,该水体中溶氧量的变C.丙图中,男、女性在b过程中可以出现一个细胞内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现象D.丁图中,甲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曲线,乙为细胞数目变化曲线6、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不必保持细胞的活体状态B.使用显微镜时,当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变暗,此时可调节反光镜和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亮C.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将所得到的DNA粘稠物加入到0.14mol/L的NaCl 溶液中,过滤,此时应取滤液继续提纯DNAD.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所用的斐林试剂可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只是试剂浓度不同双选题:....7、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52个肽键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C.从图中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个羧基D.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51个密码子8、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种群中若A的基因频率在一段时间后由0.4增加到0.6,a的基因频率由0.6下降到0.4,虽然无新基因产生,但可认为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四倍体母本上所结的就是无籽西瓜C.患病双亲生一个正常的女儿,则可推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D.DNA限制性内切酶是作用于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以及氢键9、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下图是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请据图回答。
(12分)(1)该果蝇是倍体,如果要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条染色体;(2)摩尔根等人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纯种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得子代全部为灰身长翅,由此推出,果蝇的显性性状;(3)图示果蝇形成的配子中同时含有b、r两个隐性基因的概率是;(4)科学家发现纯合的长翅品系的果蝇幼虫在350C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0C),长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这种表现型能否遗传? 为什么?10、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 B 、褐色(aaB )、红色(A bb)和黄色(aabb)。
(10分)(1)若右图示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至少能产生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2)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
(3)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4)已知狗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
调查方案: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狗进行调查。
②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狗的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11、据新华网报道,仅在2019年的1月份,我国北京、山西、山东和湖南就已经确诊了四名禽流感感染者,其中三名死亡。
如图所示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4分)(1)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种。
(2)据图可知,与HIV病毒不同,HSNl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不涉及酶。
(3)在免疫学上,禽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被称为抗原决定簇,宿主的免疫系统可以此对病毒进行特异性识别,临床上可用标记的探针,依据分子杂交的原理检测病毒的存在。
(4)图示中免疫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但X和c的形态和功能存在很大区别,这是的结果。
(5)2019年2月l 1日《东方新闻》报道,我国人用禽流感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完成。
注射人用禽流感疫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免疫,刺激相应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产生抗体,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成完成该内容的主要过程:(4分)12、Ⅰ:回答下列有关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18分)(1)若在右图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假设电流左进右出为+),当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检测到的结果是()(2)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
当环境温度高于38℃时,人体只有通过__________方式散热,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
人在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__________细胞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一种植物(X植物)的提取液对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小白鼠为研究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证明:实验步骤:①选择一只健康的小白鼠,让小白鼠感染SARS病毒;②给喂养小白鼠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X植物提取液,观察小白鼠是否出现患病症状;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存在明显的不科学之处,请指出两点,并改正。
①;改正:②;改正:Ⅱ:如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乙表示兔迁入该环境后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回答:(10分)(1)图甲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了。
该生态系统含有食物链条,狐与鸟之间的关系为,这两种动物之间信息传递的特点是。
(双向或单向)(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同化的能量。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沿着进行的。
(3)在图乙B点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捕获到未标记的40只,标记的20只。
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4)试用所学知识,写出既可防治农业害虫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高三生物2010.5.5课堂限时练习参考答案1—6、CDBADA 7、AC 8、AC9、(1)二;5 (2)灰身、长翅(3)1/4 (4)不能;因为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10、(I)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3 (2)1/32(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4)性别比例或雌雄比例数量11、(1)4(2)逆转录(3)放射性同位素(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体液免疫;主要过程如图所示:12、Ⅰ(1)D (2) 排汗神经调节下丘脑增加(3)①实验小白鼠的数量过少;应取多只健康小白鼠进行实验②没有对照实验;应设立对照组,在饲料中加等量的生理盐水Ⅱ(1)生物群落, 2 条,捕食,双向传递(2)草固定的太阳能,草,食物链和食物网(3)300(4)引入天敌防治或使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以降低害虫的出生率达到防治目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高三生物2010.5.5课堂限时练习班别:姓名:单选题:双选题:9、(12分)(1) ,;(2) ;(3)概率是;(4)能否遗传? 为什么?10、(10分)(1)。
(2)。
(3)(4)11、(14分)(1)。
(2)。
(3)(4)(5)主要过程:(4分)12、Ⅰ:(18分)(1)()(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两点,并改正。
①;改正:②;改正:Ⅱ:(10分)(1)。
,,。
(双向或单向)(2),。
(3)K值是。
(4)具体措施:1、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为攻克癌症,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的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遗传物质相同B.细胞癌变使人体自身的细胞成为抗原,能使其裂解死亡的免疫细胞是效应B细胞C.用单克隆抗体制成“生物导弹”来治疗癌症,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D.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线粒体和核糖体的活动增强2、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3、某同学将必修与选修教材中细菌部分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系列结论,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拟核由一条大型环状DNA折叠组成,不构成染色体②含多个质粒,每个含几个到几百个基因③细胞质中含许多核糖体,但无其他细胞器④细胞壁坚固,主要成分是糖与蛋白质结合的化合物,不含纤维素⑤使用CaCl2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利于重组质粒进入⑥单个或少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大量繁殖,可形成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定依据⑦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物质交换迅速,代谢异常旺盛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⑦4、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9B.4/9 C.5/9 D.1/25、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