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课程设计题目
课题1:几何光学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综合了解工程光学(几何光学部分)的主要内容和典型光路。
2.用给定光学元件设计并搭建典型光学系统。
3.以像差理论为依据,实现简单系统的光学装调。
4.设计并使用常用的光学方法进行光学系统参数的测量。
二、实验用仪器和设备
根据实验任务和自行设计的实验步骤,从实验室仪器清单中选择。
三、实验内容
1.光学系统的搭建
I.远摄型光组
1)光组特点:焦距长于镜筒筒长。
2)组成和光路
3)参数
4)实验要求:
根据焦距要求,自选正负透镜,计算间隔,在光学实验台上搭建光路并验
证。
II.反远距型光组
1)光组特点:焦距很短,工作距较长。
2)组成和光路
3)参数
4)实验要求:
根据焦距和工作距要求,自选正负透镜,计算间隔,在光学实验台上搭建
光路并验证。
III.照相系统
1)组成和光路
2)参数
3)实验要求:
在光学实验台上搭建光路,对确定目标成像,验证光阑位置、大小变化对
成像的影响。
IV.望远系统
1)组成和光路
2)参数
V.显微系统
1)组成和光路:分别将光阑置于物镜框上或物镜的一次实像面上构成物方远心光路。
2)参数
VI.照明系统
1)临界照明
参数:
2)坷拉照明
参数:
2.光学参数的测量
利用光学方法,测定典型光学系统的参数。
1)放大镜(焦距,放大率与观察条件的关系)
2)显微物镜(焦距、NA、垂轴放大率)
3)望远镜(焦距、视场角、分辨率)
4)照相物镜(焦距、视场角、相对孔径)
3.像差的性质和调整
配置可调整多片光学镜组,通过调整隔圈、对中等关系修正像差。
4.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性质
配置半导体激光器可直接观察平面系统的成像性质,或将平面元件置于成像光路中,观察其性质。
平面元件可包括:
一次反射直角棱镜、二次反射棱镜、道威棱镜、直角屋脊棱镜、立方角锥棱镜、分光棱镜、分色棱镜、折射棱镜、光楔
课题2: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
设计任务
1) 测布儒斯特角,定偏振片光轴;
2) 线偏振光分析:使钠光通过偏振片起偏振,用装在X轴旋转二维架上(对准指标线)的偏振片在转动中检偏振,分析透过光强变化与角度的关系。
3)椭圆偏振光分析:使激光束通过扩束器、狭缝和黑镜产生线偏振光,再通过1/4波片之后,用装在X轴旋转二维架上的偏振片在旋转中观察透射光强变化,是否有两明两暗位置(注意与上一项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在暗位置,检偏器的透振方向即椭圆的短轴方向。
4)圆偏振光分析:在透振轴正交的二偏振片之间加入1/4波片,旋转至透射光强恢复为零处,从该位置再转动45°,即可产生圆偏振光。
此时若用检偏器转动检查,透射光强是不变的。
3)和4)应使用白屏观察。
5)利用冰洲石及可转动支架,观察和分析该晶体的双折射现象。
让自然光(例如钠光)通过支架上的一个小孔入射冰洲石晶体,用眼睛在适当距离能够看到光束一分为二;转动支架,又能判别寻常光(o光)和非寻常光(e光)。
进而用检偏器确定o光和e光偏振方向的关系。
课题3: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设计任务
1)设计实现阿贝成像光路
2)在阿贝成像原理光路中,物的信息以频谱的形式展现在物镜的后焦面上,利用空间滤波器实现阿贝-波特空间滤波的验证和演示。
考核标准:
1.由指导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对小组中的每位同学进行考核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叙述并回答问题
3.功能的实现程度及是否按制作要求制作
4.提交设计报告
5.作品完成的先后时间(作品及设计报告越早完成、上交,成绩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