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议题的选择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
实践。
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
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
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这新兴的教学方式无疑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诸多弊端,显示出巨大的优点。
在这种教学
模式中,学生学的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容易发展比较阅读、综合信息等语文能力,而且费
时不多。
这正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目标所缺少的。
然而,群文阅读教学的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均有赖于阅读议题的选择和阅读内容的优良。
我觉得,群文阅读议题的选择可从以下角度来选题。
一、着眼于描写对象或内容的一致性。
着眼于描写对象的一致性来进行选题会收到什么效果呢?比方说我们把《我的伯父鲁迅先
生》
《少年闰土》《我的母亲》《古怪的爷爷》等一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品析。
学生会发现他们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人,除此以外,还会知道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
发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来探究人物的精神品质等。
当学生学会如何来学习写人的文章时,这种方法会一直伴随着他们的读书生涯,甚至融入到写文章中去。
二、着眼于描写对象或内容的相对性。
有时,我们为了进行区分一些共性之外的个性特点,需要进行比较着阅读,也许会更有意思,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将《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等文章放在一起,学生会品析到不同年
龄和不同环境下的人物形象差别很大。
将《早晨的田野》和《月下田野》等放在一起,学生
会感受到同样一处景物因时间不同我们观察到的景象也大不一样。
这样的选题让我们在“同” 的前提下学会求异思维。
三、着眼于文章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文章的结构安排上呈总分总结构?安排多处过渡?这些对学生来说往往是难点。
但当我们
有意识的把具有类似特点的一组文章安排在一起时,也许难度降低了很多。
难点反复呈现,
反复训练,这种强化练习势必会呈现优势。
四、着眼于相同的表达角度。
我们把《山中访友》《春》等文章放在一起阅读,会发现它们都主要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
辞手法,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些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
拟人等修辞手法在习作中的恰当
运用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如果在短时间内广泛涉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他们对这些修辞一定不会陌生。
五、着眼于相同的文体。
具有相同文体的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于这种文体的学习会更加有效。
比方说学习诗歌,我们可以选择古诗、现代诗、外国诗等来探究诗的共性,让学生把握诗歌这种文体所具的特征。
当学生能够较为透彻的知道这些时,一定会有一种写诗的冲动。
以上这些选题因为同一组文章中某一方面的相似或相对反复出现,丰富了阅读的内容,强化了学生对某一方面知识的领悟,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