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与数据备份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数据安全保证了信息的可用性。
而数据备份作为保证数据安全的方法之一,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阐述了数据安全与数据备份的定义及重要性,列举了影响数据安全的因素,总结了数据备份的一些方法,从而得出数据安全与数据备份之于信息使用的关键性与重要性的结论。
关键词:数据安全数据备份1.简介:计算机里的重要的数据、档案或者历史记录,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当我们辛苦备战几个通宵准备的文稿却因电脑突然出现死机而导致尚未保存的数据全部丢失,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当黑客入侵、病毒,抑或是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企业的数据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而恢复或者重建这些数据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更甚者,有些是无法恢复的。
然而,此时后悔莫及已毫无意义,我们能做的只有防患于未然。
数据备份,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了解影响数据安全的因素,掌握并熟练地使用数据备份的方法,从而令今后的数据使用更加安全、放心。
2.正文:2.1数据安全2.1.1数据安全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1]数据安全包括了数据的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
数据的物理安全是数据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含义是指用于存储和保存数据的机器、磁盘等设备物理上的安全。
比如人为的错误和不可抗拒的灾难,需要数据储存备份/容灾等手段的保护。
数据的逻辑安全包括文档保护和数据删除安全两个方面。
比如防止病毒的破坏、黑客入侵等,需要系统的安全维护。
2.1.2影响数据安全的因素●硬盘驱动器毁坏:由于一个系统或电器的物理损坏使你的文件丢失;●人为错误:你偶然地删除一个文件或重新格式化一个磁盘;●黑客:有人在你的计算机上远程侵入并损害信息;●病毒:你的硬盘驱动器或磁盘被感染。
●盗窃:有人从你的计算机上复制或删除信息或侵占整个单元系统。
●自然灾害:火灾或洪水破坏你的计算机和硬盘驱动器。
●电源浪涌:一个瞬间过载电功率损害在你的硬盘驱动器上的文件。
●磁干扰:你的软盘接触到有磁性的物质,比如有人用曲别针盒,使文件被清除。
[2]2.1.3数据安全的维护方法2.1.3.1个人电脑数据安全的维护●保有备份,坚持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正确使用电脑,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降低病毒侵害的可能性;●在网络硬盘、邮箱等地方存储数据时设置复杂的密码,且不要存储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的资料;●注意正确使用与保存硬盘、U盘、光盘等存储数据的介质等2.1.3.2企业单位等信息中心数据安全的维护●建立适应本单位的数据安全制度;●运用隐藏、访问控制、密码学等安全技术;●有危机意识,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同时可选择固定的数据恢复服务商以做防备;●采取一定措施保证内网数据传输的安全;●在防治非法入侵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等2.1.4常见数据安全的防护技术●磁盘列阵:把多个类型、容量、接口甚至品牌一直等专用磁盘或普通硬盘连成一个阵列,使其以更快的速度、准确、安全的方式读写磁盘数据,从而达到数据读取速度和安全性。
●数据备份:后面将详细描述●双机容错:保证系统数据和服务的在现性,即当某一系统发生故障时,仍然能够正常的向网络系统提供数据和服务,使得系统不至于停顿。
●数据迁移:由在线存储设备和离线存储设备共同构成一个协调工作的存储系统。
●异地容灾:以异地实时备份为基础的高效、可靠的远程数据存储。
各单位的IT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都有配备一个远程备份中心。
当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一旦生产中心瘫痪,备份中心会接管生产,继续提供服务。
●网络接入存储(NAS):一种采用直接与网络介质相连的特殊设备实现数据存储的机制。
●存储区域网络(SAN):指存储设备相互连接且与一台服务器或一个服务器群相连的网络。
2.2数据备份2.2.1数据备份的定义:数据备份简单说就是创建数据的副本。
它指计算机系统中硬盘上的数据,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录到其他的保存介质(如硬盘、磁带、软磁盘、光盘等)上,以便需要时调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
如果原是数据被删除、覆盖或由于故障无法访问,可以使用副本恢复丢失或损坏的数据。
[3]2.2.2数据备份的基本概念●本地备份:在本机的特地存储介质上进行的各份称为本的备份。
包括存储在本地计算机硬盘的特定区域或直接相连的可移动础介质上。
●异地备份:通过网络格文件备份到与本地计算机物理上相分离的存储介质上。
包括网络硬盘或通过网络上其他的系统,存储在可移动介质上。
●可更新备份:备份到可读写到存储介质上。
如软盘、硬盘、移动存储器等,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因而可以随时更新。
●不可更新备份:各份到只读存储介质上,如cD—R,只可一次性写入,不能再进行更新。
●动态备份:利用工具软件读功能,定时自动备份指定文件,或者文件内容变化后随时自动备份。
●静态备份:一般为手工备份。
2.2.3数据备份的策略指确定需要备份的内容、备份时间及备份方式●完全备份(full backup)这种备份方式很直观,容易被人理解。
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即灾难发生前一天的备份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每天都对系统进行完全备份,在备份数据中有大量内容是重复的,例如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
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磁带空间,意味着增加成本;另外,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相当大,备份所需时间也就较长。
●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该备份的优点是没有重复的备份数据,节省磁带空间,缩短备份时间。
缺点在于当发生灾难时,恢复数据比较麻烦。
例如,若系统在周四早晨发生故障,那么就需要将系统恢复到周三晚上的状态。
管理员需要找出周一的完全备份磁带进行系统恢复,再找出周二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二的数据,最后再找出周三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三的数据。
在这种备份下,各磁带间的关系就像链子一样,其中任何一盘磁带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条链子脱节。
●差分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管理员先在周一进行一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一不同的数据备份到磁带上。
差分备份无需每天都做系统完全备份,备份所需时间短,节省磁带空间,灾难恢复也很方便。
系统管理员只需两盘磁带,即系统全备份的磁带与发生灾难前一天的备份磁带,就可以将系统完全恢复。
[4]表1 备份方式比较2.2.4数据备份的方法2.2.4.1系统数据的备份方法1)使用Ghost全盘备份2)使用“系统还原”功能3)使用系统还原卡4)使用主板BIOS内置工具进行硬盘备份5)杀毒软件的备份功能6)操作系统的备份功能2.2.4.2用户数据的备份方法1)指定个人文件存放位置将个人数据与操作系统分离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器上,是我们应该养成的一个习惯。
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默认状态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所以,在安装完系统和应用程序后,就需要手工指定用户数据的存放位置。
a)转移至“我的文档”b)收藏夹先将原来保存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用户名\Favorites”下的收藏夹文件移动到一个新的文件夹。
再修改注册表,重新启动。
c)电子邮件2.2.5数据备份的工具1)同步备份工具Second Copy 7.0的使用2)File Genie 2000的使用文件备份工具,能自动检测文件变化并自动进行备份。
3)同步精灵的使用4)公文包的使用:在Windows中,自带一个文件同步工具——公文包,它的功能很简单,就是用来同步文件。
①在文件夹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选择“公文包”,此时可以看到相应位置上出现一个“新建公文包”文件夹,为方便使用,可以重新为这个公文包命名;②双击打开“新建公文包”,此时的“新建公文包”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文件目录,可以将所有欲备份的重要数据拷贝进来,除了拷贝的窗口标题会显示为“正在更新公文包”外,一切和平时的拷贝没有任何不同;③将此“新建公文包”拷贝到磁盘、硬盘或者备份硬盘中。
5)百度云目前被使用最广泛的云端,这是百度提供的一种云存储服务。
2014年11月,百度云总用户数突破2亿,移动端的发展全面超越PC端。
据介绍,百度云总用户数突破2亿,月活跃用户8000万,其中移动端月活跃占比达6成。
月活用户增速达327%。
目前,百度云端存储文件达5EB,其中图片存储占比40%。
对此,百度云率先推出图像智能识别和检索服务,用户可通过智能分类和人脸识别等功能对云端图片进行浏览、查找和管理。
[5]6.)Ghost 克隆备份这是常用的一种备份软件,其特点是将硬盘中包括分区在内的所有信息完整的保存到存储介质上, 即使原分区信息已经改变,也能将数据全部恢复。
如果将原硬盘的 Ghost 克隆备份文件存储到另一块硬盘上或刻录在光盘上,当整个硬盘损坏不能使用时,可换上容量不小于原硬盘的新硬盘,应用 Ghost克隆技术就能将备份数据进行恢复,使系统正常运转。
[6]2.2.6数据备份注意事项●本地备份这类数据的备份,采用同步软件无疑是最佳选择,建议采用Second copy2000或者同步精灵。
至于备份时间,建议采用每天备份的形式。
让同步软件自动执行备份,不仅保证了这些备份数据的最新性,而且可以让用户从繁杂的备份上作中解脱出来。
●异地备份异地备份最好的介质莫过于刻录光盘和移动硬盘了。
3.全文总结随着信息化和数据化的高速发展,数据安全与数据备份将在我们日常生活发挥着难以预料的巨大作用。
对于个人来说保护好自己的信息数据以免意外的丢失或是被窃取,对于公司企业来说配置好相关人员保护好相关的信息数据以免对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国家来说数据的安全尤为重要,更需要投入巨额的人力财力物力,保护好国家的机密文件,并及时做好私密的备份措施。
由此可见,数据安全与数据备份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掌握此类技术,更好保证数据安全。
4.参考文献[1]来自百度百科/view/2308446.htm词条“数据安全”[2]/view/9ce091e59b89680203d8257e.html《数据安全和数据备份》[3]/view/910abfa3f524ccbff121841d.html [4]周春梅,《数据备份方法及灾难恢复探讨》,p2,2005年7月11日[5]《百度云用户突破2亿月活用户增速达327%》2014.11.19 15:02:17来源: 作者:阿茹汗[6]王海飞,《基于网络系统数据备份方法》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