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第十一章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第十一章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Health Risk Behaviors of Adolescents
1
掌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概念、分类、
2
熟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特征
3
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模式和预 防控制策略
案例: 每年大约有170万10-19岁的 青少年死于伤害、妊娠期疾病以及 其他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数百 万的青少年忍受慢性病和失能的折 磨。更为严重的是70%的早死均与 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行为有关。
behavior contributing to unintentional injury
包括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溺水、跌落、烧烫 伤、电击伤、食物中毒等非故意伤害。 道路交通伤害主要指标: (1)违反交通规则:乱穿马路,不走人行道和天 桥,涵洞。 (2)骑自行车违规行为:逆行,带人,攀附,追 逐。 (3)溺水:不安全游泳行为,不安全场所游泳, 溜冰。
(4)危险行为不受先天遗传影响,主要通过后天模仿 和学习获得;
(5)良好可塑性。
对健康的危害:
(1)危及健康和生命; 它是导致非故意性伤害和故意性伤害的重要原因。 伤害已取代躯体疾病,成为青少年首位死因(发达和发展中 国家)。 (2)产生潜在危险; 导致成年期疾病高发。越早出现这些危险行为,发生成年 期疾病的可能性越大。 15岁开始吸烟者,比成年后才开始吸烟者的死亡年龄平均 提前3-5岁,患肺癌的危险上升15-17倍。 (3)引发性传播疾病; 青少年性行为具有无计划性、无保护性和不安全性等特点, 且多伴随过量饮酒、吸毒等其他危险行为,使他们感染性病/ 艾滋病危险增加。 (早产、死胎、滞产,人工流产,伦理道德)
问 题
?
问题:
1、什么是健康危险行为? 2、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有何特点? 3、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4、青少年时期为什么是健康危险行为形成的 关键时期? 5、如何应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述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youth health-risk behaviors )
15~19岁少女怀孕率高
斐济为12.2%,老挝为13.3%,蒙古为11.9%, 菲律宾为7.7%,越南为6.10%
女人一生最多流产几次?----引以为戒么 ?
女人一生怀孕机率400-500次,生育次数1-2次,几 乎95%时间需要避孕。 每一次疏忽或者失误→意外怀孕→人工流产。
1.钳刮术流产。最多一次。对子宫伤害很大。现:药流或 延续妊娠至4个月后中期引产代替钳刮术。 2.吸刮术流产。不超过2次。如果做过3次以上,就要考虑 怀孕问题。习惯性流产概率明显加大。 3.药物流产。不超过3次。误认为解决自己“麻烦”救命 稻草,错误理解为“快捷方法”或“避孕方式” 。孕 期前2年,最多不要超过3次。
: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
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
青少年是高发人群,又作“自我创造的危险因素”。 1.伴随性意识的觉醒,常故意做出危险动作。 2.独立意识强,眼光从家庭转向伙伴,受伙伴影响大。 3.自视高,评价能力不足,对危险预知性差。
主要特征:
(1)明显偏离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期望。
问题:1、何为网络成瘾? 2、网络成瘾的表现和分类? 3、如何有效控制和预防网 络成瘾?
精神成瘾行为
1.电子游戏机成瘾 2.网络成瘾 长时间玩电子游戏机,或过度沉迷于网络世 界而不能自拔,并对身心造成一定伤害的现象。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IA)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 ) 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类似赌博成瘾的精神成瘾行为(20世纪90年代) 未形成统一概念。 Goldberg 1996 美 精神病学家 首次 一组病态性、强迫性的使用网络,而使日常行为和人际关系收到 影响的行为成瘾行为。 Kimberly Young:冲动控制障碍,在性质上与病理性赌博相似。 R.A.Davis: 病态网络使用替代网络成瘾,认为这是一组过度上网或将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而过度依赖网络的某些特殊内容,包括Email依赖,过量使用在线色情服务或者在线商店交易等使用等。
(2)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各异(直接/潜在)。
(3)有个体聚集性和群体聚集性。 (4)有鲜明的后天习得性(模仿、学习获得)。
(5)有良好的可塑性。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念的理解
(1) 多数为外显行为,少数属内隐性(精神抑郁,孤 独,绝望等); (2)依靠问卷结果; (3)(个体的)多重性和(群体的)聚集性;
“静代动”
行为有上升趋 势。
发达国家流行特征(美国)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12年级 2年/次 2009年 1.导致非故意伤害行为。安全带,头盔,酒后驾车。 2.导致故意伤害行为。打架。 3.使用烟草。 4.饮酒和物质滥用。大麻 摇头丸 海洛因 冰毒 类固醇制 剂 致幻药物 处方药 胶水 油漆 吸入气雾罐气体 5.性行为。 6.不良饮食行为。美专家:学生每天最好吃5次(至少3次) 蔬菜,水果。 7.缺乏体育锻炼。
2、易导致故意伤害的行为
behavior contributing to intentional injury
主要包括携带打架刀具,校内外斗殴, 校园欺侮/暴力行为,离家出走、自伤和各 种自杀行为等,还包括伤心绝望、严重失 眠等内隐性心理-行为问题。
3、物质滥用行为
substance abuse behavior
按美国学者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至少出现 以下10项中的5项者,可诊断为“网络成瘾”
(1)过去7天内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 (2)不上网时仍想网上内容; (3)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和焦虑; (4)期望上网的时间比目前更长; (5)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 (6)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 (7)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 (8)向家长、同学、老师隐瞒上网事实; (9)因上网而与老师或家长发生冲突; (10)借上网摆脱困境、抑郁、无助或焦虑。
5、危险性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isk sexual behavior
主要包括那些可导致 1.性传播疾病 2.意外妊娠的性行为。 包括: 多性伴性行为,不安全性行为,被迫性行为等。 也包括: 其后果如意外妊娠 。
6、不良饮食和体重控制行为
主要包括: 1.不吃早餐;
unhealthy dietary and weight-control behavior
1991-2009年美国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监测结果
发展中国家流行特征
WHO 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3年 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健康危险因素行为核心:性与生殖健康。 1.性行为发生原因中,青少年自身创造的危险因素显著让位于社会经 济低下,性别歧视,知识缺乏等因素。少女,金钱诱惑和暴力强 迫。 2.15-19岁少女怀孕率很高,7%-14%。起因85%以上源于被迫行为。突 兀性,无准备性,缺乏常识,导致缺乏自身防护(安全套等方 式)。 3.怀孕少女易流产、早产、死胎、滞产等高危状况。所生子女患病率 死亡率高,儿童虐待和忽视。 4.性虐待现象普遍且严重。少女遭受性暴力和商业性剥削,是导致发 展中国家性传播疾病蔓延,非意愿性妊娠多发的主要原因。 5.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等物质滥用现象在发展中国 家泛滥,对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国青少年人群流行现状和趋势
2005年 北大 调研城市青少年人群 1.不健康饮食行为:不健康饮食行为、体力活动不足,“以静代动”生活方 式普遍,加速”肥胖易感环境“形成。 2.非故意伤害事故频发 严重受伤(跌落伤,车祸,碰碰伤,烧烫伤,打架, 溺水等)。 3.心理压力大,自杀行为增多。 郁闷,孤独无助,伤心绝望,失眠。 4.物质、精神成瘾行为不容忽视。吸烟,饮酒,地西泮催眠,毒品,网络成 瘾等。 5.危险性行为。大学生为主要对象,涉及是否存在该行为,性伴数量,安全 措施及被迫行为。 2008年:纳入乡村样本→全国样本 1.划分东中西片和同省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群体。我国不同地区群体在几乎 所有健康危险行为类别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2.在伤害与健康危险行为(地点,时空,多重性)的关联上取得较大突破。 3.重组家庭比核心家庭健康危险行为发生频率高。 4.不良饮食行为(西式快餐)、缺乏体力活动,网络使用过度等在2005-2008 间有明显上升趋势。
网络成瘾
预防: 网络具有两重性。合理使用网络是关键。 1.立法,加强对网吧和网络游戏运营的监管,规范网站和 网络游戏的内容,加强对网络游戏审核的监管,建立 滤过系统,使青少年不能接触不健康网站,净化网络 资源环境,建立适合青少年的健康网站。 2.加强父母与儿童青少年的沟通,对青少年开展生活技能 教育,疏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 3.让孩子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少年提供 交流沟通的渠道。
主要包括吸烟、饮酒、吸毒和滥用其他药物 等行为。
4、精神成瘾行为
psychoactive addiction
案例:北京市4所高校的调查表明,一所招生规模 在5000人左右的大学每年约有50人左右退学,其中 80%的退学大学生都和网络成瘾有关,主要表现为 长时间沉湎网络导致旷课或者所“挂”科目过多。
网络成瘾
表现 1.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2.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 3.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 往。 4.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 5.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的 损害。
网络成瘾
类型 1.互联网性成瘾,指强迫性进入成人站点浏览有 关性的信息或黄色信息。 2.互联网社交成瘾,指过度卷入各种互联网在线 关系中,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3.网络强迫行为,强迫性的参与在线赌博,网上 购物或网络交易。 4.过度查询与下载信息,指强迫性的在互联网上 冲浪或查询数据库信息。 5.游戏成瘾,指强迫性的玩游戏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