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笔记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笔记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集笔记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个人简介:董仲舒。

西汉儒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西汉群儒之首被称为博士享年约岁出生于广州,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具体地点有争论
《春秋》董仲舒后基本没有人提。

大同社会其实就跟我们现在的共产主义
考官的人都要学习的一本书
董仲舒非常遵循儒家思想中的礼
主要作品:《春秋繁露》对《春秋》的一些感想
董仲舒设立五经博士,立太学,由博士授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董仲舒被各派学者排斥原因:
董仲舒首次采用阴阳家的学说解释儒家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光年,为今文经学的领袖。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幸福观:伟大
韦老师认为:中国就是像期待大同社会那样去期待共产主义。

在学的角度上来说,中国人是没有信教的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二)
与天地叁、天人合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合理的秩序(用天的秩序来论证人的秩序)
人按天的秩序而享有不同层次的幸福(天命)
层次的安排:人贵于禽兽,中民之性之人贵于斗菁之性之人,圣人之性之人贵于中民之性之人,王接天命以教化中民,中民可为教为圣人
人应依三纲行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以当时的经济结构相吻合)——
与阴阳家的宇宙构架有关:阴阳家的宇宙构架以五行、四时、天干、地支、十二月、四方、五音、十二律、五色、数目等相配,阴阳流行于其中为基础来构成。

阴阳家的创始人邹衍:战国时期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用来论证人的秩序的合理性
阴阳家学说与道家学说的区别:
1.道家的天是自然的天(唯物辩证法有关),而阴阳家的天可以是有认知能力和有意识的天
2.道家去规则,阴阳家立规则。

3.阴阳家对皇家园林影响比较大。

而道家对民间园林的影响比较大。

韦老师:阴阳家理论:五行相生相克——中医理论也有(金木水火土)——中医的发展是由于董仲舒把阴阳家的理论用来解说儒家的思想,使得中医得到了皇家的认可。

“五”在儒家来说是比较好的数字,处于
中央位置
五音不全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音逆行,始于金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
水。

礼崩乐坏(说明音乐有秩序在里面)
音与十二律联系在一起,二十二律与季节联系在一
起。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三)
五行木火土金水
数搭配在一起
天干、地支搭配一起就有阴阳之气:阳气:氧,阴气:二氧化碳
.韦:什么东西拿到了意识形态高度、主流文化上,这种东西对国家的影响就很大。

历史上数学没有拿到这个高度,所以说中国的科技不够发达,但是西方从柏拉图就开始把数学拿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

.如果没有董仲舒把阴阳家的思想拿到儒家来,现在中国有两大东西都会不存在:一是我们建不出现在的这种皇宫的这种风格来,二是中医不会有发展。

.董仲舒拿阴阳家的思想目的是来构建社会秩序
.董仲舒认为:自然由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这十者组成。

木、火、金、水各主四时之一气,土居中以策应之,四时之气的盛衰因阴阳使然。

天和人是同类。

.董仲舒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用天来威胁人
.亚里士多德和孟子:德福一致
在西方:基督教设立一个天堂在中国:天报
.中国学的儒家第一个版本都是董仲舒的版本,对政治和民间影响大
.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紧密相关,若人之行为有不当,则阴阳之气受感应而有非常的现象出现,此现象则为灾异。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

小者谓之异,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灾者,天之遣也;异者,天之威也。

.社会伦理与个人道德:道德(个体)就是一种规范,一种行为规范。

伦理(群体)是一种群体规范,一种关系的规范。

.凡物必有合。

合必有上下。

阴阳之合。

阳主阴辅,故有君臣、父子、夫妻之三纲,对应有忠、孝、贞节之德。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四)
1.董仲舒认为这个社会应该用王来治之
2.董仲舒认为:人之性未能全善,故需王以治之。

王承天意以治。

(用天来讲君主的合法性)
3.董仲舒认为:王字中的三画为天地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

4.人主之喜怒哀乐、庆赏刑罚,应以四时为法。

庆副暖而当春,赏副暑而当夏,罚副清而当秋,刑副寒
而当冬。

5.设官之职,均应法天之数。

应均贫富,因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
6.三统与红:历史的变化亦随天道之规律。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为封建社会制度不变
来提供依据)。

(韦老:把唯物辩证法融入到历史唯物主义中,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历史按三统或称三正周而复始地循环变化。

三统有黑统、白统赤统,就实际的历史而言,夏为黑统,以寅月(一月)为正月,色尚黑。

商为白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