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全册。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某高校地理系学生夏至日在某地拍摄的该日海上日出景观照片,右图示意该系另一名同学在该日面向正西方向拍摄的该地附近行道树(该地典型植被)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照片拍摄地可能在
A.山东半岛B.松嫩平原C.南沙群岛D.塔里木盆地
2.推测右图行道树景观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A.6时B.10时C.14时D.18时
普吉岛(位置如下图)是泰国最大岛屿,位于安达曼海,岛上山丘绵亘、环境纯净、海水清白,是一座著名的度假海岛,其旅游旺季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
2019年2月2日南京的何先生一家从南京飞往普吉岛,开始一周的春节游。
据此完成3~5题。
3.何先生一家在普吉岛进行春节游期间,与普吉岛相比,南京
A.白昼更长B.正午太阳更高
C.日出方位角更大D.正午时刻更迟
4.11月至次年4月成为普吉岛旅游旺季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此时段
A.海鲜充足B.晴朗天气多C.气候凉爽D.住宿便宜
5.何先生一家在普吉岛游玩时,最可能看见成片的
A.橄榄林B.橡胶林C.亚麻D.柑橘林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因城市环境造成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同期气温的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为建成区气温平均值与建成区周边区域气温平均值之差。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1月、4月、7月、10月城市热岛效应强度日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6~7题。
6.该城市热岛效应强度
A.夏季大于冬季B.晚上强于白天C.日落后陡然下降D.日出后迅速上升7.该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城区人类活动减弱B.夏季废气排放多
C.秋季郊区地区风速较大D.冬季逆温天气多
下图示意某年北京时间9月24日
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单
位:百帕)。
据此完成8~10题。
8.图示区域
A.①地受海风控制
B.②地附近多雾
C.③地出现强降水
D.④地天气晴朗
9.图中③地附近形成低压中心,主要
的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②地转偏向力
③大气环流④地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该日,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B.寒潮C.暴雨D.泥石流
下图示意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我
国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
据此完成11~
12题。
11.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
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A.逐步变暖
B.先变暖后变冷
C.逐步变冷
D.先变冷后变暖
12.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极地冰川融冻的变化
B.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C.流水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金沙江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中自北向南奔流而下,流到石鼓(地质历史时期,在其东侧不远处,有一条河流由西向东不停地流淌着),突然调头急转,折向东北,形成“V”字形的长江第一弯。
在200多万年以前,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强烈的俯冲、碰撞,青藏高原崛起,横断山脉随之缓慢上升。
在金沙江的下方不远处,有一条小河一—漾濞江,由于泥沙长期淤积,形成宽阔的谷底。
长江在石鼓大转弯的原因,有部分学者认为是河流袭夺(河流发育过程中,相邻的两条河由于侧蚀或溯源侵蚀作用,低位河常常将高位河袭夺的现象)造成的。
下图示意金沙江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13~15题。
13.影响河流袭夺的主要因素是
A.水位高低B.流量和流速
C.流程长短D.植被覆盖率
14.金沙江流到石鼓突然调头急转折向东
北的可能原因是
①溯源侵蚀②地壳运动
③河床淤积④侧向侵蚀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5.漾濞江泥沙不断沉积导致
A.河流水量减少
B.河道变得越来越窄
C.水流速度减慢
D.河道两侧岩体升高
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水下泥沙堆积体)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角洲以南的江苏岸外浅海区,规模巨大。
沙脊群由辐聚辐散的潮流将周边泥沙带至该处塑造发育形成。
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沙脊间的潮汐水道深而稳定。
下图示意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16~18题。
16.形成该沙脊群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
A.旧黄河携带入海泥沙
B.现代海河入海泥沙
C.现代黄河入海泥沙
D.海底珊瑚石灰质遗骨
17.监测表明,东沙面积缩小,其主要原因是
A.淮河改道,泥沙来源减少
B.边缘受海浪侵蚀
C.全球变暖,珊瑚生长减慢
D.潮间浅滩变浅
18.南黄海各沙脊的延伸方向主要取决于
A.盛行风向B.河流流向
C.潮流方向D.人工填埋
塔里木河中游段指从轮台县的英巴扎水文站至尉犁县的恰拉水文站,河道长398 km。
近年来塔里木河中游垦区的土地覆被发生很大的变化,下表示意1992年与2000年该区域覆被面积与占比。
据此完成19~20题。
19.形成塔里木河中游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主要原因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河流稀少,水量较小
C.沙漠、戈壁分布广泛D.植被稀少,覆盖率差
20.塔里木河中游不同土地覆被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其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没有转化为沙漠B.水域没有转化为耕地
C.低密度植被土地转化为其他覆被是319.5279 km2
D.有大于76.7295 km2中密度植被土地转化为其他覆被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基于各生态系统生物量因子估算)一年内的动态变化。
据此完成21~22题。
21.图中甲、乙代表的生态系统分别可能是
A.冰川、荒漠B.冰川、草地
C.荒漠、草地D.草地、荒漠
22.推测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空间分布与
A.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B.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
C.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D.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
2014年雾霾首次被国家纳入自然灾情。
雾霾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
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因其粒径小,可以吸附住一些细菌病毒及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及肺部,很容易引发疾病。
下图示意影响我国中东部的某次霾天气和当时天气形势。
(1)说明图示天气形势对我国中东部霾天气的影响。
(6分)
(2)简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因。
(4分)
(3)推测我国中东部地区霾天气的季节变化,并分析季节变化与气候的关系。
(8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科隆群岛又称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群岛面积7500多平方公里,属于火山岛,原为无人荒岛。
群岛地势起伏大,多地震和火山活动;气候多样,大部分地区凉爽干燥,但高大乔木较为稀少。
科隆群岛拥有象龟、海鬣蜥、鸬鹚等物种,同时还有企鹅、海豹等“南极游客”到此“定居”,形成了独特、丰富而完整的生态系统。
1978年科隆群岛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地理位置。
(1)解释科隆群岛的形成过程。
(4分)
(2)试分析科隆群岛高大乔木稀少的自然原因。
(4分)
(3)分别说明科隆群岛生态系统独特、丰富、完整的原因。
(6分)
(4)指出企鹅、海豹等“南极游客”会在科隆群岛“定居”的原因。
(6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岳桦属落叶乔木植物,喜生于半阳坡山脊上,在高山带常为丛生状。
长白山岳桦林是针叶林和山地苔原之间的过渡,是山地苔原和森林成分的特殊结合,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000 m之间的长白山北坡。
岳桦林中动植物种类比较单一,数量亦较少。
下图示意我国长白山北坡岳桦林种群林木径级随海拔动态变化。
(注:林木径级是指森林中原木的直径值,通常用cm来表示,其中直径≤12cm为小径级木,13—24cm为中径级木,25—36cm为大径级木,≥37cm为特大径级木。
)
(1)描述图中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分布特征。
(6分)
(2)简析长白山北坡岳桦林的生长环境。
(6分)
(3)长白山北坡岳桦林1800米附近2.5 cm小径级岳桦树植株稀少。
试说明原因。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