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五”高效*智慧*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一)四个特征:自由地呼吸、坚韧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绽放
自由地呼吸。
自由是智力生活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如鱼得水,如鸟入林。
美好的课堂在于营造一种自由的气氛,只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才能滋育出健康阳光、蓬勃向上的生命气象,使师生形体自然、身心自在、心灵自由。
坚韧地探索。
坚韧是坚持而不放弃的忍受力,遇到困难时的耐受力,更是积极向上的爆发力。
课堂是一种灵魂的探险,人生的探讨,心灵的探索。
美好的课堂应该是“杂花生树、群莺飞舞、山鸣谷应、音韵和谐”不齐之齐的美感,正如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和谐之美的境界。
健康地成长。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促进师生精神成长,在关爱中学会关爱,在宽容中学会宽容,在民主中学会民主……在各自千差万别的生命相遇中不断地走向生命相融和生命相生。
快乐地绽放。
快乐是生命的亮色,也是课堂的底色,更是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志与体现。
开心才能“心”开,当一个人开心时,他的心窍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聪明和灵感就汩汩涌流,使师生在教与学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所长、有所乐。
(二)四个层面:生本、生活、生动、生命
生本是指教学理念先进化。
生本是指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理念。
生本理念是心中有爱、心中有道、心中有术、心中有行。
教育就是围绕珍爱人的生命、增长人的智慧、培养人的信仰而展开的。
做到以学为本、以学论教、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学者也教、教者也学、教为不教、教学相长。
生活是指教学内容情境化。
生活是指教学内容和科学、技术、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快乐生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
生动是指教学方法多样化。
生动指有活力,起积极作用,增加正能量。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组建学习小组,创建帮扶模式,构建核心课型模式,启用校本课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利用故事、魔术、实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互动、生动地学习。
生命是指教学目标优质化。
生命是指生物所具有的活动能力。
生命教学指走向关注师生生命价值的教学,即传授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课堂既满足学生知识、技能、方法和品德的发展,又立足于学生当下的身心发展规律,
充满生命活力,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三)五个步骤:导疑、引探、释疑、启思、精练
导疑——情境导入,提出疑问。
精心设计情境,巧妙导入课题。
教师亲切大方,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习兴趣,拉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质疑,能从多个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时、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回答,对所有学生表达尊重和赞赏的情感,激发学生自尊、自信,使学生乐于学习。
导入课题后,教师能准确定位知识与技能,渗透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导疑这个环节中,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的三维目标后,教师再出示基础题。
具体程序: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出示问题(3分钟)
引探——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各个层面学生积极学习本课内容,集中精力完成基础题。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个别指导,搜集普遍问题。
同学们互相提问,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共性的问题。
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后续学习。
在引探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程度,协作交流的参与程度,活动体验的踊跃程度。
让学生学会倾听,师生、生生之间能彼此交流合作,自由分享见解,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具体程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成疑问(12分钟)
释疑——主动展示,阐释疑点。
基于基础题的解答,教师构建学习平台,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与主体性、协作性与交流性、体验性与感悟性。
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展示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取灵活学习方式,紧扣凸显学习目标的共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讨论共性问题,鼓励学生阐释问题,教师适当点拨。
在释疑这个环节中,学生获得新知识时能积极主动跟进、共鸣、投入,改变了学习方法,增强了求知欲,能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坚韧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愿参与、自主学习,学习有困难时得到帮助,成功时得到鼓励。
具体程序:自我释疑——合作答疑——形成共识(10分钟)
启思——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针对教学出现的问题,教师注重思维方向的引导、思维路线的点拨、知识元素的内化,注重问题的主题性与逻辑性、主体性与循序性、启迪性与开放性。
同学们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已的见解,进行批判性地学习,教师对知能、技法进行精辟的归纳,实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
在启思这个环节中,启发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法,激励学生不懈努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具体程序:自我总结——交流共享——提炼方法(10分钟)
精练------当堂训练,提升能力。
科学设计课堂达标练习,突出本课重点难点,凸显分层推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针对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课堂训练,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当堂纠正,强化方法。
在精练这个环节,教师成为知识与技能的把握程度,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的发现程度的推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学习技能并得以训练或提高,促进学生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