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 2019年2月18日,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湾区都位于( )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2)下列对四大湾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京湾区位于关东平原,优良港湾众多,经济发达B. 纽约湾区位于美国东北部,濒临大西洋,交通便利C. 粤港澳湾区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D. 旧金山湾区科技力量雄厚,是“世界硅谷“所在地【答案】(1)A(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四大湾区分别是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中国的粤港澳湾区,均位于北半球。
故选A。
(2)粤港澳湾区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但是该地矿产资源不足,故选C。
【点评】(1)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个地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下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
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A. ①→③→②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③→①→②【答案】 D【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着直觉认为“天圆地方”;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中期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答案为:D。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判读正确的是()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B.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C.这一天 14 点太阳升的最高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2)次日,地球运行在下图公转轨道上的那段?()A.①B.②C.③D.④【答案】(1)B(2)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这一天中竹竿的影子先变短再变长。
图中箭头乙指西方,丁指东方,丙指北方,甲指南方;这一天12点太阳升得最高;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不能直射家住40°N的小明头顶。
(2)读图可知,①段为地球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②段为地球处于夏至和秋分至之间,④段为地球处于秋分和冬至之间,③段为地球处于冬至和次年春分之间;次日为春分日后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①段。
【点评】(1)正值日出和日落的时刻,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我们说此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度。
日出以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一直到中午时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
在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过了正午以后太阳高度角又逐渐减小。
(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一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移动到最北界限,即北回归线;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一直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移动到南回归线时,直射点便到达了最南界线,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此日后,直射点又开始北移。
4.将1:100000的某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制作成一幅新图。
新图与原图相比()A. 新图图幅面积是原图的2倍 B. 新图表示的内容比原图简略C. 原图上某河流的长度为10厘米,新图上长20厘米D. 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答案】 C【解析】【分析】将1:100000的某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为1:50000,新图的比例尺大,表示的内容详细;原图比例尺与新图比例尺比较,原图上某河流长度为10厘米,新图上长20厘米,新图图幅面积应是原图的4倍。
故答案为:C。
【点评】比例尺缩放问题: 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以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乘以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乘以(1 + n);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乘以(1-1/n);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乘以1/n。
5.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C【解析】【分析】一般形成聚落要有比较好的自然环境,一般要靠近水源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从图中可知,③最符合。
故答案为:C。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6.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综合考虑道路的长度和坡度,图中较适合老年人登山的线路是()A. ①B. ②C. ③D. ④(2)图中公路选线的特点是()A. 通往主峰B. 多沿山谷穿行C. 多与等高线平行D. 多与聚落相聚较远【答案】(1)B(2)C【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步道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长度适中,适合老年人登山;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分析可知:公路选线的特点是连接聚落,多与等高线平行,地面坡度小,避开陡坡。
故答案为:C。
【点评】(1)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2)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较少,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修建的原则主要是少占耕地,可以以高架路的形式减少对耕地的侵占;山地地区对交通线路修建限制较大,一般沿等高线修建,陡坡上呈之字形修建,可以减小车辆爬坡难度。
7. 2018年2月7日,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在恩克斯堡岛为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举行了选址奠基仪式。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约为()A. 164°E,75°NB. 164°W,75°SC. 164°W,75°ND. I64°E,75°S (2)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A. 东南方向B. 西南方向C. 东北方向D. 西北方向(3)科考队选择在2月份为罗斯海新站奠基的主要原因是()①正值南半球夏季②正值南半球冬季③白昼时间长④降水稀少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1)B(2)C(3)A【解析】【分析】(1)看图分析,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南,南纬80度以北,所以大致纬度应是75°S,地处东经,度数在180°-150°之间。
对照选项,罗斯海新站经纬度是164°E,75°S。
(2)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旋转,罗斯海新站在昆仑站前方即东方,昆仑站对比罗斯海新站更靠近南极,所以罗斯海新站在昆仑站的东北方。
(3)2月份正值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向南移,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更便于科学考察队工作。
故正确答案为(1)B;(2)C;(3)A。
【点评】南极地区指的大致位置是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成南极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所以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
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就是企鹅。
在南极地区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8.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在四川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东营正处于()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下图四点的位置与西昌最为接近的是()A.B.C.D.【答案】(1)D(2)B【解析】【分析】(1)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是北半球的冬季,东营位于北半球,正好是冬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该经纬网中没有出现0°的纬线和0°的经线,应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逐渐增大为北纬,向南逐渐增大为南纬来判断,A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8°W,28°N;B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2°E,28°N;C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8°W,28°S;D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2°E,28°S;与西昌(102°E,28°N)最为接近的是B。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太阳直射点一年之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然后向北移动,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又向南移动,到秋分(9月23日前后)又直射赤道.之后继续向南移动,到冬至日(12月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又开始向北移动,到下一年的春分又直射赤道.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导致了南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产生了差异,因此产生了季节的差异,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9.读“图甲东半球某日太阳光光照”及“图乙地球公转示意”,回答下面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120°E,23.5°N)B.C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C.按照时区的划分,B点的时刻比A点早D.图甲所表示的日期与图乙中的位置③相同(2)如图甲所示时期,有关下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俄罗斯正处于一年中寒冷的时期B.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水位上涨,水量增多C.中南半岛上盛行东北季风,容易发生干旱灾害D.巴西高原上草木生长茂盛【答案】(1)D(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甲中各条经线上都没有标注度数,无法判断A点的经度数,故A错误;C点和B点不在同一条纬线上,C点不在B点的正西方向,而是在B点的西北方向,故B错误;A点和B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在时间上是相同的,故C错误;图甲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与图乙中的位置③相同,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