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宗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及控制_王卫国

大宗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及控制_王卫国

大宗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及控制摘 要:没有合格的原料就没有合格的产品。

饲料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要将饲料产品的质量变异或偏差控制在最低水平,使其能持续满足产品的质量指标要求,保证客户获得稳定的动物生产性能与效益。

而饲料原料质量变异的控制是实现产品质量变异控制的先决条件,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1 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与成因饲料原料质量变异是指饲料原料的某项(或某几项)成分(或有害物)含量对其规定值或统计平均值的偏离。

饲料原料质量变异有多种多样,导致这些变异的成因也有各不相同。

1.1 谷物的质量变异谷物的质量变异表现为物性指标如容重、色泽、子粒大小的变异,营养成分的变异如水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灰分、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可消化粗蛋白、消化能、代谢能等和卫生指标方面的变异如霉菌毒素含量、农药残留等。

谷物的容重、子粒大小、营养成分含量一方面取决于其品种的遗传特性及遗传特性的稳定程度,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种植土壤特性、田间管理及收获后加工处理的影响。

由于多种因素的变化,导致谷物的质量总是处于变异之中。

容重是谷物质量的重要指标。

子粒饱满、容重大的谷物,皮层比例低,可消化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通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有利于加工作业。

容重的变异通常从5%~15%。

玉米是最主要的谷物饲料原料。

其容重的变异从5%~15%。

而小麦的容重变异从2%~10%[1]。

谷物的水分含量通常在11%~14%,高水分谷物可达17%~20%,随收获季节气候变化和收获后干燥、储存等条件而变化。

水分的较大变异对饲料的配方设计和加工有很大影响,造成单位重量的物质中营养含量降低和粉碎成本升高,产品保质期缩短。

进而导致饲料成品的质量变异。

谷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和营养价值的变异是需要深入关注的。

这主要是由于谷物在畜禽饲料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即使营养成分的较小变异也会对饲料成品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玉米作为谷物饲料之王,其营养价值的变异达15%[2]。

Danisco动物营养技术服务部对采集自全球的558个玉米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各成分的变异为:干物质1.8%,淀粉1.6%,蛋白质9.6%,脂肪12.1%,淀粉消化率14.1%,表观代谢能15%(差异达500kcal/kg)。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变异也较大。

这里蛋白质、脂肪、淀粉消化率和表观代谢能的变异都较大。

其中淀粉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比例不同影响着玉米淀粉的消化率。

直链淀粉的消化率低于支链淀粉的消化率。

淀粉颗粒的大小和抗性淀粉的含量也都会影响淀粉的消化率。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与工程系/王卫国对高粱、小麦、大麦等谷物,也有类似上述的情况。

谷物收获后的储存期过长,会导致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下降,直接影响是蛋白质溶解度下降,脂肪会发生氧化。

有害微生物的侵染和繁殖会造成谷物的发霉变质,产生微生物毒素。

其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对不同动物有巨大危害,且难以去除,污染严重时会使谷物完全丧失营养价值。

这种质量变异是恶性的,必须给以高度重视。

1.2 谷物加工副产品的质量变异谷物加工副产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谷物本身的质量变异,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谷物加工的工艺和程度。

例如生产高等级面粉企业的麦麸的农药残留量取决于小麦在农田所受污染情况和洗麦、打麦工艺,而主要营养质量如淀粉含量、消化能、代谢能量的变异则主要决定于含有面粉的比例。

由于各个加工企业的工艺不同,导致谷物加工副产品的营养价值变异在3%~20%。

1.3 油料饼粕的质量变异油料饼粕的质量变异首先来自油料品种的不同。

不同品种的同一种油料其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有很大差别。

例如美国大豆和中国大豆在脂肪、蛋白含量上就有差别。

双低菜籽的芥酸、芥子甙等抗营养因子含量明显低于普通菜籽。

其次是种植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管理等。

不同地域种植的油料的化学成分含量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油料的取油工艺对饼粕的质量影响也很大。

例如残油量高会增加饼粕的能量值,而热加工温度、时间等的不同会造成饼粕的蛋白质消化利用率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和活性的不同。

而通过检测蛋白质溶解度、蛋白质分散指数和尿酶活性等可以反映豆粕加工的适宜度。

大豆粕是最主要的饲用饼粕。

主要分为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两类。

对60个国产带皮豆粕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值为7.96%~15.95%,平均值为11.09%,变异系数为11.44%;粗蛋白含量为42.42%~47.75%,平均为45.17%,变异系数为2.85%;粗纤维含量为2.94%~6.98%,平均值4.69%,变异系数为18.71%;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为65.2%~88.5%,平均值79.2%,变异系数为6.69%;尿酶活性为0.00%~0.76%,平均为0.10%,变异系数达145.48%[3]。

由此可见带皮豆粕的粗纤维含量、蛋白质溶解度和尿酶活性质量变异是很大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中变异系数是相对于分析值的平均值而言的,但对具体的饲料厂家而言,其所购豆粕的实际质量分析值可能在整个范围内变动,如蛋白质可能是42.42%,也可能是47.75%。

比如:第一次使用的豆粕蛋白含量为42.42%,而此后使用的豆粕蛋白含量可能是47.75%,则对于动物而言,所食入的蛋白含量差异能达到10%以上。

如此大的变异必然对产品的配方设计、生产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市售棉籽粕的质量变异也相当大。

对483个棉籽粕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分的范围为6.53%~15.7%, 粗蛋白的范围为43%~53%,粗纤维的范围为6.26%~15.70%,粗灰分的范围为4.67%~10.93%, 粗脂肪的含量为0.27%~2.82%。

而反映热加工是否适度的蛋白质分散指数或溶解度等指标的差异范围也在3%~20%。

棉酚的含量为从73mg/kg~1180mg/kg[4]。

市售菜籽粕的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变异。

例如对国内112份菜籽粕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水分范围为7.8%~13.4%,平均为10.6%;粗蛋白的范围为32.22%~40.24%,平均值36.5%;粗纤维的范围为7.62%~15.37%,平均11.4%,粗灰分的范围为6.35%~12.92%,平均为7.9%;粗脂肪的含量为0.05%~4.57%,平均1.9%。

而反映热加工是否适度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4.31%~37.17%,平均30.5%。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通常应在30%,超过此值表明加热过度。

硫苷含量约在19.2μmol/kg~157μmol/kg[5]。

而国标规定一级菜籽粕硫苷含量小于等于40.0μmol/kg,二级菜籽粕的硫苷含量小于等于75.0μmol/kg[6]。

可见硫苷含量的变异显著。

相对于菜籽粕而言,菜籽饼的质量变异更大。

对国内110个菜籽饼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范围为2.60%~12.23%,粗蛋白的范围为26.52%~40.53%,粗纤维的范围为6.88%~14.31%,粗灰分的范围为5.61%~8.08%,粗脂肪的含量为4.98%~15.5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1.68%~50.90%[5]。

1.4 动物性蛋白原料动物性蛋白原料的的种类主要有鱼粉、肉骨粉、肉粉、羽毛粉、蹄角粉、肠粉、血浆蛋白粉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前4种。

鱼粉依然上最好的动物蛋白饲料。

但因鱼粉的鱼类来源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加工储藏方法不同而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异。

即使同一个国家、同一地域不同年份生产的鱼粉也有质量变异。

这类变异表现为粗蛋白质水平、氨基酸组成、矿物元素含量的不同。

鱼粉的粗蛋白水平在50%~65%,粗灰分的范围为11.4%~20.8%,粗脂肪的含量为4.0%~10.0%,钙含量在3.81%~5.88%,磷含量在2.83%~3.2%[7]。

市场上销售的劣质鱼粉的质量水平甚至会低于上述分析值。

对鱼粉的质量而言,鱼粉的新鲜度是一项重要指标。

用挥发性盐基氮(VBN)测定方法可以评价动物性饲料中蛋白质的劣变程度,可衡量其新鲜度。

VBN值是指100g 肉中所含挥发性盐基氮物质的毫克数。

优质鱼粉的VBN 值在20mg/100g以下。

新鲜鱼粉的组胺在100mg/kg 以下,酸价在5以下,过氧化值在5以下[8][9]。

市场鱼粉的新鲜度变异在5%~20%以上。

此外,优质新鲜鱼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在90%以上。

新鲜度低的鱼粉会明显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损坏动物健康。

鱼粉的掺假是导致质量变异的另一重要因素。

掺假物主要有3类,即植物蛋白原料如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等,低价的动物性原料如羽毛粉、肉骨粉,蹄角粉等,非蛋白氮原料如尿素、缩二脲等。

这些掺假的结果使鱼粉的氨基酸组成改变,蛋白质消化率降低、有效能量降低。

肉骨粉是易发生质量变异的原料之一。

其水分含量在5%~10%,粗蛋白水平在44%~52%,粗灰分为27%~38%,粗脂肪为2.0%~13.0%,钙含量在9.0%~14.0%,磷含量在4.5%~7.0%[10]。

肉骨粉因其加工去脂方法不同,导致其营养成分差异较大。

肉骨粉的新鲜度也可用挥发性盐基氮(VBN)度量,VBN值越高,其新鲜度越差。

笔者认为良好质量的肉骨粉的VBN值、酸价等应达到鱼粉的质量指标要求,而胃蛋白酶消化率在85%以上。

新鲜度低的肉骨粉也会明显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损坏动物健康。

肉骨粉需要特别关注的另一问题是其卫生质量问题,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的量必须达到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

肉粉的情况与肉骨粉相似。

羽毛粉目前分为水解羽毛粉和膨化羽毛粉两大类。

水解羽毛粉的水分含量在5.7%~9.0%,粗蛋白水平在60%~84%,粗灰分为2.7%~10.1%,粗脂肪为0.7%~4.6%,钙含量在0.28%~0.55%,胃蛋白酶消化率在11.09%~59.21[10]。

由数据可见,水解羽毛粉的质量变异也是很大的[11]。

1.5 油脂类原料的质量变异油脂类主要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脂以及混合油。

大多数经精练的植物油因本身含有抗氧化剂,储存稳定性好。

但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不同,其可利用的能量值和可提供的必需脂肪酸是有差异的。

小作坊生产的植物油含杂含水分较高,品质较低,储存稳定性差。

所以植物油的含杂、酸价、碘价和过氧化值均是可检测的指标。

动物油脂主要包括鱼油和猪油。

动物油脂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油脂的纯度、脂肪酸组成、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等。

动物油脂由于本身不含抗氧化剂,易残留杂质,易被氧化,所以质量变异较大。

粗制鱼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25%~0.5%,酸价通常在5~15mg/kg, 过氧化值在10mmol/kg以下。

品质劣变的粗制鱼油的水分、酸价及过氧化值会远远超过上述指标。

精制鱼油的水分及挥发物0.05%~0.20%, 酸价通常在2mg/kg,以下,过氧化值在5mmol/kg。

品质劣变的精制鱼油的水分、酸价及过氧化值也会大大超过上述指标[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