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_三国鼎立 ppt
(二)、讲授新课
图示《东汉末年军阀割剧形势》,并适 时点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军阀是曹操和袁 绍。由此切入
一、官渡之战
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提问: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双方实力对比、 战争结果及作用?
通过阅读、提问,培养学生思维概括及语言 组织表达能力
200年
官渡之战
10万人
官渡
曹
之战 3 、4 万人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 著名战役。
讨论:赤壁之战双方 胜败的原因。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协作探究。 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提示,由小组 归纳达形成共同观点并发言,最后由 教师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精神, 同时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引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展 示主要人物照片。
教学 过程
提问:谁能说出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谁又能说照片上人物的姓名?
(利用历史题材影视文学作品的直观性、及 与日常生活联系,抓住初一新生的个体表现欲 望较强心理特点,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活跃课堂气氛。)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 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3.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辨析题: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
展示赤壁古战场,及苏轼的词作《念奴骄· 赤壁 怀古》以此引入下一问题
念奴骄·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 苏轼)
在课堂中体现历史科 与其它学科的渗透 教学,拓展学生知 识面,利于学生综 合能力的提升。
二、赤壁之战
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提问: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双方实力对比、 战争结果及历史作用?
通过阅读、提问,培养学生思维概括及 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208年
赤壁之战
曹 刘 刘 刘
赤壁
刘
孙、刘联军 孙 大战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 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 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 四川。
操
官渡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曹
官渡
操
之战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图,加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性,牢 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利于学生对战术运用 的理解和读图能力培养。
讨论: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
方?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协作探究。教 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提示,由小组归纳形成 共同观点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充分利用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特点, 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前提)的 形成。
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错误: 三国时期 理由: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错误: 赤壁之战 理由: 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有人说曹操是个英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雄,有人说他是个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奸雄,我们该怎样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评价曹操这个历史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人物呢? 雄。” —— 鲁迅
提出问题:
你认为苏轼词中还有不符史实的地方吗?有人 说曹操、周瑜都是三国时期人,你认为这个说法对 吗?
通过设疑增加悬念,调动学生兴趣,为讲 述下一问题作铺垫。
三国鼎立的形成
播放《三国鼎立》纪录片片断,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蜀 吴
(展示表格,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填表)
活动探究:
通过提示,让学生收集整理材料, 得出结论,表达成果。让学生初步掌握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并提高学生 的应用水平,培养探究创新能力。
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 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 年、221年、222年。 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兴 趣,并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四)巩固提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巩固重 点难点,拓展思维能力。
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 一直重视屯田,发 展农业生产,大力 兴修水利。
翻车
诸葛亮治蜀
蜀锦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造船业 发达,促进 了海上交通 的发展。
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今台湾岛),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 联系。
(三)
一、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袁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经济的发展
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洛阳 成都
曹丕 刘备
222年
建业
孙权
(强调: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为:公元220年。 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分析之前的两个问题,
加强学生的理解性记忆,并能有针对性地纠正日常生 活及影视文学作品在学生心目中造成的误区,利于学 生区分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