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对比分析08经济学一类一班 黎鑫(0802010260)【摘要】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起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此次金融危机导致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大批出口企业的倒闭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出口导向在带给我们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也逐步增大。
外贸依存度增大直接的影响就是金融危机时美国国内需求减少,致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产品出口困难而国内需求又不足,在企业产品堆积无法外销的情况下也就引发了出口企业大批倒闭,中国的金融危机随之到来。
那么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选择“进口替代型” 还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这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对比分析一、 对进口替代型战略的分析不如食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 进口替代的政策措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
第二,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
第三,使本国货币升值,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
其中关税和配额是进口替代战略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
(三) 进口替代的利弊2 1. 进口替代的优点(1) 有利于保护幼稚产业的发展根据李斯特的幼稚产业论,对于我国这样经济处在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对本国有发展潜力的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防止外国工业品的竞争,有利于实现幼稚产业的成熟,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
幼稚产业产品成本高、质量低、竞争力较差,很难与外国的同类产品进行市场较量。
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已充分证明,在一个没有保护的市场中进行竞争,落后国家的幼稚工业会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工业面前败下阵来。
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为本国的弱小工业提供了一个温和的成长空间,使民族工业能在这种环境里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
自己的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由一个农业国或二流工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2) 有助于刺激国内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常常被认为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国内需求的比例一般应占到一国总需求的75 %以上。
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一个特点就在(上升;(3(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贸易关系来看,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改善进出口结构,这必须通过先实现原有劣势工业部门的发展来替代大多数工业制成品的进口。
因此,通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逐渐促进国内工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某些产品的自给自足,并且在摆脱对同类产品过度进口的同时,减少外汇支出,积累国内建设资金,可以进一步发展国内的战略产业,并转而出口创汇。
(5) 扭转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各种资料表明,国际分工体系对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具体表现为这类国家的贸易条件处于一种长期恶化的趋势。
这种趋势在战后更为明显,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上升。
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这种不利局面,因为它们已改变了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工业制3 成品的传统做法,把更多的初级产品留在国内,供自己的进口替代工业使用,国内消费所需要的多数工业制成品也已经能够由本国企业来提供,使加工和销售利润更多地留在了国内。
2. 进口替代的弊端(1) 外汇锐减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时,由于国内资金和生产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仍需要进口大量国内还不能生产的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及资本货物,花费巨额外汇,政府这时往往采取使本国货币升值的方法让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变得便宜,但这样做又会对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创汇随之减少。
两方面的结果最终导致外汇的急剧减少,造成外汇危机。
(2) 国内企业可能因缺少竞争导致效率低下一方面进口替代可以保护幼稚产业转向成熟,但同样由于关税壁垒和进口配额阻碍了国际市场给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普遍满足既得的利益而不关心生产效率,这样使得进口替代产业总是无法与国际产品进行竞争,贸易保护难以取消,这又进一步加剧企业缺乏效率与竞争力,使其丧失了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
(模,(问题。
(一) 出口导向的定义出口导向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品、一般家电制造业等;第二阶段,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如机械电、石化等行业。
此后,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和信息密集型高科技工业,力图在高科技工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 出口导向的政策措施4 在实施出口替代战略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维持一个合理的汇率, 从而使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韩国货币在60 年代初实行了出口导向策略时, 曾实行两次大贬值, 贬值幅度分别为104%和65%, 在其后的数年里, 还不断实行货币贬值, 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二, 对某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政策, 以鼓励生产者在扩大出口能力方面大胆投资。
打入国际口市场与躲在保护壁垒后面为国内市场生产相比, 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成本竞争更为激烈, 质量标准更高, 也更需要市场。
然而, 一旦生产者掌握了就会些竞争和挑战的本领, 就会享有巨大的有利可图的市场。
用免税、出口退税、降低利率、支付现金等办法给以补贴, 将有助于吸引潜在的出口生产者, 克服进入世界市场的障碍。
第三, 为保证出口导向型经济有效运行, 还必须使国内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保持在反映它们稀缺程度的水平。
为此, 所应采取的根本原则措施, 就是要出口那些最密集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而要保证企业投资和生产决策符合这一原则, 就得使企业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所支付的价格与这些资源的供求决定的价格相一致, 如果劳动力丰富, 而资本稀缺, 企业应尽可能用劳动替代资本。
那些密集使用劳动的生产行业, 将比资本密集的行业更为有利。
((则(长(在外汇收支上“开源”,能赚取更多的外汇。
就国内资源成本来说, 出口扩大赚得的一单位外汇所耗资的, 比进口替代所节约的一单位外汇所耗费的更小。
就生产中使用的稀缺资源来说, 通过出口促进得的外汇数量, 比通过进口替代所节约的数量更大。
(4) 有利于弥补本国工业化资本和技术不足的缺陷出口导向可以让国内企业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结合,生产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全球性产业调整,促进本国产业的优化升级。
2. 出口导向的弊端(1) 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5 在面向出口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工业,主要是为了出口,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严重依赖世界市场,外贸依存度高。
一旦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波动就会影响国家的出口,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国内公民的就业,经济也随之大幅波动。
(2) 可能会强化落后经济的“二元化”特征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其在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除了其总体收益小于小国的情况外,因其国土面积广,人口众多,外贸出口的带动效应往往直接作用于一部分发达地区和人口,很难全面波及各个地区,这些发达地区通常在一国外贸出口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出口竞争力较强,外贸出口得利较多,而落后地区得利较少,这样就有可能不但不能纠正和消除落后地区的“二元结构”偏差反而会出现强化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负效应。
(3) 开放度增大致使经济受国外冲击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一国经济开放度大大提高,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如汇率、利率、贸易条件、债务条件的变动,国际游资的袭击等。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市场体系不够发达,监督和管理制度也不健全,缺乏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一旦危机发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使得一,在我国用低价劳动力为发达国家创造福利时却常常还遭遇反倾销的控诉,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还会威胁我国的技术进步。
所以单一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而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采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中立型”发展战略。
我们可以把我国的现有工业大致分为三大类: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针对三种不同产业的类型,进行不一样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 对于新兴产业应该采取进口替代策略新兴产业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短,生产体系不健全,生产成本较高、市场不稳定,而新兴产业的逐步发展和尽快成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道路并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
但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在发达国家却是成熟产业,相对而言发达国家无论是在产品的质量、技术还是在管理体系以及销售渠道上都要高于我国,如果我国不对这类产品实行高关税壁垒的进口替代策略,那么我国的市场将会被低成本的发达国家所占领,我国的新兴产业发展因此而受到重创甚至萎靡不振。
(二)对于成熟产业应该采取出口导向战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成熟产业,尤其是密集型的成熟产业,例如服装产业等,我国应该鼓励其出口,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不但赚取加工费,而更多的是要赚取产品的附加值,用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利润。
对于成熟产业,由于其技术和质量等已经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政府应该把这类的产品的出口税降到最低,推动这类产品的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同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技术。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我们同时也要限制资源耗费大的产品限制出口。
(三)对于夕阳产业应视情况而定由于夕阳产业在国内的销售已经达到饱和,市场出现萎靡状态。
所以大部分的夕阳产业我们的政府应该采取限制生产或是停止生产,但对于一些产品我们仍可以转换思路扩大生产。
当摩托罗拉90年代在美国销量下跌而濒临倒闭时,正是摩托罗拉公司及时把在美国饱和的产品转向中国才得以拯救摩托罗拉公司的发展。
所以对于我国的某些夕阳产业也可以通过施行出口导向把产品转向一些落后国家而实现二次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