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 述
体液组成及分布
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主要由
体液、电解质及渗透压所决定, 且是维持细胞和各脏器生理功能 的基本保证。 1.体液
水与电解质构成人体体液的基本成分。体液的 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男性(单位为%) 女性(单位为%)
细胞内液 细胞 外液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 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 发性缺水。
2.病理生理改变
渗透压低
水 水
渗透压高
护理评估
㈠
健康史 病因主要有三种:
1.水丢失过多 2.水分摄入不足 3.高渗性溶质摄取过多
㈡
身心状况 依据缺水程度和临床症状轻重不 同可分为三度:
重度缺水
㈢
诊断检查
1.尿液检查 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大,大于1.025。 2.血液检查 ⑴血电解质:血清钠离子浓度大于150mmol/L。 ⑵血常规: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RBC、 Hb、PCV(Hct)轻度增高。
护理诊断
㈠ 体液不足 与体液丢失过多或不适当的液体摄 入有关 ㈡ 心输出量减少 与血容量不足有关 ㈢ 有受伤的危险 与体位性低血压和意识程度降 低有关 ㈣ 清除呼吸道无效 与粘稠的分泌物有关 ㈤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组织间液缺乏及不适当的 组织灌流有关 ㈥ 潜在并发症 脑损伤 ㈦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高渗性缺水的知识
HPO42-
K+
Cl-
蛋白质 Mg+
Na+ HCO3蛋白质
血清钠的正常值为135—150mmol/L 血清钾的正常值为3.5—5.5mmol/L
3.渗透压
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基本相似,正常值为 290—310mmol/L。
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衡及调节
1.水平衡
一般成人24小时水分出入量表
每日排出水量(ml) 尿 粪 无形失水 1000—1500 150
组织间液 血浆 总量
40
15 5 60
35
15 5 55
注:1.以上细胞内、外液的数值均为占体重的百分比 2.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电解质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主要的阴离 子是Cl-、HCO3-和蛋白质。 细胞内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K+和Mg+,主要的阴 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
2.脏器调节
⑴ 肺的调节 调节机制:
主要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调节酸碱平衡。
⑵肾的调节 调节机制:
肾的作用是排酸( H+ )并回收HCO3- 。当体内多酸时,此作用加 强;体内多碱时,此作用减弱。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衡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体液代谢失衡的类型
1.容量失调
指体液量呈等渗性减少或增加,仅引起细胞外 液量的改变,如缺水或水过多。
护理措施
㈠
维持适当体液量
应尽早去除病因,防止体液继续丢失,并进行 补液。 已丧失的液体量的计算方法有:
1.根据临床表现估计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每丧失体重的1%, 需补液400—500ml。 2.根据血清钠浓度计算: 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 (mmol/L)]×体重(kg)×4
指细胞外液内水分的增加或减少,导致渗透压 发生改变,如低钠或高钠血症。 指细胞外液中其他离子浓度改变,可产生相关 的病理生理改变,但不致明显改变细胞外液渗 透压,如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酸中毒或碱中 毒。
2.浓度失调
3.成分失调
高渗性缺水
概述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概述
1.定义
⑶ K+的一些特点:
① K+是构成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② 正常成人对钾的日需要量为3—4g。 ③ 摄入的钾增多,随尿排出的钾也增多;摄入的钾减少,随尿 排出的钾也减少。不摄入钾,随尿也会排出钾。
3.体液平衡的调节
机体主要通过肾脏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 环境的稳定。而肾脏的调节功能是受神经和内 分泌反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系统的 调节:
⑴ 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恢复和维持体液正常 的渗透压) ⑵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恢复和维持血容量)
具体的调节机制
⑴ 渗透压调节机制: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下丘脑
兴奋口渴中枢
下丘脑
不兴奋口渴中枢
垂体后叶
产生口渴感 而增加饮水
垂体后叶
口渴不明显, 不增加饮水
抗利尿激素 (ADH) 加强水分重吸 收,尿量减少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抗利尿激素 (ADH) 减少水分重吸 收,尿量增加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⑵ 血容量调节机制 细胞外液减少 肾素 细胞外液量增加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Na+和水重吸 收,尿量减少 细胞外液量增加
每日摄入水量(ml) 饮水 食物水 1000—1500 700 300 2000—2500
内生水 (代谢水)
总入量
呼吸蒸发
皮肤蒸发
350
500 2000—2500
总出量
2.电解质平衡
⑴ 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相关的电解质为Na+和 K+。 ⑵ Na+的一些特点:
① Na+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② 正常成人对钠的日需要量为4.5g。 ③ 摄入的钠增多,随尿排出的钠也增多;摄入的钠减少,随尿 排出的钠也减少;不摄入钠,随尿基本上不排钠。
程度 轻度缺水 身体状况 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 缺水量 约是体重的2%—4%
中度缺水
除极度口渴外,出现缺水体征: 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 约是体重的4%—6% 凹陷。伴有乏力、尿少和尿比 重增高。常有烦躁现象。 除缺水症状和体征外,出现脑 功能障碍的症状,如躁狂、幻 觉、谵妄,甚至昏迷。 约是体重的6%以上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Na+和水排出增 多,尿量增加 细胞外液量减少
酸碱平衡及调节
1.缓冲系统
在体液的众多缓冲系统当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 是碳酸-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即HCO3-/H2CO3。 其比值决定血浆PH值,HCO3-/H2CO3的比值一般 为20/1。 调节机制:
⑴ 当体内酸增多时,HCO3-与强酸中和,产生的反应为: H+ + HCO3- → H2CO3 → CO2↑ + H2O ⑵ 当体内碱增多时,H2CO3与强碱中和,产生的反应为: OH- + H2CO3 → HCO3-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