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景区门票经济分析报告

2018年景区门票经济分析报告

2018年景区门票经济
分析报告
2018年3月
目录
一、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机制的演变 (5)
二、对比国外,我国目前景区门票所处的水平 (8)
三、降低门票价格、推进全域旅游的意义 (10)
1、短期来看,将有效刺激客流增长 (10)
2、长期来看,有利于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2)
四、对景区类上市公司的影响 (15)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推动网购、快递健康发展。

对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依法惩处、决不姑息。

”对重点国有景区的门票价格调整提出了明确指引。

自2007年以来,我国景区门票价格长期处于严格管控之下,2017年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景区门票已呈现下降趋势。

通过研究历史上门票价格降低对客流的提升作用,在客流量提升的情况下,降低门票价格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有限,在合适的降价范围内,客流的增长甚至可能提升上市公司业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域旅游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其核心就是把整个区域当作景区,推动景区门票降价,门票收入看似减少,但是由于游客增多将带动在景区产生的消费。

目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正在以省(自治区)为单位,在海南、宁夏、山东、河北、浙江、陕西推开,今年将按国务院要求验收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加快全域旅游发展。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对重点国有景区的门票价格调整提出了明确指引。

全域旅游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其核心就是把整个区域当作景区,推动景区门票降价,门票收入看似减少,但是由于游客增多将带动在景区产生的消费。

我国景区门票价格规制方式分为四个阶段,控价已非新鲜事。

我国景区门票价格规制方式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1949至1992年为政府价格管理阶段,1993至2000年为规划体系建立阶段,2001至2008年为规制加强阶段,2009年至今为规制改革和优化阶段。

2007年发改委出台政策要求同一门票价格上调频率不得低于3年。

目前国内景区门票价格制定模式有三种:一是政府定价型,价格完全由政府部门规定(例如黄山、峨眉山);二是政府指导价,价格在政府指导的框架内进行市场调整(例如乌镇、南山景区);三是市场定价型,完全由市场机制主导(例如主题公园、度假村)等。

降低门票价格、推进全域旅游长期来看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短期来看,门票降低将刺激旅游需求、提升景区客流,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价格适中时,价格对客流的调控是有效的,景区可实现收益最大化。

全域旅游将会成为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推手。

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来自于需求侧的推动,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西安曲江区为例,通过门票减免成功打造全域旅游的曲江模式,亲民甚至免费的票价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