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口物流复习资料

港口物流复习资料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港口概述1.港口通过能力及其决定因素。

1)通过能力:指一定时期(通常一年)内,在既定的设施设备条件并满足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织,港口所允许通过的货物量。

2)决定因素:港口通过能力是由港口的航行作业子系统、装卸作业子系统、存储作业子系统、集疏运作业子系统和管理系统五个子系统的通过能力综合决定的2.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通过能力的关系。

港口量能比及其应用,指港口吞吐量与通过能力的比值,反映港口能力被利用的情况。

国外有一种理论认为,港口的量能比在75%左右为适中,小于70%说明能力过剩,大于80%为能力不足3.港港合作、港航合作、港口与内陆物流园区合作的重要性。

1)港港合作:港口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市场占有率,互相参股或协作,形成梯次分明的中心枢纽港和支线港喂给港的网络体系,支线港或喂给港为枢纽港提供货源,枢纽港为支线港或喂给港提供航线保证。

2)港航合作:船公司为了打造航运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也为了获得更多港口的优质服务和优惠的港口收费,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积极参与港口建设和经营。

3)港口与内陆物流园区合作: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为港口和内陆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通过这种合作将大大拓展市场腹地,提高了港口的竞争力。

4.一、二、三、四代港口的功能特点。

1)一代港口: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那时的港口是运输中心。

2)二代港口:在一代基础上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功能,成为运输枢纽和服务中心。

3)三代港口:加强了与所在城市以及用户的联系,港口的服务超出了原先港口的界限,增添了运输、贸易的信息服务和配送综合服务等,使港口成为物流中心。

4)四代港口: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网络化的结构,功能进一步延伸,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服务更加柔性,与相关供应链各环节之间更好地实现无缝连接。

第二章港口装卸工艺5.港口货物换装的方式。

1)直接换装:直接换装是指货物从一种运输工具直接换装到另一种运输工具2)间接换装:间接换装是指货物经过港口库场存储之后再换装到另外一种运输工具3)直接换装时,货物只经过一个操作过程;间接换装时,货物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过程。

6.件杂货及其装卸的主要设备、工艺系统构成及适应环境。

件杂货通常是指有包装的货物和无包装的大件货物。

主要包装形态有袋装货物、捆装货物、桶装货物或圆筒状货物、箱装货物、筐、篓、坛装货物、无包装的大件货物。

主要设备有门座起重机、船舶起货机流动起重机、蓄电瓶搬运车、叉车、牵引车挂车、货车。

工艺系统构成与使用环境(1)门座起重机——装卸搬运机械系统适于于直立式码头,是件杂货装最常用的机械系统。

方案一:船——门机——前方堆场。

适于货物暂时存放前沿堆场。

方案二:船——门机——叉车——前方仓库。

适于货物存放在前方库场(一线库场)。

方案三:船——门机——拖头平车——流动起重机——后方堆场。

适于货物存放在后方库场。

(2)船舶吊杆——装卸搬运机械系统方案一:船——船吊——叉车——前方库场。

方案二:库场——流动起重机——拖头平车——船吊——船。

方案三:船——船吊——叉车——流动起重机——火车。

当货物暂时存放在前方库场时,可选择方案一;如果存放在后方库场或装火车,则应选择方案二或方案三。

(3)多层仓库(楼库)的装卸工艺系统当码头前沿场地面积不足时,可考虑设置多层仓库。

7.大宗干散货及其装卸的主要设备。

a)大宗干散货连续式装船工艺系统及设备?(记工艺系统的名称和设备名称)1.固定转盘式装船机装船工艺(1)固定转盘式装船机(2)装船工艺过程将装船机机头对正舱口,顺次由前到后开动带式输送机,将堆场或卸车线的物料,经过一系列中间带式输送机传递到悬臂带式输送机,通过溜筒装入船舱。

选用固定转盘式装船机装船的泊位可根据情况采用单机、双机或三机配置。

2.摆动式装船机装船工艺(1)摆动式装船机(2)装船工艺过程整机不沿码头岸线移动,但桥架绕后端墩柱的支承中心回转而摆动,悬臂架设有伸缩装置,可在桥架上前后移动,臂架和桥架内设带式输送机与前端溜筒连接,物料经输送机和溜筒装入船舱。

3.移动式装船机装船工艺移动式装船机可沿泊位前沿轨道行走。

如图2-28。

该装船机灵活、机动、工作面大、对船型的适应性强,但结构复杂,对码头结构强度要求高,是国内外干散货港口最常用的装船机型。

b)大宗干散货连续式卸船工艺系统及设备?连续式卸船工艺(1)链斗卸船机卸船工艺链斗卸船机主要由垂直提升的斗式提升机和水平输送的皮带机组成(图2-32)。

物料由链斗提升机提取,卸到回转转盘附近的料槽内,由臂架皮带机送进中心料斗,流到下面的皮带机小车上,经皮带机转送至堆场。

(2)斗轮卸船机卸船工艺图2-33是斗轮卸船机。

由双排斗轮取料,物料落到中间皮带机上,输送到链斗提升机,由链斗提升机提升到悬臂皮带机,转送到岸上堆场。

图2-34是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舱内剩余物料而设计的一种斗轮与扒料装置组合的取料装置。

连续卸船方式的特点优点:(与间歇式卸船方式相比)(1)清仓量较小;(2)效率较高;(3)对环境污染小;(4)不受货位下降的影响;(5)码头投资少。

缺点:设备的机构和技术相对复杂,设备的可靠性还比较低,维修量较大;对货物的块度的限制严格。

c)大宗干散货间歇式卸船工艺系统及设备间歇式卸船工艺(2)间歇卸船机a.带斗门机是一种在门机的门架下设置可伸缩漏斗的散货卸船专用机械。

工作特点是卸船效率高,适用于船型不超过5万吨级的中型散货进口码头,卸船效率在700t/h以下。

b.装卸桥也称桥式卸船机,是大型散货码头最主要的卸船机械,一般适用于5万吨级以上的散货专用船,c.船舶吊杆工作特点:1.抓斗起升高度不高。

由于考虑装卸作业安全,船舶吊杆工作时,抓斗起升高度不能太高;2.船舶吊杆的起重量较小,卸货效率较低。

如起重量为3~5t的船舶吊杆的卸船效率仅4.清舱量大。

约为50%;5.码头建设费用少,港口的装卸成本也低。

8.集装箱装卸的主要设备、工艺系统构成、各工艺系统特点及适应环境。

1)集装箱船舶装卸设备岸壁集装箱装卸桥简称“集装箱装卸桥”或“桥吊”,是集装箱码头装卸集装箱的专用机械。

集装箱装卸桥一般可分为A型和H型两种A型集装箱装卸桥的特点:自重轻,轮压为35吨左右,但稳定性差。

H型集装箱装卸桥的特点:稳定性好,抗风能力强,但自重大,轮压为38吨左右。

从发展趋势看,集装箱码头大多采用H型装卸桥。

2)几种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的特点及适应环境1.底盘车装卸系统(1)机动性强、搬运活性高、“门到门”运输方便;(2)作业环节少,整体装卸效率高,集装箱损坏率低;(3)场地布置简单、轮压小、场地投资低;(4)管理简单、对人员技术要求低。

底盘车系统的缺点:(1)不易实现自动化;(2)单层堆放、场地利用率低;(3)需要大量底盘车、初次投资大;(4)卸船作业时需要对位,提高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适应:适于通过量较小、场地大、门到门运输多的码头。

2.跨运车装卸系统跨运车系统的优点:(1)一机完成多种作业,环节少,工艺系统简单;(2)流动性好,设备利用率高;(3)卸船时无须准确对位,但装船时跨运车需要与装卸桥对位。

(4)堆场利用率比底盘车系统高。

跨运车系统的缺点:(1)故障率高,对司机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2)堆层少(最多三层),场地利用率低;(3)轮压大,场地造价高;(4)初始投资大。

适应:适用于进口重箱量大、出口重箱量小的码头。

3.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装卸系统轮胎吊系统的优点:(1)场地的利用率高,堆场建设费用较少;(2)可转向,因而可换区作业;(3)对集装箱损坏率低;(4)可计算机控制,易实现自动化。

轮胎吊系统的缺点:(l)相对跨运车系统,灵活性不够;(2)作业效率比跨运车低;(3)初始投资较高。

适应:适用于陆地面积较小的码头。

4.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装卸系统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系统的优点:(1)堆场利用率高;(2)机械结构简单,作业的可靠性高;(3)维修管理费用低,营运费用低;(4)可实施计算机控制,易于自动化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系统的缺点是:(1)机动性差;(2)跨距大,提箱、倒箱困难;(3)初始投资也较大。

适应:适用于场地面积有限、吞吐量较大、计算机控制程度高的码头。

5.叉车装卸系统叉车系统的优点:(1)叉车通用性强,适于多种作业;(2)技术问题少。

(3)机械价格便宜,单机造价低。

叉车系统的缺点:(1)单机效率低;(2)轮压大;(3)通道宽,场地利用率低;适应:吞吐量小的集装箱码头。

第三章港口装卸作业计划与调度(打印PPT)9.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计划的类型。

1)月度生产作业计划2)近期(旬、周或五日)生产作业计划3)昼夜生产作业计划4)单船生产作业计划。

10.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的构成。

港口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分阶段的计划,是为了保证年度计划的完成而制定的。

它主要由集装箱码头月吞吐量计划和集装箱码头装卸工作计划两部分组成。

11.船舶装卸时间的平衡计算。

图3-3 岸吊与船吊联合作业船舶装卸时间计算框图第四章港口库场作业与管理12. 件杂货码头库场昼夜堆存计划的两种方案。

1) 进出合一的堆存方案:如果前方库场面积较大,一个库场能够满足进、出货物堆存的需要时,较好的堆存方案是在同一个前方库场内分开堆存进、出口货物。

2) 进出分开的堆存方案:对于大型港口,如果不可能采用进出合一的堆存方案则将进、出口货物分库堆放。

互相干扰最小,货物搬运的路线也相当短。

13. 集装箱堆场箱区布局及场箱位编码。

1) 布局形式:按集装箱在堆场内堆放的朝向,集装箱堆场布局分为平行布局方式和垂直布局方式。

解:根据上述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计算:① 仅考虑使用船吊,各舱所需的作业时间分别为:第一舱:)(3.531h t =第二舱:)(922h t =第三舱:)(1003h t =第四舱:)(684h t =第五舱:)(7.565h t =②计算最小作业时间 )(42.5814053011100min h T ≈⨯+⨯= ③比较min T 与i t ,由于1min t T >和5t ,故将一舱、五舱交由各自的船吊进行装卸,重新计min T 。

)(60140)25(301700160011100'min h T ≈⨯+-⨯--= 因为满足432'min ,,t t t T <,故继续下一步;④计算门机在各舱的作业时间 )(2440603027602h t j =⨯-= )(3040603030003h t j =⨯-= )(640603020404h t j =⨯-= ⑤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绘制配机图(图3-4)2)箱位编号:“AO123”表示该箱在A箱区01位第二排第三层第五章港口理货作业与管理14.公证理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