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技术ACCESS实验指导书新

数据库技术ACCESS实验指导书新

实验预备知识一、Access 2003软件的简介1.Access 2003是Mircosoft公司Office 2003的一个重要成员,是一种可运行于Windows 2000 SP3 WINDOWS XP或更高版本操作系统平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可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支持关系数据库模型。

2.Access 2003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体现面向对象的思想和可视化程序设计特点(2)具有罗斯福商贸数据库做为示范(3)生成的数据库只有一个文件(4)是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性较强(5)可访问多种文件格式(6)与OFFICE其他成员具有很强互操作性(7)2003版本新增了项目二、Access 2003软件的安装由于Access 2003是Office 2003的一个重要成员,所以只要按照提示安装Office 2003,并选择典型安装,就完成了Access 2003的安装。

三、Access 2003软件的使用1.启动与退出Access 2003的启动与退出方法与Mircoso ft公司研发的其他软件启动与退出方法类似。

启动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⑴选择【开始】菜单上的【所有程序】菜单项,打开【所有程序】层叠菜单。

⑵将鼠标指针指向【Microsoft Offices】菜单项,打开程序组,如图1所示。

⑶单击程序组中【Microsoft Offices Access 2003】图标,即可启动Access 2003。

另一种方法是,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双击需要打开的Access数据库文件,即可启动Access,并打开数据库。

在Access环境中,选择【文件】→【退出】菜单项,或单击Access标题栏右边的按钮,均可退出Access。

2.启动后的Access环境当启动Access 2003以后,可以看到启动后的Access环境,如图2所示。

该环境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任务窗格和数据库窗口等组成。

图1 Microsoft Offices Access 2003程序组图2 Access环境菜单栏用来显示Access主菜单中的菜单选项。

在Access启动后的初始界面中,包括【文件】、【编辑】、【视图】、【插入】、【工具】、【窗口】、【帮助】等水平菜单项,Access 可根据当前的操作对象更新菜单栏的内容。

选择菜单上的项目可以采用鼠标操作或键盘操作。

工具栏的命令按钮用于执行常用的命令。

一般仅显示数据库工具栏,如需要还可选择【视图】下的【工具】菜单项,打开任务窗格和WEB工具栏。

任务窗格是一个显示常见任务快捷方式的工具栏,如图3所示。

数据库窗口是组成数据库的各种对象的容器,也是完成各种操作的主面板,又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和内容窗格3部分,如图4所示。

图3 任务窗格图4 数据库窗口实验一数据库的设计及建立一、实验目的1.巩固数据库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2.掌握数据库的打开、关闭、压缩、删除以及安全设置等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预备知识1.了解关系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关系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要求:1NF、2NF、3NF、BCNF的基本概念及判定方法。

1NF:关系模式R(U)中的任意一个具体关系r中,如果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位,则称R是满足1NF的关系。

2NF:若R满足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码,则R满足2NF。

3NF:若R满足2NF,且每个非主属性对任何码不存在传递依赖,则R满足3NF。

BCNF:若R满足1NF,且每个决定因素包含码,则R满足BCNF。

2.了解表结构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字段名、数据类型、字段大小,Access数据库的相关规定,及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数据库中表结构的方法。

3.数据库安全性的概念及控制的方法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控制方法有物理方法和软件方法两种,软件方法又包括用户标识和鉴定、存取权限的控制等。

三、实验内容1.设计并建立数据库实验步骤:(1)根据教材给出的提示设计完善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的结构,列出各表的结构及表间的关系。

(2)分析各表的规范化程度。

(3)创建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练习打开、关闭数据库。

2.对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进行安全设置(1)设置数据库密码,将密码设置为自己的学号。

(2)设计使用用户级及使用权限。

以管理员身份打开数据库,新建一个用户组,名称为05SZ,在组中增加一个用户,名称为自己的名字。

(3)将数据库*.mdb文件转化为*.mde文件。

3.压缩、修复数据库四、实验要求1.按照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内容1,先写出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规范化分析的结果,再写出创建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的方法,给出实验结果(截图表示)。

2.按照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内容2,写出安全设置的方法(截图表示)。

3.进行实验内容3,写出压缩和修复数据库的作用。

五、思考题1.假如要设计一个数据库用来辅助图书馆的管理,应如何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分析你设计的数据库结构,并建立这个数据库。

2.将数据库*.mdb文件转化为*.mde文件有什么作用?实验二数据表的建立及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表的各种建立方法。

2.掌握数据表字段和表中记录的浏览、添加、删除、修改、排序、筛选等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预备知识1.了解数据表的几种建立方法(1)表向导(2)导入表(3)链接表(4)数据表视图(5)设计视图2.了解数据表的三个基本参数: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大小的设置方法。

三、实验内容1.建立数据表实验步骤:(1)打开实验一中建立的数据库,根据设计的表结构,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各数据表,并设置表的基本参数: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大小。

采用导入法导入民族表(事先准备一个输入了民族编码、名字和民族代码的EXECL文件),采用设计视图建立专业、课程、成绩、学生基本信息表,采用数据表视图建立教师表。

(2)选择学生基本信息表,向其中添加一个新字段:入学日期,日期型,关闭表后,再打开删除它。

选择姓名字段,修改它的名称为学生姓名,字段大小为8位,关闭表后,再打开将它修改回来。

(3)根据表2-1~表2-6,向数据表中输入数据,备注、照片等字段的数据可自行输入。

表2-1 教师表中的数据表2-2 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数据表2-3 课程表中的数据表2-4 成绩表中的数据表2-5 民族表中的数据表2-6 专业表中的数据2.对数据表中记录进行浏览、添加、删除、修改、排序、筛选等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1)打开学生基本信息表,在数据视图中,浏览查看数据,修改行高和列宽,移动列的位置,将“性别”和“专业”列交换,设置需要的单元格效果及显示的字体,将单元格背景改为黄色,字体改为楷体12号。

(2)在学生基本信息表中任意添加一条记录,再删除它。

(3)让学生基本信息表按“出生日期”排序显示,再恢复按原输入顺序显示。

(4)按选定内容筛选显示性别为“男”学生。

(5)按窗体筛选显示性别为“女”的“汉族”学生。

四、实验要求1.按照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1,并记录实验结果(截图显示)。

2.按照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2,对实验2的(3),(4),(5)步骤分别记录实验结果(截图显示),并说明操作方法。

五、思考题1.数据表的建立方法有好几种,这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如果要建立实验一中思考题所设计的数据库中的各数据表,用什么方法合适?2.Access数据表的字段名称有哪些规定?数据类型有哪些,各自作用是什么?字段大小应如何设置?实验三数据字典的设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表字段属性的设置方法,包括查阅属性的设置方法。

2.掌握表间关系及参照完整性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预备知识1.了解什么是数据字典数据字典用于保存数据库中各种数据的定义或信息的设置,包括表和字段的属性,表间关系、参照完整性等。

2.了解数据表字段基本属性包含的内容数据表字段基本属性除了包括: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大小三个基本参数外,还包字段备注、格式和掩码、默认值、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主键、索引等内容。

3.了解查阅向导的概念及类型使用下拉列表选择来输入数据。

可以为输入带来极大的方便,这就是查阅向导。

可分为值列表、表/查询、字段列表三种。

4.了解表的关系类型、参照完整性的概念表间的关系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种类型,多对多类型在Access中不能直接创建。

参照完整性在编辑关系对话框中设置。

包括实施参照完整性(即限制更新、限制删除)、级联更新、级联删除等。

三、实验内容1.为数据表字段属性设置参数实验步骤:(1)打开在实验二中建立的学生基本信息表,为学生基本信息表设置字段属性:设置主键为学号,设置出生日期的字段输入掩码,使在插入记录时,该处显示??年??月??日,为婚否字段设置默认值为0,学号字段前4位设为入学年度:=Cstr(Year(Date())),为出生日期字段设置有效性规则为:<Date()-365.25*16,以保证学生年龄在16岁以上,有效性文本设置为:“出生年份有误,年龄应大于16岁”。

(2)为其他未建立主键的表设置主键。

(3)为成绩表的学号字段设置表/查询查阅,使在输入成绩时,学号和姓名一起显示出来;为课程表的任课教师字段,学生基本情况的民族、专业字段设置表/查询查阅,为学生基本信息表的性别、婚否字段,课程表的学分、专业表的层次类型字段设置值列表查阅。

为学生基本信息表的班长字段设置表/查询查阅。

2.建立表间关系,为表设置合适的参照完整性。

四、实验要求1.按照给出的实验步骤,先进行实验1,并记录实验方法和结果(截图表示)。

其中对(2)步骤写出各表的主键,并写出建立的方法。

2.进行实验2,说明参照完整性如何设置合适,再说明设置方法,记录实验结果(截图表示)。

五、思考题1.实施参照完整性有什么作用?对于实验一中的思考题1,分析其表间关系及参照完整性应如何设置。

2.建立的主键有什么作用?什么是外键?有什么作用?对于实验一中的思考题1,分析其主键应如何设置。

实验四创建查询(1)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查询向导及查询设计器建立简单选择查询和交叉表查询的方法。

二、实验预备知识1.了解查询的几种类型: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

2.了解选择查询和交叉表查询概念选择查询是最简单的查询,用于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提取需要的字段。

交叉表查询用一个表或一个查询做为数据源,从中返回某个字段的统计值,并将他们分组,一组在数据表左侧,一组在数据表的上部。

3.了解SQL语句各子句的含义和作用。

三、实验内容1.使用查询向导创建简单的选择查询:查找所有学生的姓名、学号和平均成绩。

2.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查找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学生。

3.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查找还没有填写成绩的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