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甲车辆术语大全

装甲车辆术语大全

•装甲术语•坦克英文“tank”的音译。

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装甲防护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原意是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容器。

是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主要用于与敌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用于压制、毁伤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等。

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电气设备以及其他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乘员一般为3或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通信任务。

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

20世纪60年代以前,还按战斗全重、火炮口径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

1915年英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小游民”坦克。

1916年9月15日,英国将49辆I型坦克投入索姆河战役,首次用于实战。

•主战坦克具有现代技术特征、在战场上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

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战斗全重40~60吨,乘员3或4人。

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由中型和重型坦克发展演变而来。

在火力和装甲防护方面,达到或超过重型坦克的水平,又具有中型坦克机动性好的特点。

现代主战坦克多采用120~12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

有的装有自动装弹机,普遍安装指挥仪式火控系统。

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多种燃料发动机或燃气轮机,发动机功率550~1100千瓦,最大速度达72千米/时。

车体和炮塔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反应装甲和屏蔽装甲,有的还装有主动防护系统,车内装有灭火抑爆装置和三防装置等。

典型的主战坦克有俄罗斯T-90、美国M1A2、英国“挑战者”、法国“勒克莱尔”等。

相关兵器:M1A1/M1A2“艾布拉姆斯”99式主战坦克T-90主战坦克•特种坦克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

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扫雷坦克、水陆坦克和喷火坦克等。

•轻型坦克战斗全重10~20吨、火炮口径不超过105毫米的坦克。

主要用于侦察、警戒和特定条件下作战。

装备装甲机械化部队、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为适应快速部署的需要发展的轻型坦克,主要用于特定条件下担负近战突击任务。

•中型坦克战斗全重为20~40吨、火炮口径为75~105毫米的坦克。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分类的一种。

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是当时装甲兵的主要突击兵器。

主战坦克出现后,停止了中型坦克的研制和生产。

•重型坦克战斗全重为40-60吨、火炮口径为76~122毫米的坦克。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分类的一种。

特点是火炮威力大,装有重型装甲,机动性能较差。

主要用于支援和掩护中型坦克作战。

60年代以来,传统的重型坦克被主战坦克所取代。

•装甲车辆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军用车辆。

包括装甲战斗车辆和装甲保障车辆。

按行动装置,分为履带式和轮式。

主要装备陆军,也少量装备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

装甲壳体通常是密封式的,有少数车辆采用顶部敞开式和半敞开式。

战斗车辆主要有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导弹发射车、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

保障车辆主要有装甲补给车、装甲供弹车、装甲架桥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

•轮式装甲车辆靠轮胎支撑和行驶的装甲车辆。

按用途,分为战斗车辆和保障车辆。

按驱动形式(车轮总数x驱动轮个数),分为4x4、6x4、6x6、8x8、10xl0等。

轮式装甲车辆生产和使用成本低,公路行驶速度快,使用维修简便;越野机动性能不如履带式装甲车辆。

相关兵器:LAV-300装甲战车ZBD-09式8X8轮式步兵战车•装甲车辆系列由用途相同的基型装甲车辆及其改进型车组成的序列。

同一系列装甲车辆的总体布置和多数部件的结构相同,战术技术性能则有差异。

各种类型的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除最初生产的原型车外,通常都有一种或多种改进型号,形成一个车辆系列。

如德国的“豹”1主战坦克的改进型有“豹”1A1、A1A1、A2、A3、A4、A5,形成“豹”1的车辆系列。

•装甲车辆车族以一种基型车为基础形成的一族装甲车辆。

包括用途相同的改进型车和用途不同的变型车。

同一车族的车辆,底盘的大多数部件可通用。

实现车族化有利于缩短研制和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便于部队维修和训练,简化后勤供应。

•变型装甲车辆简称“变型车”。

在基型装甲车辆的基础上派生的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装甲车辆。

如英国“蝎”式轻型坦克的主要变型车有装甲输送车、装甲指挥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

•基型装甲车辆简称“基型车”。

可在底盘上派生出各种不同类型和用途车辆的基本型号的装甲车辆。

基型车的底盘称为基型底盘。

基型底盘生产数量大、技术寿命长、变型能力强,并能包容一定的吨级范围。

•车辆最大行程车辆处于战斗全重状态,在规定道路、环境条件下,以规定车速将油箱内燃油消耗完所能行驶的最大距离。

若有备份油箱,则应注明计备份油箱时的最大行程。

主要取决于车辆油箱的容量、发动机燃料消耗量、传动装置和行动装置的效率以及车辆的行驶条件等。

根据最大行程,可确定车辆作战时的最大行动纵深和行军时加油时机及次数。

现代主战坦克公路最大行程达650千米。

•车辆最大速度车辆处于战斗全重状态,在规定的路面和环境条件下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是车辆快速性的重要标志。

现代主战坦克的最大速度为72千米/时。

•战斗全重武器装备呈战斗状态时的总重量。

武器装备的重要战术技术指标之一。

装甲车辆的战斗全重,指载有额定数量的乘员和载员,加足规定数量的油料和冷却液,配齐一个基数的弹药,带有全部随车工具、附件、备品时的总重量。

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约为45~60吨。

•坦克摩托小时坦克发动机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

发动机累积工作1小时,为1个摩托小时。

用于计算坦克的使用、保养、修理期限和燃料、润滑油料的消耗数量。

发动机实际拥有的摩托小时称为储备摩托小时。

用于训练之外的摩托小时称勤务摩托小时。

•坦克防护性能坦克具有的保护其自身和内部乘员的特性与功能。

包括装甲防护、形体防护、伪装防护、主动防护、防后效及三防等性能。

装甲防护,是指装甲抵御各种武器杀伤、破坏的能力、形体防护,是指坦克自身形体所具备的防护能力;伪装防护,是指坦克利用伪装器材所获得的防护能力;主动防护,是指坦克避免被命中的能力;防后效,是指坦克中弹后降低对车内杀伤破坏的能力。

三防是指坦克防御核、化学和生物武器的能力。

•野战净水车野战条件下净化用水的专用车辆。

分为普通净水车、蒸馏净水车、离子交换净水车、电渗析净水车和反渗透净水车等。

具有机动性好、净水量大和便于快速开设野战给水站等特点。

•坦克机动性能坦克在战斗全重和一定环境条件下运动时所具有的特性与功能。

包括直线行驶快速性、转向灵活性、越野通过性和最大行程,有时也包括可运输性。

水陆坦克除陆地机动性能外,还具有水上机动性能。

•中国99型主战坦克坦克火力性能坦克以火力毁伤目标的特性与功能。

包括坦克火力威力和火力机动性,即坦克及早发现、迅速捕捉、准确命中、有效消灭、摧毁或压制各种目标,特别是攻击装甲目标的能力。

相关兵器:98式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定位导航装置利用导航定位卫星信号,实现装甲车辆定位导航的设备。

主要由接收天线、卫星定位接收机、定位导航软件组成。

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导航定位卫星的定位信号;卫星定位接收机处理接收到的定位信号,并解算出位置坐标;定位导航软件完成显示、导航等功能并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装甲车辆定位导航装置具有在装甲车辆的振动、冲击、温度变化等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装甲车辆水上推进装置将传动装置传来的动力转变为对水的推力,推动车辆在水上行驶的装置。

有划水式、螺旋桨式和喷水式。

划水式推进装置利用履带或轮胎的划水推进车辆进退。

螺旋桨式推进装置的螺旋桨旋转时,水流被螺旋桨的叶片排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车辆在水上行驶。

喷水式推进装置是通过泵轮的作用,将吸入的水流以髙速向车后喷出,产生推力,推动车辆水上行驶。

•坦克电台安装在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上的专用无线电通信设备。

由收发信机、电源、天线、天线调谐器和坦克工作帽等组成。

具有操作简便、抗震和抗噪声、适于运动通信等特点,是乘车战斗指挥员和车长实施战斗指挥、对外联络的主要通信工具。

现代坦克多米用调频电台和单边带电台,有的还装有电子对抗单元和保密机。

•坦克灭火抑爆装置用以自动扑灭坦克内火灾和抑制车内油气混合气爆燃的装置。

由光学火焰探测器、装有髙效灭火剂的灭火瓶和程序控制盒等组成。

每套装置可配备3~8只探测器,多只灭火瓶。

具有灵敏度髙、灭火迅速、能抑制油气混合气爆燃的特点。

当破甲弹的射流引燃车内油气混合气时,光学火焰探测器一般在5毫秒内作出反应,10毫秒内喷出灭火剂,60~200毫秒内完成灭火抑爆。

•坦克三防装置用于避免或减轻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对坦克内乘员和机件杀伤、破坏的防护装置。

有超压式(又称集体式)、个人式和混合式。

现代坦克多采用超压式。

超压式三防装置由7射线报警器、毒剂报警器、控制机构、关闭机、滤毒通风装置和密封部件等组成。

当遭到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时,报警器立即报警,同时控制机构迅速关闭车辆的窗、孔,并在车内形成超压,外部受污染空气经滤毒通风装置过滤净化后进入车内。

•坦克主动防护系统装在坦克上,能搜索、探测来袭的反坦克弹药,并主动将其拦截摧毁或诱偏的防护系统。

有软杀伤防护系统和硬杀伤防护系统。

软杀伤防护系统采用激光报警、红外诱饵或红外干扰、激光诱饵等手段,使来袭弹药偏离坦克。

硬杀伤防护系统采用主动拦截弹系统,自动探测、鉴别、定位来袭弹药,并发射拦截弹将其摧毁。

•美制M1主战坦克贫铀装甲由装甲钢和贫铀合金材料制成的坦克装甲。

其结构是在钢质装甲内嵌入网格状的贫铀合金,经特殊热处理制成。

贫铀合金密度大、强度高,有较好的抗弹性能。

美国M1A1HA主战坦克最先采用贫铀装甲。

相关兵器:M1A1/M1A2“艾布拉姆斯”•反应装甲亦称“爆炸装甲”。

由两层薄金属板夹钝感炸药组成的辅助性装甲。

通常制成板块状,排列固定在坦克车体和炮塔主装甲的外侧。

主要用以防聚能装药战斗部。

当反应装甲被击中时,引起板块内炸药爆炸,使炮弹或导弹战斗部的聚能金属射流受到干扰,以保护主装甲不被穿透。

•屏蔽装甲在主装甲外一定距离处安装的辅助性装甲。

通常采用薄钢板、硬橡胶板、圆钢等材料。

安装在行动装置外部的屏蔽装甲俗称裙板。

有的用栅条或网格体安装在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的首上部位、炮塔或车体的四周。

屏蔽装甲可提前引爆聚能装药战斗部,降低其对主装甲的毁伤能力。

••复合装甲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组成的坦克装甲。

有金属与金属复合装甲、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

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应用较广。

通常由钢、铝、钛等金属作内外层,陶瓷、玻璃纤维和增强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作中间夹层。

复合装甲的防护性能优于等重的单层钢装甲,但厚度较大、成本较高,常配置在主战坦克中弹概率高的车体前部和炮塔周围。

•以色列梅卡瓦4主战坦克坦克装甲用以防御各种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保护坦克内乘员、武器和机件的装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