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海地铁1号线运能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上海地铁1号线运能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表5 2呻2年上海地铁l号线运营方案调整计划
项目
2002年运营方案(计划谰整)
运营范围
莘庄一上海火车站
线路长度/km
20(164
列车配置数(六节编组)/列
29
借于明珠线/列
4
实际需求量/列
25
其中:上线投用量/(列/日)
19—20
停车场内备用数/(列/日)
0一l
完成各类修程数/(列/日)
5
通过能力(行车问隔)/IⅡin
关键词上海地铁】弓线,列车精细,行车间隔,运能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区范围正不 断向周边地区延伸,人员出行日趋频繁。同时由于 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方式、效率 及舒适程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地铁作为现代化 城市交通的代表,以其高效、便捷、舒适的特点博得 了人们的青眯。因此,如何使上海地铁1号线在现 有的条件下不断地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始终保持 最佳的运送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万方数据
j.鳝霉;糖、=。譬;曩燕二j:誊拳:·添奠‘文:融,ij i;≮联强曩:蠢≮。琢曩:.霉嚣誊i:銎麓j’鞋,穗涮峥孽穗罄
均客流量仅为24.5万人次),因此,2001年度客流 发展。参照《地铁l号线北延伸工程可行性报告》
增长量达到地铁l_号线通车以来的最高值。
(以下称《工可》)所预测的2005年客流量状况,比
表1 2()01年度上海地铁1号线运营实况及设计量对照表
从客流量情况分析,2001年度地铁】号线本 线客流量较}二年同比增长近24%,接近l号线投
用初期(J996一J997年)的增长幅度。但由于 2001年与1996年客流量基数相差较大(1996年日
伍敏:j.排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逗营管理部.r程师,上海200010 76·
表6按设计行车问隔及按现行车间隔计算结果比较
万方数据
高峰时段无 4列/日(兼非高峰时段备用)
45
此外,1号线北延伸段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随着北延伸段的建成通车,l号线运营线路长度将 增至32.548 km。按目前的列车配置量计算,届时 地铁l号线所能确保的行车间隔仅为5 min左右, 尚无法满足目前运营区段高峰客流量的需求,更何 况还有北延伸段客流以及因上海火车站(与明珠 线)、人民广场站(与2号线)客流换乘的连动效应 所增加的客流量。
2-2保持当前的列车编组·缩小行车间隔
影响行车间隔的主要因素有列车周转时间和 上线运用列车数两个方面。列车周转时间是指同 一列车连续两次从始发站出发之间的时间,它包括
·78·
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区间运行时间、终点折返 作业时间等。上线运用列车数是指当日运营中实 际投入载客运行的列车数。
地铁l号线设计行车最小间隔为2 min,而目 前行车间隔为4.5 min,还具有较大潜力可挖。通 常缩小行车间隔是通过减少列车周转时间或增加 运用列车数来实现。从列车周转时间方面看,由于 终点站折返本身作业时间较短并基本固定.因而可 压缩的余地较小;而目前的客流状况也限制r列车 在车站停站时间难以再缩短,因此,减少列车周转 时间主要依靠压缩区间运行时间即提高区间运行 速度(俗称提速)来实现。目前地铁1号线已采用 了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系统),其列车在正常 的区间行驶过程中通过自动运行系统(ATo系统) 的四个运行等级模式调整运行速度。由于站间距 离较短,而常用运行等级已较高.这就意味着运行 速度的可提升空间也较小,因而通过提速来缩小行 车间隔的效果不明显。
综上所述,运量的增长与运能的不足已经成为 地铁1号线当前最为迫协的问题,如不能妥善解 决,将会宜接影响到地铁的日常运营质量。
2提高运能的方案比选
通常,提高运能可以通过增加列车编组、缩短
-77·
万方数据
l、娥虢虢遥毯毽褥穗琏蠢i:囊≮。一,豫j露誊。套女曩i}j,_》:一。=_ii。i誊。i-汪j i÷-:j2麟纛潞÷
由于运能不足,已逐渐造成以下局面: (I)高峰时段乘客拥挤不堪.时常发生乘客滞 留站台现象; (2)定修、架修无法按规定修程进行,车辆普 遍存在“超期服役”现象,形成车辆欠检修、运营拼 设备的被动局面;
(3)车辆欠修严重,列车上线运行故障率随之
增加。同时高峰时段无备用车,列车故障下线后,
该间隔只能通过调整在线列车间隔来弥补,因而增
在原地铁】号线工程设计方案中,莘庄一上海 火车站区段除上海南站站外.其余站台长度均按8 节编组设计施工。即为满足不断增加的运量需求, 列车编组可由6节调整为8节。从士建条件上,该 区段具备开行8节编组列车的基本条件。但由于 目前1号线的信号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均按6 节编组列车长度设置,如列车编组改为8节,须对 目前的整套信号、车地通讯、安全防护等一系列设 施进行改造,工程规模大并直接影响到口常运营及 安全,因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同时,由于l号线 北延伸段工程中站台均按6节编组设计,因此为避 免因改造相关运营设施所增加的费用和风险,近阶 段不宜采用此方案。而在发展中期(2012年后)由 于运量大幅增加,列车按6节编组的实际行车间隔 已趋于设计能力(2 min)时,为进一步改善行车条 件,可通过对1号线进行适当改造后,采用列车8 节编组的运营方案。
】)运量情况 客流总量:1.5l亿人次; 平均客流量:41.5万人次/日; 其中水线客流量:37.2万人次/日(起止站均 为l号线站点)。 2)运能情况 列车配置数:27列; 列车编组情况:6节/列; 满载载客量:3 JO人/节; 超载载客量:410人/节; 设计最小行车间隔:2 min; 3)运营现状 每日最高投人运营列车数为17列,高峰时段 最小行车问隔4.5min.运营时间从5:00至23:30, 日均开行载客列车数为346列、其它情况见表l。
由此可见,随着地铁J、2号线(含】号线北延 较2001年度地铁】号线实际客流情况,具体数据
伸)与明珠线一、二期构筑的上海“申”字形轨道交
如表2。
通骨干网络的初步建成,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
表2 2001年度上海地铁1号线实际运营状况与预测状况对照表
数据表明,2001年实际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 已超过2005年《工可》的预测鼍。另据《工可》报 告:在建的l号线北延伸段途径居民密集区,沿线 人口达133万余人(1995年数据)。由于北延伸段 的动工带动r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新近迁入居 民量也不断增长。目前沿线公交日均客流量达 39.87万人次.这都成为了1号线的潜在客流。一 旦北延伸段投入使用,l号线将面临着双向同时出 现最大断面客流的局面。
行车间隔、提高运送速度或减少作业时间等方式来 完成。那么哪些才是符合地铁l号线实际情况的 切实、有效的方式,可以具体分析如下:
2.1保持当前的行车密度,增加列车编组
地铁l号线每列列车均由A、B、c三种型号的 车辆组成,其中A车有驾驶室无动力,通常称为拖 车;B车有受电弓及牵引电机,c车有空压机及牵 引电机,B、c车俗称为动车。6节编组列车其组合 方式为A—B—c—B—c—A。由此可见,在6节编 组的基础上增加同等技术规格的B车、c车各1 节,即可成为8节编组列车,其组合为A—B—c— B—c—B—c—A。由于目前地铁l号线列车根据 牵引系统区分为两种:旧车型采用直流电机斩波调 压方式;新车型采用交流电机凋频调压方式。比较 两种方式,后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维修量小等一 系列较为突出的优点,所以目前发达国家已逐渐淘 汰旧车型的生产。而地铁l号线现有的列车中旧 车型占到了六成以上,如果要通过增加列车编组束 提高运能,即在增配旧车型的B、c车上将会出现 一定难度。
蠛窜蕊遣畿逸猎魄
撇臻.;、
上海地铁1号线运能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伍敏 余海斌
U钾2
b
摘要介绍了上海地铁l号线目前的运营状况,并 分析预测了其客流增长情况及发展趋势;剖析了运能紧张 的状况并就虚对措拖进行了探讨。保持当前的列车编组, 通过增加上线运酋列车数来缩小行车间隔,应是提高上海 地钱l号线运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由于目前客流状况已大大超过《工可》报告所 反映的2005年客流预测值.照此发展趋势,2005 年北延伸建成通车时行车间隔至少应仍维持目前 的4Inin状况。如果按《工可》本身预测的客流以 及按设计标准中最小行车间隔所需配置的列车数 分别进行计算,具体数据如表6。
很明显,到2005年时,即使行车间隔仍维持目 前水平,其实际需求的列车数也已大大超过目前l 号线的列车配置数;更不用说达到设计能力2 min 间隔的水准,其实际需求的列车数甚至要保持在 70列左右;
从运能情况来看,地铁l号线共计拥有6节编 组电动客车27列,目前从中抽调了6列借用f明 珠线,其余2l列车中除每日确保17列上线运行 外,剩余的4列车还须完成各类修程并担当运营备 用。另外,由于1992年首批抵沪的1号线列车按 计划在2002年应陆续进入大修期,这将意味着进 人大修修程的列车至少有2个月的时间无法卜-线 运行。
加行车组织的难度,同时延长了乘客在站候车时
间,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和客运服务质量。
表3 2001年度上海地铁1号线状况
项目 运营范围 线路长度/km 列车配置数/列 可运用列车数/列 上线投用数/(列/日) 停车场备用数 完成各类修程数
通过能力(行车间隔)/…
2001年度运营状况 革庄一上海火车站
20.064 27 21 17
I 运营概况及分析
上海地铁l号线1995年4月试运营,线路南 起锦江乐园站,北达上海火车站、共设13座车站; 自1997年7月以后,又开通了l号线南延伸段.连 接梅陇和莘庄之间的住宅区,车站总数达到16座,
线路里程达到20.064 km。 随着人们对地铁接受程度的提高及地铁沿线
房产的0:断开发,地铁客流量呈稳步上升态势,运 能也逐步达到了现阶段的最大能力.因而使乘客感 到地铁车厢越来越拥挤。现就2001年度地铁l号 线运营状况分析如下:
而地铁l号线的27列车也只是原设计方案中 为新龙华一上海火车站区段(线路长度13,596 km,设计行车间隔2 min)配置的列车数量。随着 地铁l号线的向南延伸,实际运营范围扩大为莘庄 一上海火车站,运营线路长度增加了近6.5 km,而 在设计中未增加列车配置数量。2001年地铁1号 线的有关数据如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