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第十章 财务控制

财务管理第十章 财务控制


=部门营业利润—部门平均总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剩余收益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 目标相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公司资本成 本的决策。
例10.2:P265-266
三、财务控制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
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保证财务控制得力的首要 条件 可根据控制主体单位的大小,任务量的多少, 根据相同或相近的职能进行合理合并,充分地 精简机构。
(一)业绩评价概述
1.业绩评价的概念
业绩评价是指根据企业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依据业绩评价的原则,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 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 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价值实现 程度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并出具 评价报告的企业管理活动。
2.业绩评价的作用
把握企业战略方向 量化企业目标 建立激励机制
பைடு நூலகம்二)责任中心业绩评价
责任中心是指企业内部的成本、利润、投资发 生单位,这些内部单位要完成特定的职责,其 责任人被赋予一定的权力对该责任区域进行有 效的控制。
1.成本中心业绩评价
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 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 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
(四)完善信息反馈系统
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应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不仅能自下而上反馈财务预算的执行情 况,而且能自上而下传递调整预算偏差的要求
第二、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并配备相应的信 息审查机构,制定相应的责任制。
(五)严格执行奖罚制度
奖罚制度必须结合责任中心的预算责任目标, 充分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 奖罚制度就必须有严格的考评机制,严格的考 评机制包括建立考评机构,确定考评程序,审 查考评数据,依据制度考评和执行考评结果等 一系列事务。
第十章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概述 责任中心业绩评价 财务控制措施
一、财务控制概述
(一)财务控制概念
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 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以确保企业目标以及为 达到此目标所制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 财务控制将服务于企业的理财目标。
(二)财务控制特征
价值控制 程序控制
内部控制
二、责任中心业绩评价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 的所有相互之间协调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保护企业的财产保值和增值,检查企业会计信 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 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
(三)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控制环境是推动控制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内 控组成部分的基础 首先管理层必须要让企业每员工都能够具有控 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 其次高级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的态度必须一定 要积极主动; 最后,必须充分考虑员工的能力与责任要相匹 配。
标准成本中心的产品质量和数量有良好的量化 方法,如果能以低于预算水平的实际成本生产 相同的产品,则说明该中心业绩良好。
2.利润中心业绩评价
在计量一个利润中心的利润时,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选择一个利润指标,包括如何分配成本到 该中心; 第二、为在利润中心之间转移的商品确定价格。 例10.1:P264
3.投资中心业绩评价
投资中心是指某些分散经营的部门或单位,其经 理所拥有自主权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 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 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 (1)投资报酬率
部门投资报酬率=部门营业利润÷部门平均资产
例10.2:P265-266
(2)剩余收益
部门剩余收益=部门营业利润—部门平均总资产应计报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