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目的和结局。

2、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

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5.讲解法。

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讲解什么是民族工业?介绍实业家张謇。

视频:张謇纪念馆
一、张謇兴办实业
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1.张謇为我国民族工业作出了什么贡献?
2.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3.他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开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展示图片:张謇兴办的实业(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等)
出示材料:张謇的经济事业在1920年前后达到了顶峰。

提出问题: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得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呢?他提出“实业救国”,“实业”是创办了,那么如何“救国”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组讨论: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什么?
教师小结: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有不同凡响的远见、爱国之心、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

学生思考:大生纱厂后来的发展怎样?--------一战后陷入困境,被吞并。

出示两则材料,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张謇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小结:“失败”---“实业救国”失败了;“英雄”-----至死仍存救国之志
小组讨论:由大生纱厂等企业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小结:
1.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2.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小组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填写表格)
原因
时期
特点
重点讲解:同学们,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从1914年到1919年中国面粉出口呈较快的增长趋势。

在这里我可以补充几个数字。

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工业。

由于洋面粉输入减少,欧洲需求增加,中国面粉大量出口,1911年全国面粉厂约有四十家,到1919年增加至一百二十余家。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畅销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现请同学们考虑的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

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教师补充: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彼起此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大。

“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教师引导]近代民族工业落后的根源
[学生回答]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来决定的。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概括一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学生回答]
回答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回答二: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回答三: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地域分布不平衡。

……
[教师小结]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3.整体水平落后
小结:
状元张謇有主张,“实业救国”办纱厂。

荣氏兄弟办企业,生产面粉和棉纺。

民族工业步履艰,“三座大山”压身上,简单产品无力造,日用品前总带“洋”。

“三座大山”不推翻,民族工业无希望。

板书: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3.整体水平落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