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 选修七 高二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教学课件(共6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选修七 高二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教学课件(共64张PPT)优秀课件





李 贺
篌 引
作品简介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清人方扶 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 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一)
整体感知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境界奇幻,浓墨重彩, 艺术感染力很强。这首诗用天上人间的想象来 描摹听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 天动地。诗本身也和乐曲一样具有了一种凄寒 冷艳的气质。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 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 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 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 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 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 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感情?
导入新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 青丝暮成雪。”多么豪放的词阙,让我 们的身心如沐阳光,定能扫除一切阴霾 与不快!下面,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
单元概述
因声求气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 体还是近体,都是很讲究声律的。所以 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节 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 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杜甫草堂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年终时感怀的诗,写景、写情, 充满孤寂悲凉的感觉。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 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 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 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 做《阁夜》。
赏析指导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 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2、往事知多少——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往 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 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很 自然发出哀叹。
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 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他崇拜曹植,赞 扬他“斗酒十千恣欢谑”的做法,也证明了他 这个思想矛盾的存在。
资料链接
李白小故事 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 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 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 的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 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 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 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 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 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 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 内容,主要有两点:
一是“钟鼓”两句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 括方式,是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黑暗现象在 诗人心灵中的折光反映。
天。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 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 (“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 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李 煜

作品简介
《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这 首词写于南唐覆亡后,李煜被软禁于宋都汴 京期间。李煜从皇帝变成了囚徒,他的命运 发生了巨大的逆转,于是深沉的故国之思、 浓厚的人生感慨在他的词中自然流露出来。 这也是他的绝命词,相传七夕之夜,李煜命 歌妓唱此词,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
吟咏诗韵 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 时,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韵特点,更 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感情色彩和 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 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 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学习目标
1、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感情世界。
2、培养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
作品赏析
精读作品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 日—762年12月),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尊 称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
李白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 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 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 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 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 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李白书法
李白故里
写作背景
《将进酒》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距诗人 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 他跟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作客。 感叹人生易老,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 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 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 遣忧愁,反抗现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体感知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 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 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一份爱 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 头。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
写“野哭”而多至 “千家”,这是战乱造 成的。何至千家皆哭? 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 “夷歌”,显示了地方 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 有人忧有人愁。
艺术特色
1、气势豪壮——“千金散尽”、“三 百杯”、“斗酒十千”、“万古愁”;
2、结构繁复——情感大起大落; 3、语言活泼——以七言为主,三、五、 十言句“破”之。
自主赏析作品
阁夜
杜甫
李凭箜篌引 李贺
虞美人
李煜
苏幕遮
周邦彦
阁 杜夜

作品简介
蜀中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 “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 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 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李煜
整体感知
薄命君王 , 绝代词人——李煜以赤子之 心写惨痛的国破家亡之痛,把抽象的感情形 象化 ,起伏跌宕的写法(三度对比,三问三答, 隔句相承) 抒发了一种通向宇宙人生的普通悲 剧情感。
赏析指导
前六句,体现李煜了“愁”的具体内容:
1、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希望它快完结, 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作者写乐景正是为了以 乐景衬哀情。
赏析指导
“吴丝蜀桐” 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 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 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 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 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 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 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 直上云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