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6月
147
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李 慧 孙 悦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036)
摘 要:本文首先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即当今发展趋势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我国政府及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特点 趋势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6—0147—01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技术壁垒是一国或区域组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的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主要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TBT 协定)与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SPS 协定)两种形式。
TBT 和SPS 通报呈现出以下特点:
1、通报总量呈上升趋势,SPS 通报增长迅速。
从总体趋势上看,WTO 成员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加速上升趋势,TBT 和SPS 通报保持增长态势。
SPS 通报量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这成为WTO 通报的一大特点。
2、通报涉及每个行业,机电产品和农产品食品是通报重点。
从通报行业类别看,TBT 和SPS 通报涉及每个行业尤其是农产品食品,2004年以来通报量增长迅猛,2007年的通报量远远超过机电产品,位居第一位。
3、发达国家仍旧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角。
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发达国家从开始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就居于主导地位。
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在国际贸易中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总会设立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往往对产品出口国提出相对更高的技术要求,造成对出口国的技术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1、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走向制度化。
由于技术创新,尤其是高灵敏度检测检疫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检测设备、手段和方法更加先进,这就给一些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国际贸易限制甚至贸易歧视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从自愿性措施向强制性技术法规转化。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可分为强制性措施与自愿性措施。
许多自愿性措施,如IS09000、ISOl4000、各种环境标志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都是以生产者自愿为原则决定是否申请认证的。
但近年来一些自愿性措施正与强制性措施合,并有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
3、从生产和贸易领域向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扩张。
新的壁垒形式层出不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是从生产领域开始的,逐渐扩张至贸易领域,当前已从有形商品的生产和贸易领域扩张到金融、信息等服务以及投资、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4、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扩散及仿效效应加强。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更为广泛和深远,是因为它具有明显的扩散及仿效效应。
二、技术壁垒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影响
1、影响我国产品拓宽国际市场。
我国出口产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受环保因素影响较大,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出于保护本国劳动者就业等方面的考虑,在产品的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制定了较高的标准,使我国产品在短期内难于达标,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2、增加企业出口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
技术壁垒派
生的费用对企业产品出口成本的影响表现为:一是认证费用C1。
二是适应性成本C2。
三是销售成本C3。
四是其他的派生费用或成本C4。
3、危及优势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发达国家常常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品设定一系列技术标准,这种技术壁垒的广泛性会对整个行业造成深远的影响。
从产品角度看,技术壁垒措施不仅仅影响到产品,还涉及到原料、中间产品和废弃物;从生产过程看,技术壁垒措施又覆盖从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和消费乃至报废处理等各个环节,这些都对相关行业的上下游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一)政府应积极应对技术壁垒
1、客观分析技术壁垒的类型,采取正确的对策,影响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大体可以分为3类:一是由于传统习惯和技术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技术壁垒。
二是根据国际间和区域内形成的一些协议,有关国家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国际间已达成的协议,我们要承担应尽的责任,同时利用技术壁垒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
2、针对我国主要的或大宗的出口商品,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技术壁垒状况,以提出对策建议,要重点抓住我国主要出口行业和出口产品,按行业或产品分类,研究主要贸易伙伴的有关技术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主动与其接轨。
3、建立技术壁垒的保护体系,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点的窗口作用收集相关信息。
4、建立协助出口商克服技术壁垒的咨询和信息服务机构。
5、极推进环保产业.将环保纳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二)企业要高度重视技术壁垒
1、熟悉并掌据技术壁垒协议的规则,尽早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对外贸易中
技术壁垒形成的障碍.应着重研究如何利用技术壁垒协议中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指定、批准和实施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成员应享有的权力和待遇。
2、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优化商品出口结构
3、积极推行国际贸易中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产品认证、重视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及其衍生出来的行业或专业的质量保证,有利于促进我国质量管理水平向国际水平靠拢,获得良好的国际市场信誉。
参考文献:
[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科学出版社
[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创新——崔万田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3] 辽宁省科技创新问题思考——邸树彦 王秀莲——《商场现代化》2008年5月(上旬刊)总第5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