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茂密的花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茂密的花 ▏人美版

花瓣
课件展示花的组成部分花蕊
花托
花杆
花叶
3.感受花坛的茂密。
教师放映课件:现在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花园、花坛、花丛的照片,请同学们一起到鲜花的海洋,欣赏一下美丽景象。
接着,请学生思考、比较,这些花丛、花园和老师刚才画的那朵花比较,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板书:“茂密的”(补充完整课题)
②(课件展示)第二位花仙子找来的朋友队伍排的非常整
③(课件展示)第三位花仙子带来的好朋友有的不能显示完整,被前面的花挡住了一部分,我们把这一种画面效果叫做“遮挡”。(课件出示“遮挡”两字)
仔细观察第三张图,看一看,找一找,图中的这些花朵有哪些不同之处?(课件展示,学生填空: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在------,有的在------。)
板书:“花”
二.花的组成
1.花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那么,一朵完整的花究竟有几部分组成呢?
2.老师一边画你们一边猜猜看好不好?(教师在黑板上演示:首先,我们可以用曲线画花瓣,花瓣的中心部位画上花蕊,花瓣的下方画上花托,这是你们平时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接下来画花杆,花杆不一定是直的,可以稍稍弯曲,使画面更显生动,最后再添上花叶,使其更完整。)
用学过的方法大胆创作,抒发感情。
在评价中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学生认知。
拓展学习,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今后创作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学习了用遮挡关系画茂密的花,想一想还能用遮挡关系画出什么样的景象呢?
茂密的花
前后遮挡
品种
颜色
生:学生猜想是什么
揭晓谜底:花
学生回答:花瓣、花蕊、花托、花杆、花叶。
学生欣赏花园、花丛、花坛图片,可以边欣赏边想想、说说,都看到了哪些花,有哪些颜色,都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对比感受到,这些图片中的花丛比老师刚才画的花显得茂密、丰富。茂密的大花丛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动热闹的感觉。
大胆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花,合理安排前后关系,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教具
课件、课题(彩字----茂密的花)、板书(彩字----前后遮挡)、教师范画
学具
白纸或彩纸、勾线笔、水彩笔、蜡笔、油画棒等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三、艺术实践
四、作业展评
五、拓展思考
六、板书设计
一、猜谜游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美术欣赏和创作中感受饱满的构图给人的美感,同时感受大自然繁茂旺盛、充满生命力的健康美,使学生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产生积极的表现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花卉的大小、高矮、疏密、前后等变化,感受画面的丰富层次,学习用遮挡关系来表现茂密的花丛。
教学难点
学生回答:花的品种多了,花的颜色更丰富了,整座葵花园里花显得更茂密了。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掌握表现要点:先画前面的完整内容,再画后面露出的部分。
学生用彩笔、油画棒在白纸或彩纸上进行创作。
用前后遮挡关系来处理花的位置,使画面饱满生动。
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谁的画面中有遮挡关系,花显得很茂密。
学生会联想到用遮挡关系画动物、人物,表现热闹的场面。还可以用遮挡关系画建筑、风景,表现远近层次等。
选择勾线笔画出花的外形。
用前后遮挡关系来处理花的位置,注意花的品种、大小、高矮、疏密的变化,使画面饱满生动。
涂色,注意色彩鲜艳丰富
每位同学尽量把花放大画,使画面构图饱满。
教师巡回指导。
将学生作业粘贴到黑板上,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以小组互评和集体评价的方式展示、评价作业。
评价要点:是否会用遮挡关系表现茂密的花;是否能用大小、高矮、颜色、种类变化表现花卉的繁茂。
课题
《茂密的花》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从课题来看,传递出两个重要信息:一个是花,一个是茂密。首先,花是大自然的杰作,它的美丽装点着我们的环境和生活。人们常常用“千姿百态、艳丽芬芳”…….来形容它,更爱用各种艺术形式赞美它。本课以花为表现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用美术形式来描绘美好的形象,表达对美的追求。同时,鲜花的形状、结构富有规律,色彩丰富而艳丽,便于观察与表现,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线条、形状、色彩训练的极好内容,也是学生乐于表现的事物。其次,除了主语“花”以外,另一个关键词是“茂密”。如何表现出“茂密”的花是本课学生研究的重点,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学会用前后遮挡关系处理画面,让花显得茂密,让构图饱满起来。在此课之前学生学习过《谁画的鱼最大》和《长呀长》,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构图知识,能处理画面中的大小、高矮关系,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把花卉画的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前后遮挡,再加之种类丰富,则“茂密”的视觉感受就能呈现出来,画中的鲜花就会变得婀娜多姿、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欣赏自然界中和艺术作品中茂密的花丛,发现花的大小、高矮、疏密、前后的丰富变化。学习用前后遮挡关系处理画面,感受遮挡关系给画面带来丰富的层次和生动美感,创作一幅绘画作品——茂密的花。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对比、讨论、欣赏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前后遮挡在画面中的作用,在初步感知——发现特点——进一步探究——总结规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饱满的构图方法。
1.老师这里有一只神秘的小箱子,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先请一位同学上来用鼻子闻一闻的方法来猜一猜。(清香的还是难闻的味道)
2.老师再请第二位同学上来,把你的小手伸进去摸一摸。(感觉里面的东西是柔软的还是坚硬的)
3.老师再请最后一位同学上来,用眼睛看一看。
师:前两位小朋友都猜到答案了吗?请第三位小朋友大声告诉同学们是什么。(打开盒子,请大家一起欣赏)
1.引导学生发现遮挡关系
教师依次放映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花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不同感受。
这一天,空荡荡的花园里来了三位花仙子,它们使用了三种不同的魔法给老师这朵花找来了好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①(课件展示):第一位花仙子只给它找来了一个朋友,画面单调稀疏,我们把这一种画面效果叫做“疏”。(课件出示“疏”字)
(课件展示)我们把这一种绘画方法叫做:前后遮挡。
板书--------前后遮挡
2.欣赏作品,进一步探究方法
引导学生欣赏克里姆特的《葵花园》。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幅画家的作品,看看他是如何表现的?这座葵花园里的花真多啊,茂密的鲜花绚丽多彩,让人感到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如果和第三位花仙子的花园比较,这两座花园又有哪些不同?
学生通过课件对比会逐渐发现,两三朵花不能叫“茂密”,花朵的数量增多了、排列紧密了,才会显得“茂密”,当花朵由并排站立变为前后分布时,会显得不仅“茂密”,而且有远近层次,而前面的花挡住了后面的花,这时最“茂密”。
通过对比和老师介绍,知道了画家笔下的花有高矮、大小、疏密、有各种颜色和品种,前后互相拥挤、遮挡,所以显得生动活泼,繁茂旺盛。
游戏导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熟悉花的组成部分,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给学生视觉上带来初步感受,为下面理解“茂密”一词提供视觉资料
揭示学习主题,引出重点研究的问题。
在对比中逐渐加深对“茂密”的认识,从而理解遮挡关系的作用。
进一步发现使画面层次丰富的表现方法。
通过示范解决重点和难点。
通过实践进一步体会遮挡关系的作用。
板书品种
颜色
3.教师示范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一幅茂密的花。(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先画前面完整的花,再在紧贴着前面的花画后面露出的部分就可以了。)
4.学习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分析他们用了哪些方法画出了茂密的花。
师:欣赏完了这些美丽的花园,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画呢?有没有信心完成?
作业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