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与构造墙体构造
2、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包括墙身防潮、勒 脚、散水、窗台、 门窗过梁、圈梁和 构造柱等。
➢ 散水与明沟
• 为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墙基的侵蚀,常在外墙的四周用多种 建筑材料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地面雨水等排 至远处,这一坡面称为散水。将雨水等有组织地导向地下排 水井而在建筑物四周设置的沟称为排水沟(明沟)。
• 混合砂浆: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广泛用于地上 砌体中。
• 石灰砂浆:由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强度较低,适宜地面 以上次要建筑的砌体。
• 砖墙的尺寸和组砌方式 ✓ 砖墙组砌时的关键是错缝搭接,使上下每皮砖的垂直缝交错,保证砖墙的整
体性。如果垂直缝在一条线上,即形成通缝,在荷载作用下,必使墙体的稳 定性和强度降低。 ✓ 在砖墙的组砌中,把砖的长方向垂直于墙面砌筑的砖叫丁砖,把砖的长度平 行墙面砌筑的砖叫顺砖。上下皮砖之间的水平灰缝称横缝,左右两块砖之间 的垂直缝称竖缝。要求丁砖和顺砖交替砌筑,灰浆饱满,横平竖直。
莫愁校区风雨操场壁柱
扶壁柱
构造柱与圈梁图
构造柱与 圈梁设置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
楼板
构造柱与圈梁施工
构造柱与圈梁施工
基础
有构造柱与圈梁的砖混结构地震后虽歪但不倒
有构造柱与圈梁的砖混结构地震后虽然“楼歪歪但不楼塌塌”
二、墙体的细部构造
1、砖墙的尺寸和组砌方式
➢ 砖墙材料 • 砖的种类
砌墙砂浆
钢筋砖过梁:在门窗洞口上部砂浆层内配置钢 筋的平砌砖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是采用较普遍的一种,可现 浇,也可预制。其断面形式有矩形和L形两种。
➢ 圈梁
圈梁: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及部分横墙设置的连续而封闭 的梁。
作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及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 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 能力。
内容简介: 墙体的类型和构造要求 墙体的细部构造 地下室构造
一、墙体的类型和构造要求
1、墙体的分类
➢ 按位置和方向分: 外墙:位于建筑物四周的墙 内墙: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 横墙:沿建筑物横向布置的墙 纵墙:沿建筑物纵向布置的墙 其他:山墙、窗间墙
➢ 按承重情况分:
承 重 墙:凡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凡不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包括 隔墙、填充墙和幕墙等。
• 砂浆
砂浆: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和填充料(砂、矿渣、石屑等)混 合加水搅拌而成。
作用:将砖块粘结成砌体,提高墙体的强度、稳定性及保温、隔 热、隔声、防潮等性能。
常用的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三种。
• 水泥砂浆:由水泥、砂加水拌和而成,适应砌筑潮湿环境下的 砌体,如地下室、基础等
防潮层的位置
–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三 合土或碎石灌浆等非 刚性垫层时,防潮层 的位置应与室内地坪 平齐或高于室内地坪 60mm;
防潮层的位置
– 当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 面或内墙两侧的地面出现 高差时,除了要分别设置 两道水平防潮层外,还应 对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靠 土一侧的垂直墙面做防潮 处理。
防潮层的做法
同一墙体厚度,在不同部位通过改变砖和砂浆强度 等级来达到承载要求。
稳定性:高、长而且薄的构件,稳定性尤显重要,无稳定性,墙 体的强度就得不到保证。解决好墙体的高厚比、长厚比是保证其稳定 的重要措施。砖墙的稳定性一般采取验算高厚比的方法进行。
当墙体高度,长度确定后,通常可通过增加墙体厚度, 增设壁柱、墙垛、圈梁等办法来解决其稳定性。
1)种类:粘土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又可分为普通砖 和多孔砖、空心砖。
2)强度等级:有六个等级:MU30~MU7.5
实心粘土砖
多孔粘土砖
混凝土空心砖
普通粘土砖全部规格统一,称为标准砖。其规格尺寸为 240mm×115mm×53mm。以10mm灰缝组合时,长宽厚之比为4:2 :l。砌筑时以砖宽度加灰缝的倍数为模数,即115+10=125mm。与 现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模数制不协调,给设计和施工造成 一定困难,故在使用中,应注意这一特征。
➢ 按墙体材料分:
砖墙、钢筋混凝土墙、石墙、砌块墙。
➢ 按施工方法分:
叠砌墙、板筑墙、装配式板墙。
✓ 叠砌式
✓ 板筑墙则是在施工现场立 模板,现浇而成的墙,例 如现浇混凝土墙等;
安装剪力墙模板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 板材墙是则 是预先制成墙板 ,施工现场安装 而成的墙,例如 预制装配的钢筋 混凝土大板墙, 各种轻质条板内 隔墙等。
– 墙身水平防潮层的 做法有三种:
• 油毡防潮层 • 砂浆防潮层 •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 墙身垂直防潮层的 具体做法是在垂直 墙面上先用水泥砂 浆找平,再刷冷底 子油一道、热沥青 两道或采用防水砂 浆抹灰防潮。
➢ 过梁
过梁:为支承门窗洞口上部墙体荷载,并将其传给洞口两 侧的墙体所设置的横梁。
目前常用的有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两 种形式。
抹灰勒脚
贴面勒脚
➢ 墙身防潮层
墙身防潮:在墙脚铺设防潮层,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作用 上升使建筑物墙身受潮,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墙身防潮层应在所 有的内外墙中连续设置 ,且按构造形式不同分 为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 潮层两种。
防潮层的位置
–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 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 ,防潮层设在垫层厚 度中间位置,一般低 于室内地坪60mm;
蒸压加气混凝土施工
按施工方法分类
2、墙体的构造要求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影响墙体强度的因素很多 ,主要是与所采用的材料,材料强度等级及截面面积有关。
• 提高受压构件的承载力的方法: • ①加大截面面积或加大墙厚。这种方法虽可取,但
不一定经常采用; • ②提高墙体抗压强度的设计值。这种方法主要采用
• 做法:散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做法通常是在基层土壤上现浇混凝土或 用砖、石铺砌,水泥砂浆抹面。
明沟通常采用素混凝土浇筑,也可用砖、石砌筑, 并用水泥砂浆抹面。
➢ 勒脚
勒脚:外墙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 作用:一是防止外界机械性碰撞对墙体的损坏;
二是防止屋檐滴下的雨、雪水及地表水对墙的侵蚀; 三是美化建筑外观。 做法:抹水泥砂浆、水刷石、斩假石;或外贴面砖、天然石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