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理论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理论

9
四、理性有限

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 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 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 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 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 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 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2014-8-15
10
DDT的功与过?

30
2014-8-15
2014-8-15
31
2014-8-15
32
2014-8-15
33
2014-8-15
34
4、公共物品的管制与生产

政府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提供私人市 场不愿意提供的公共物品或者设计一种机 制让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二是管理好 已经提供出来的公共物品,如通过休渔期 政策、出台退耕还牧政策等保护好“公 地”。
2014-8-15
29
公共物品问题之二—“公地的悲剧”



加勒特·哈丁,公地的悲剧,科学,1968 这是一片公共草场,牧民可以在上面自由放牧,于是每一 个牧民都会尽可能多地放牧他的牲畜,造成的结果是畜群 不断扩大,最终达到了这片草原的承受限度。此时,每再 增加一头牛羊,都会给草原带来损害。但作为理性人,每 个牧民都期望他的收益最大化,经过理性思考足以使他明 白,如果自己增加一头牲畜,通过变卖这头额外的牲畜将 得到全部的收益,所以正效用几乎能达到+1;而由这额外 的一头牲畜所引起的过度放牧造成的损失则由所有的牧民 承担,所以对自己产生的负效用只是-1的一部分(-1/n, n为牧民总数)。 公地的悲剧——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结果是 不可避免地导致所有人的毁灭。滇池案例
物品的类型
类型 非排他性 排他性 非竞争性 纯公共产品, 如路灯、灯塔 俱乐部产品, 如高尔夫球场 竞争性 共有资源,如 海洋中的鱼 纯私人产品, 如食品、衣服
2014-8-15
28
3、公共物品问题——“搭便车”

休谟,1740,他认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 如果有公共物品的存在,就会出现免费搭 车者;如果所有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 者,最终结果是谁也享受不到公共物品。


1874年米勒合成 1938年米勒发现其广效杀虫能力 1942年开始大量生产并实用化 1948年米勒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976年美国洛杉矶动物园小河马全部死亡, 原因是DDT中毒 19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停止使用DDT,1983 年中国停止使用DDT 1995年美国在死产婴儿脑部发现DDT 美国生殖毒理学专家凯尔斯发现:DDT是导 致男性非男性化的根源
第一节
市场失灵及其矫正
2014-8-15
3
一、实现帕累托最佳状态的假设条件



第一,完全竞争的假设。 第二,完全理性的假设。 第三,完全信息的假设。 第四,不存在公共物品的假设。 第五,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假设。 第六,不存在外部效应的假设。
2014-8-15
4
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2014-8-15
15
(2)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


生产的外部性:生产的外部经济与生产的 外部不经济; 消费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经济与消费的 外部不经济。
2014-8-15
16
(3)代内的外部性与代际的外部性

通常的外部性是一种空间概念,主要是从 即期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即主要是指 代内的外部性问题;而代际外部性问题主 要是要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 尤其是要消除前代对后代、当代对后代的 不利影响。可以把这种外部性称为“当前 向未来延伸的外部性”。这种分类源于可 持续发展理念。代际外部性同样可以分为 代际外部经济和代际外部不经济。
18
2014-8-15
交互的外部性的一个特例:双向外部性

双向外部性是指两个经济主体彼此都存在 外部性,主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甲方和 乙方相互之间的外部经济;二是甲方和乙 方相互之间的外部不经济;三是甲方对乙 方有外部经济效应而乙方对甲方有外部不 经济效应,或者反之。
2014-8-15
19
3、外部性的内部化
17
2014-8-15
(4)单向的外部性与交互的外部性


单向的外部性是指一方对另一方所带来的外部经 济或外部不经济。例如化工厂从上游排放废水导 致下游渔场鱼产量的减少,而下游的渔场既没有 给上游的化工厂产生外部经济效果,也没有产生 外部不经济效果,这时就称化工厂给渔场带来的 单向的外部性。大量外部性属于单向外部性。 交互的外部性是指所有当事人都有权利接近某一 资源并可以给彼此施加成本(通常发生在公有财 产权下的资源上)。例如,所有国家都对生态环 境造成了损害,彼此之间都有外部不经济效应。 这就属于交互的外部性。
26
2014-8-15
六、公共物品

1、定义
•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严格定义是萨缪尔森给出 的。按他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 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 减少。

2、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非竞争性(Non-Rivalness):非竞争性即某人对公共产 品的消费不排斥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 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路灯。 • 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非排他性即或者在技 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买单的人排除在某 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 排他,但由于排他的成本很高导致在经济上不可行。 2014-8-15 27 如国防。
5
二、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障碍造 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状态。
2014-8-15
6
市场失灵的原因

垄断因素的存在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信息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 存在外部效应 存在交易成本 存在公共物品
2014-8-15
7
三、垄断及其管制


垄断就是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某产品的全 部或部分供给。 衡量垄断程度的指标:
勒纳指数=(P-MC)⁄ P 市场集中率:少数几家(4家或8家)最大厂商在某一 产业部门的产品销售中所占的百分比。

垄断造成效率损失 对垄断的规制:政府管制、放松管制、建立反 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2014-8-15
8
垄断的损失
P 经济租 Pm
Pc MR Qm
2014-8-15
MC=AC D Qc Q
今日话题:论考试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志之一,但 绝对不是唯一的标志。 “前十名现象”。 要重视考试,但不要过度重视考试。 考前要注重复习,考试时要坚持实事 求是。 每一个理工人都要传承好浙江理工大 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市场失灵及其矫正 政府失灵及其矫正
2014-8-15
35
纯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2014-8-15
36
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说明
假设全社会只有A和B两个人,DA与DB线分别是A、B对某 种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对于公共物品而言,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消费数量是相同的, 但不同的消费者从公共物品中获得的边际收益是不同的,这 就意味着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不同的。 所以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DD就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 相加。 DD线之所以会在G点出现拐折,是因为当公共物品数量为 Q1时,A不愿意付费,仅有B愿意付费,因而在Q1数量以 上DD= DB 。 如果以公共物品边际成本为基础的供给曲线为SS,那么Q0 和P0分别是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而且P0= PA+ PB。 由于消费者的付费与其所获得的私人边际收益一致,因而消 费者付费之和就等于私人边际收益之和,也即为社会边际收 益。于是,在E点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2014-8-15 37


2014-8-15
第一,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 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第二,市场机制会保护和实现“消费者主 权”,消费者成了生产者的“上帝”,使 经济生活多样化; 第三,市场机制可以使企业独立而及时地 处理信息; 第四,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机制为其服务; 第五,市场自由是经济自由的核心内容, 经济自由必然导致政治自由,从而消除政 治独裁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根基。
11
2014-8-15
五、外部效应及其内部化

1、定义:所谓外部效应是指某些经济活动 能影响他人的福利,而这种影响却不能通 过市场价格来买卖。(《产权通论》,刘 伟等)
2014-8-15
12
外部性的数学表达
所谓外部效应就是某经济主体的福利函数的自变 量中包含了他人的行为,而该经济主体又没有向 他人提供报酬或索取补偿。即: Fj=Fj(X1j,X2j,„„Xnj,Xmk) j≠k 这里,j和k是指不同的个人(或厂商),Fj 表示 j的福利函数,Xi(I=1,2,„„,n,m)是指经济活动。 这函数表明,只要某个经济主体j的福利受到他自 己所控制的经济活动 Xi 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到另 外一个人k所控制的某一经济活动Xm的影响,就存 在外部效应。
25
2014-8-15
科斯定理的应用




随着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市场 经济国家开始积极探索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具体 途径,科斯理论随之而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 在环境保护领域排污权交易、碳权交易制度就是 科斯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 在资源配置领域水权交易、林权交易制度就是科 斯理论的一个具体应用。 科斯理论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表明,“市场失灵” 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要条件,政府干预并不一定 是解决“市场失灵”的唯一方法。



庇古手段,就是侧重通过“看得见的手” 即政府干预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的手 段。 科斯手段,就是侧重通过“看不见的手” 即市场机制本身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的手段。 沈满洪:《环境经济手段研究》就是对此 作了系统的回答。
相关主题